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了基因编辑技术和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复杂伦理问题; 分析了二者在自然生命观、 传统文化观、 技术安全观、 社会公正观等方面引发的共性伦理争议, 以及在伦理后果、 伦理态度和伦理治理等层面存在的伦理差异。通过构建合理的伦理反思进路, 展望了现代生物技术面临的复杂性伦理挑战以及所应秉持的科学伦理立场。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和深层基础.环境伦理是研究人与自然道德关系的应用伦理,它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在价值上存在着一致性.科学的环境伦理观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支撑.立足科学发展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整合环境伦理的各个流派,实现环境伦理的观念和理论创新,突出其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建设提供环境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康德哲学中的科技伦理思想一直被学界所忽视。科学、技术和伦理三者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到底应当如何看待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应该达到一种怎样的关系,现有的科学技术是否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日益美好,科技伦理得以合法性存在的哲学依据何在,科技伦理发展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康德哲学中找寻到思路和答案。康德终其一生都在关注"人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自由是康德整个哲学的拱顶石,也是贯穿整个康德哲学的一条内在核心线索。"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合起来就构成了科技伦理研究的整个问题域。科技伦理发展的最终目标一定是要不断提升人的自由度和最终逐渐实现康德意义上的"至善"理想。  相似文献   

4.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资源,学者们各有所见。本文取1949年-1966年这一时间段,综述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传统伦理思想的研究成果,及他们对传统伦理思想的批判、继承与贡献。  相似文献   

5.
肖群 《科技信息》2009,(30):I0129-I0130
何谓"儒商"?儒商的概念应如何界定?这是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研究儒商文化与儒商精神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对于什么是传统儒商,传统儒商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目前尚有不同看法和分歧,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本文从文化与伦理相结合的层面来探讨传统儒商,试图给传统儒商概念做出一个界定。  相似文献   

6.
根据对中国传统建筑体现出的自然和谐、整体统一、精细微妙等审美特征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从中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等伦理色彩,对探讨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科技发展在环境问题解决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现今科技的发展又呼唤科技生态价值的回归。未来科技发展要遵循新的伦理准则,特别是要回归科技伦理的自然取向,将科技的工具属性应用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文章从未来科技伦理的自然取向出发,通过探讨未来科技伦理的概念以及未来科技方向,深挖科技伦理自然取向的价值所在。自然取向的未来科技伦理与科技伦理治理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对促进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向生态转向有重要意义。同时,自然取向的未来科技伦理将促进绿色科技的创新发展并满足人们的绿色和谐家园愿景,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肇始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伦理学由于以意识化的认知为起点,以祛性化的契约思想为原则,指向还原论式的规范伦理,体现为一种无家性的"知性伦理"的话,那么,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伦理学,则由于以身体主义的安身为起点,以肇端于夫妇的对话伦理为原则,指向家谱化、示范型的躬行伦理学,体现为一种明确的"家本伦理"。在"自然家园"日渐丧失、"家庭伦理"日益失落、"离家出走"日趋频现的今天,当"知性伦理"日渐显得捉襟见肘时,重新发现并构筑一种"家本主义"伦理学,也许可以为人类走出自然伦理、社会伦理及个人伦理方面的困境,提供一些颇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伦理依据之一,其核心价值观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环境伦理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嬗变,已经影响到当代环境立法与实践,必将对整个传统法律从理论到实践产生重大影响。深入开展环境伦理学研究,有助于新型现代价值观的确立,实现"自然—社会—人"的大统一体。  相似文献   

10.
家族人伦规范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作用、影响和约束最直接,也最具体.日本是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实际上只吸收了有益于统治的部分政治伦理,而在传统人伦关系的很多方面排斥和背离了儒家伦理.从社会史的角度,通过实证分析,指出对自然的血缘秩序进行调整,以适应现实利益的需要是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非儒"因素的突出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和"顺应"自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文章通过引用大量先秦诸子的言论考证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高度重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地根据"天时"来把握,以便使生物资源尽可能地再生,持续利用。先秦思想家在生态伦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室内装饰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其布局寓于伦理,装饰展现等级,意境崇尚自然。如今传统"民族形式"的室内设计将再度兴起,并由此在新一轮的中国室内设计中成为新的时尚和目标所向。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不仅是传统哲学的主要概念,同时也是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罗尔斯顿从生态整体的高度出发,从自然价值主客观的统一性、自然价值的层次性和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生态系统价值模型三个方面创建了一种新型的自然价值理论,成为西方环境伦理思潮中的主导流派。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有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着中国古圣先贤的智慧,先秦道家学派的开山鼻祖老子堪称其中的典范,他的"自然之道"思想涉及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当今社会发展迅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而这些社会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们没有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而造成的。道家老子"自然之道"的内涵是什么?这种思想在当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都是值得考察的问题。通过分析老子的"自然之道"理论,可以看到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当下社会发展仍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艳  高倩媛  何志颖 《科技信息》2012,(13):424-424,454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需要新的伦理体系的支撑和指导。环境伦理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准则,将道德伦理应用到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基础,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保护环境、美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伦理及其特征的分析,说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现实价值,为和谐社会生态伦理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7.
路培 《科技信息》2012,(30):330-330
竹在传统“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成为最为契合传统人格思想、最能表现传统人格观念的一种自然之物,寄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成为象征、指述中国传统思想人格和伦理追求的极为重要的符号之一。其中浩然之气和淡远之趣就是竹人格符号的两个主要指述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字经》高度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价值思想,通过辩证逻辑的方法,具体分析了其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因素,独创性的探索《三字经》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诚信"的人际环境的内涵,其目的在于突破传统启蒙读物的伦理水平,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对文化的支撑、道德的修养、学习的提升起到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及巨额利益驱动下,在全球范围内饱受争议的卵子交易、租赁性代孕等行为,究竟是一种道德与伦理的进步还是倒退?在大量不育夫妇存在的事实面前,人们争论的真正核心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随着哈萨克民族文化现代转型进程的推进,当代哈萨克族生态文学也呈现出现代性.从朱玛拜·比拉勒的小说看哈萨克族生态文学的现代转型,可以发现其中不仅有传统生态文学关注的游牧民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和崇拜自然的话题,同时也开始理性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探索人类生态伦理的构建,表现出当代哈萨克族族作家深沉的生态意识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