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沙冬青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主要结果为:1)小孢子母细胞早期壁上有胞间连丝,随着发育,壁上出现了胞质通道.母细胞中内质网、线粒体和质体丰富,细胞处于明显的代谢活跃状态.四分体时期内质网消失.2)在小孢子发育各期质体和线粒体一直存在,细胞质中分布着小液泡,质膜上有泡状内陷.小孢子核靠壁后发生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大小悬殊的细胞,此时,可见到大量的质体集中分布在营养细胞质中靠近生殖细胞壁的附近.3)在小孢子早期,绒毡层中内质网、线粒体和质体丰富,内质网持续产生大量小泡并在其中沉积电子致密物形成球状体(Orbicule).小孢子后期,绒毡层细胞中内质网消失,出现大量的多泡体、球状体和脂体,绒毡层开始解体.在2-细胞花粉时绒毡层的解体产物大量流入花药腔中.  相似文献   

2.
狭叶锦鸡儿(Caragana stenophylla Pojark)花柱通道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狭叶歼花柱进行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在开花前一天到开花当天,花柱通道细胞结构有以下特点:(1)通道细胞不具备典型的传递细胞特征,无壁内突,2)通道细胞是在开花当天发育完全的,分泌面的细胞壁外角质层;(3)开花前一天,靠近花柱道的部分细胞解体,细胞质流入花柱道中,其中质体大,膜不完整,片层松散,淀粉粒大而明显,另外细胞质中小泡丰富,部分中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有角质层正在形成;(4)开花当天,部分通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 Cr6 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中核、线粒体、高尔基体、质体、细胞质壁等超微结构的影响 .Cr6 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毒害的结果显示 :核发生变形、线粒体出芽或破裂、高尔基体膨胀或消失、前质体破裂 ,质体结构破坏、质体中淀粉粒增大 ,细胞产生质壁分离 ,胞质发生转移 .进而影响到细胞的整体功能 ,造成细胞损伤以至死亡 .  相似文献   

4.
Cr^6+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Cr^6+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中核、线粒体、高尔基体、质体、细胞质壁等超微结构的影响。Cr^6+污染对莼菜冬芽茎尖细胞毒害的结果显示:核发生变形、线粒体出芽或破裂、高尔基体膨胀或消失、前质体破裂,质体结构破坏、质体中淀粉粒增大,细胞产生质壁分离,胞质发生转移。进而影响到细胞的整体功能,造成细胞损伤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诺丹冰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一般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但偶见有斜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横分裂,胚胎发生属紫宛型.一个助细胞于受精前解体,宿存助细胞生存到椭圆形胚期.丝状器具强的PAS正反应.反足细胞于受精后增殖并保留到多细胞原胚时消失且无多糖反应.核型胚乳,胚乳细胞化开始于多细胞原胚期.成熟胚乳细胞中具许多大的淀粉粒.种子有胚乳.发现有原胚的移位及胚囊中缺少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刺桐的一年生枝条,在距顶端约180μm处,由顶端分生组织分化出剩余分生组织;在距顶端约240μm处,剩余分生组织分散形成原形成层束。原形成层细胞向外、向内分别衍化出原生木质部和原生韧皮部。由于原形成层细胞横分裂频率的不同,产生长、短两类细胞,短细胞与束间细胞一样,含有淀粉粒。原形成层束间的基本分生组织可以为裂产生新的维管束。  相似文献   

7.
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种子与吸器起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锁阳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组成.胚为球形原胚,合点端细胞大,珠孔端细胞小.胚细胞中含有油滴、蛋白质及淀粉.胚乳细胞的细胞壁较厚,由纤维素组成;中心及近胚的胚乳细胞壁内突生长,细胞腔呈不规则形;胚乳细胞内含油滴、淀粉.种皮由几层细胞组成细胞壁未木质化.吸器起源于珠孔端的胚细胞.吸器由外被薄壁细胞的分生细胞区和伸长区组成;吸器细胞含有细胞器,多糖颗粒及一些膜包被结构.  相似文献   

8.
报告了芡实根部细胞超微结构在Hg2 毒害下的变化,低浓度Hg2 短时间毒害造成细胞中内质网的异常膨大,随着毒害的加深,细胞液泡化程度增高,质体和内质网的膜结构解体,部分质体发生胞饮现象,形成类似多膜体的结构,细胞核中异染色质增多,核周腔膨大,核仁解体,最终,核膜破裂,核解体,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9.
论述在各种可能的条件下建立的质体随细胞分裂而传递时的第n代子细胞中含突变质体数目为K的概率公式,并根据公式推断出演变趋势。指出了杂合细胞可纯化,可单向纯化,可双向纯化的本质特征。研究了纯合速度与各参数的依承关系,以及选择对突变质体随细胞分裂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草莓花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两层中层和绒毡层等五层细胞构成。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细胞器丰富,内质网多呈封闭的同心圆结构。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腺质绒毡层在原位解体。相邻小孢子母细胞之间有胞质通道。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多为四面体型。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内质网减少,质体增多。小孢子第一次分裂不同步。发育成熟的2-细胞雄配子体内含物有差别:一种在营养细胞中累积了大量淀粉粒和油滴;另一种在营养细胞中很少见到淀粉粒和油滴,但高尔基体、线粒体、质体等细胞器丰富,在质体中仅含小的淀粉粒。不同的花粉管中淀粉粒数量也有差别。  相似文献   

