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在早期抢救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8月58例失血性休克病人急诊手术采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输液、输血和中心静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部位选择右颈内静脉、右锁骨下静脉,材料选用单腔或双腔中心静脉导管.结果术后入ICU患者通过留置导管行胃肠外静脉营养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导管建立静脉通道输液快速、方便,能及时补充血容量,快速纠正休克,同时可用于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术即上腔静脉置管术,系指须内静脉穿刺经锁骨上、锁骨下经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入上腔静脉。因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大,可大幅度调整输入液体量与速度,补充足量的热量、氨基酸、脂肪乳剂和微量元素进行全静脉营养疗法。我院外科于1994年12月至1996年6月,对108例重危及术后需全静脉营养的病人进行上腔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4.
5.
摘要:目的 拟用经皮穿刺法建立新西兰兔中心静脉置管模型,为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开展动物实验奠定基础。方法 10只新西兰兔充分暴露其颈部皮肤,经皮穿刺颈外静脉置入PICC导管7~8 cm并固定,置管术后单笼饲养。分别于术前12 h及术后24 h、48 h、72 h采取血标本,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并记录生命体征、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3 d生命体征及体质量无明显差异,术后模型24 h存活率100%,建模成功率100%,hs-CRP各时点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F=2.84,P>0.05)。结论 该建模办法经济可靠、 简便易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模拟临床,实现中心静脉置管技术的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60例需血液透析而未建立动、静脉内痿临时置管患者分为两组,股静脉临时置管组30例,颈内静脉临时置管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使用寿命、并发症、透析血流量、Kt/v值等指标。结果颈内静脉组使用寿命(80±11)d,而股静脉组(25±1)d,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率,堵塞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透析的血液量、Kt/v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股静脉及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是较好的通路,颈内静脉优于股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股静脉与颈内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中的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60例需血液透析而未建立动、静脉内瘘临时置管患者分为两组,股静脉临时置管组30例,颈内静脉临时置管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导管使用寿命、并发症、透析血流量、Kt/v值等指标.结果 颈内静脉组使用寿命(80±11)d,而股静脉组(25±11)d,有统计学差异(P<0.05).颈内静脉导管感染率,堵塞率明显低于股静脉组(P<0.05),两组透析的血液量、Kt/v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对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股静脉及颈内静脉临时置管是较好的通路,颈内静脉优于股静脉.  相似文献   

8.
浅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尤其是休克病人在外科急危重症抢救时候要达到一针见血也是值得不断总结、探索的技术,现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玲  周国妹 《杭州科技》1998,19(3):28-29
大静脉穿刺量管是测定中心静脉压,长期输液和肠道外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心静脉有许多可供选择的途径,而同一途径又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为探索更为安全简便的深静脉置管方法,作者所在医院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12月开展了经中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176例,成功率98%,效果满意。与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低位顿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相比,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1.资料与方法门)一般资料。男102例,女74例,年龄28至91岁。肠道外营养支持38例占22%,抢救危重病人监测中心流脉压46例占26%,他…  相似文献   

10.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 取临床行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例,对其成功率和各种常见并发症分别比较,统计处理用χ2检验.结果 表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P<0.005),是首选的穿刺置管径路.结论 临床主张选用颈内静脉穿刺作为中心静脉置管径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法-即限制(低压)复苏、延迟复苏和低温复苏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述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研究新进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关于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选择仍存在争议,传统的复苏方法正受到新的复苏方法的挑战.结论目前认为HS、HSD是失血性休克复苏液体较好选择,新的复苏方法-即限制(低压)复苏、延迟复苏和低温复苏正在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l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者堵塞。结论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引流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效果.方法 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中心静 脉导管引流注入药物和生物制剂的治疗和护理.结果 32例患者胸腔留置术均一次成功,无气胸、血胸、腔内感 染等并发症.引流时间5~21d,平均10d,所引出的液体量4000mL~11000mL,平均引流量8000±250mL.无1例患 者堵塞.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安全、有效.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重症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行之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分析对32例重症患者进行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中仅2例留置2d,其余均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PICC是临床护理重症病人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重症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探讨行之有效的静脉输液方法.方法分析对32例重症患者进行的输液方法及效果.结果32例中仅2例留置2d,其余均达到预期的目的.结论PICC是临床护理重症病人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FIFO电路在液晶显示控制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液晶显示(LCD)控制器总体结构的基础上,阐述了用异步FIFO(先进先出)电路来解决显示存储器的并发访问和异步时钟域问题.给出了FIFO电路结构,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为减小亚稳态的出现几率,提高电路的工作稳定性,提出了两种方法来优化FIFO电路.一是用格雷码代替二进制编码,因为格雷码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数之间转换时,只有一个数位发生变化,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过渡周期.二是用两级触发器来同步输入的异步信号.FIFO电路使用VerilogHDL语言实现,并用Modelsim进行仿真.该设计已经成功运用到一款针对手持设备应用的LCD控制器中,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工作正常,画面稳定、清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 262例中误入动脉13例,发生气胸5例、血肿4例、气栓1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导管堵塞29例、导管移位或脱出2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提高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癌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生设计更为复杂有效的多种药物治疗提供了方便,但需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2例经锁骨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结果 262例中误入动脉13例,发生气胸5例、血肿4例、气栓1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导管堵塞29例、导管移位或脱出2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均得到及时处理后缓解.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明显提高需长期静脉给药的癌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生活质量,也为医生设计更为复杂有效的多种药物治疗提供了方便,但需重视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