11.
齿蕊十大功劳茎端分生组织细胞中的前片层体为立体的规则菱形网状拟晶格结构。黄化质体内的前片层体同白色体内的前片层体相比较,在质体的发育转变过程中略有差别。黄化质体内扁平囊泡是由前片层体四周向外伸展,而白色体中扁平囊泡形成则受到淀粉粒的限制,穿行于淀粉复合体的间隙中。对白色体内前片层体的超微结构形成和变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1、引言当今地球上存在的生物,从其微观结构上来讲包括前细胞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这反映了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方向。但是,无论是从现存的有机体还是绝灭的有机体化石中至今还未找到它们之间的过渡类型。由前细胞生物到真核细胞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进化间断。生物微观结构演化的关键一环就是细胞膜或生物膜是如何产生的?真核细胞的膜相细胞器,尤其是具有双层生物膜的细胞核、线粒体及质体等是怎样起源的?所以,由前细胞到原核细胞再到真核细胞各阶段的演化  相似文献   

13.
用氧氟沙星(Ofl)和链霉素(Sm)分别处理纤细裸藻获得褪色突变株.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细胞中存在残留质体,其中一个Ofl突变株质体有原初类囊体膜形成,而两个Sm突变株质体内有异常致密、发达的膜结构.用PCR方法检查了质体DNA的9个基因,显示所有突变株均有核糖体蛋白基因丢失,其中一个Sm突变株仍保留质体DNA的大部分基因,其余突变株质体DNA则基本丢失.通过差异显示和RT-PCR方法证明叶绿体的退化在完全黑暗异养条件下也可导致某些核基因转录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四分体内各小孢子之间具有发达的胞质通道可见各种细胞器穿过此通道,初期的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的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以后发育中,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生殖细胞中始终未发现质体,其它细胞器不仅数量少,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与此相反,营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明显增多,而且体积大,结构发达,质体内可见有淀粉的沉积,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营养细胞中发现一种结构较特殊的质体,这一现象在其它植物中尚未见报道过。  相似文献   

15.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Gm el)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质体出现变形,淀粉粒消失.减数分裂期,绒毡层细胞中有丰富的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随着细胞的发育,细胞壁呈胶质状态,胞间连丝断离,细胞间发育出现不同步现象,核糖体开始解体形成电子密度高的球状体.单核小孢子时期,质体积累淀粉增多,细胞内部微结构开始解体.经观察,绒毡层细胞壁的融解物质参与了小孢子外壁的形成,核糖体形成的高电子密度球状体沉积小孢子外壁腔隙中形成外壁蛋白.绒毡层细胞中淀粉粒积累与消失是小孢子正常发育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杉木筛胞发育分化过程中,超微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发育分化初期,筛母细胞与形成层细胞极为相似,细胞壁薄,仅有胞间层和累积少量壁物质的初生壁;随后伴随筛胞的径向扩张,初生壁开始加厚,壁密度、厚度均一,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未表现出异质性,仍为初生壁;最终,径向直径约为形成层细胞的1~1.5倍。伴随筛母细胞的细胞壁增厚,前质体多分化为淀粉质体,P-质体较少;筛域的分化与筛胞壁的发育同步;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筛域的形成;成熟筛胞的筛域多见于其端部,侧壁较少。由此可见,杉科在裸子植物中属于演化水平较高的类群;参与筛胞分化的细胞器主要是内质网,其次是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筛胞分化中,细胞核的变化特征与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有下列四个主要特点:1)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质体和小泡丰富,并出现前乌氏体;2)四分饱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产生大量粗糙内质网;3)单核花粉粒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内质网消失,出现大量多泡体,并在多泡体中的小泡内沉积电子致密物;4)解体的绒毡层细胞质中含有脂体、脂滴、乌氏体、微粒体等细胞器.处于单核花粉粒时期的雄配子体,在细胞中央的细胞质中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而在靠近细胞壁的细胞质中粗糙内质网发达,同时还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用于纳米脂质体包裹胰岛素的体外吸收特性研究.通过Caco-2细胞培养于Transwell上,培养20余天,使其生长分化成单层小肠上皮样细胞,然后以单层细胞电阻,电镜观察小肠上皮结构的形成,碱性磷酸酶反应测定单层细胞极性以及对葡聚糖的通透特性等指标对该模型进行评估,并运用Caco-2细胞模型,对胰岛素和纳米脂质体胰岛素进行通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aco-2细胞形成刷状缘及紧密连接结构,碱性磷酸酶活性集中在刷状缘侧,单层细胞电阻达到300~500Ω/cm^2,类似小肠上皮.纳米脂质体包裹后,胰岛素的通透量显著增加.说明纳米脂质体包裹可提高胰岛素的通透性,可以作为胰岛素口服用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应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罗氏沼虾卵子发生过程中主要生物大分子的变化。从卵原细胞到卵母细胞的发育过程中,核酸逐渐分散,蛋白质大量沉积。尽管卵原细胞和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中,PAS和苏丹黑反应为阴性,但随着卵母细胞被滤泡细胞包围,这两种反应阳性物质在卵母细胞质中大量出现,似乎表明滤泡细胞可以向卵母细胞提供糖类和脂类或能构成糖类,脂类的物质。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冬眠前、冬眠和冬眠后期的刺猬(Hedgehogs)肾脏和肾上腺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发现冬眠期刺猬肾脏滤过膜的足细胞次级足突有融合趋势,裂孔少而狭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窗孔较稀疏;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的体积较小、胞浆中脂质含量较少而细小;肾上腺髓质细胞中所含的高电子密度分泌颗粒数量较少,为有关动物学研究提出了超微结构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