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9):15-15,21
该项技术在实验室建立一套单色光激发下的单一油气包裹体的显微荧光光谱系统,利用显微镜本身的光学结构,将显微定位技术、单色光激发技术、弱荧光收集技术集中为一体,拟通过单一包裹体的荧光光谱,结合包裹体均一温度及气相色谱质谱等现代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实现对单个石油包裹体主要芳烃的确定;  相似文献   

2.
人类情绪会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光环境的影响,如光照周期长短的变化会导致季节性情感障碍患者出现忧郁或躁狂的症状,因此环境诱发的情绪异常也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科学问题。本项目围绕视觉细胞感知外界光环境变化与大脑皮层下与情绪相关的核团间直接投射神经环路的结构与功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同步辐射、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发展从活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等多尺度、多维度成像及数据整合方法,并应用这些方法解释视网膜直接投射至情绪相关核团的直接神经环路,为"环境诱发情绪异常"分子机制、疾病诊疗提供科学依据。项目研究进展包括:(1)研制了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系列线圈;建立了优化弛豫、扩散检测等 MRI方法;建立了多模态影像数据处理的软件工具包;开展了情感障碍模型大鼠 MRI的研究。(2)升级和完善了多种显微成像技术,包括超分辨 STED 系统、软 X 射线相干衍射实验平台与光电关联成像技术;利用电镜成像技术解析了多种超微结构;筛选了可作为X射线敏感探针的纳米材料并在细胞成像中应用。(3)建立了基于真空紫外光源的质谱成像系统;构建了抑郁症小鼠模型;完成了小鼠脑片的初步成像;搭建了基于荧光寿命检测的显微成像设备;鉴定了近红外视觉相关神经环路。(4)建立了复杂生物体系的多尺度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开发了复杂生物体系光谱模拟方法;建立了多尺度实验数据集成分析方法;研发了多模式成像探针。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成像是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高科技手段.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索光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  相似文献   

4.
全息术是一种获取三维影像的技术,显微镜是观察微小物体的工具,而数字全息显微术就是将全息术与显微镜相结合的技术。文章介绍了数字全息显微术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为海南省重点科研课题,受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9810)。该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原位杂交技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不对称单链构象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CP)技术、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PCR)技术、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诊断X射线辐射场的不同剂量率水平、角响应及半值层的自动切换,研究设计了精密五维运动控制系统。五维控制包括XYZ三轴(实现不同剂量率)、一个水平面的旋转台(实现角响应)、一个垂直面的旋转台(实现半值层切换)。运动范围为:YXZRR:4000mm×500mm×250mm×2π×2π,实际测试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五维运动控制系统符合诊断辐射场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1999,(10):43-44
一、主要技术内容 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集单片机、发射机、接收机、多电极切换器于一体,实现了自适应动态补偿、高速采样极化电位抑制、即时自动调零消除通道零飘等独特技术设计,从根本上提高了仪器的精度、分辩率和抗干扰性能,新创了连续测深、现场显示二次场衰变曲线、恒流供电、点测或扫描方式测量自然电位四项实用功能;并配套开发了具有"成像"功能的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和具有汉字提示、人机对话、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储存、数据查询、与微机通讯、现场显示测试曲线等智能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蛇纹石质古玉器的无损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蛇纹石玉是我国利用最早的玉石之一.采用外束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PIXE)、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技术对我国出土的古玉器以及辽宁省岫岩县出产的蛇纹石玉石进行矿物特征分析.通过对古玉器和玉石的对比研究,成功地对古玉器中的蛇纹石质玉器进行了无损鉴定,总结得出了蛇纹石质古玉器的无损鉴别方法,对于深化我国古玉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有助于探索古玉器玉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9.
"863"计划"对地观测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课题以"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为依托,解决对地观测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应用中的地面观测信息与对地观测信息综合分析处理技术、现代遥感成像光谱和微波成像的应用技术及机载成像光谱应用技术服务系统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全面提高对地观测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应用中的技术水平,促进对地观测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产业化应用,提高国土资源调查工作的高技术含量,推动国土资源调查工作主流程信息化的进程,带动国土资源全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建立国家地学空间数据系统、共享与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电子湮灭技术和金相显微以及扫描电镜能谱技术对南唐永通泉货铁钱和若干南北宋铁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早在南唐时期,我国铁币冶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且在宋代有所改进。测试表明,正电子湮灭技术结合其它测试方法,对于古代铁币的结构研究以及判别它们的真伪提供了科学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1.
五行说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传统农学理论及其农业生产实践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五行之"五"充当了农业系统的分类依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为古代农业系统及其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解释。五行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之中,引导传统农业走向精耕细作的道路,铸就了传统农业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刀锯是我国(建筑)木工使用的工具之一,一直长期使用,但它不能用来解木。约在南北朝后期,我国有了框锯的使用。它是由刀锯演化为弓形锯,再由弓形锯逐渐发展而来的。框锯的发明,直接影响到木作的制材技术,为古建筑材分制的形成准备了技术前提,并影响到建筑技术乃至建筑工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信任对于维系人类的认知秩序和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风险社会下,传统的人际信任已然无法应对科技不确定性,这就催生了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系统信任机制.但是,在后常规科学和后学院科学范式下,专家系统可信性的基础——专家专长的真理性和专家行为的至善性,面临着失灵和失范.如此,面对不确定性风险,一方面公众需要依赖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4.
指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引导层——以政府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调控系统,核心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生产应用系统和服务层——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服务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等完善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术语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建设中国术语学学科,对于指导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在内的各学科领域,着力打造能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领和推动话语体系建设,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术语学学科的建构具有很好的历史基础,但总体来说,学科发展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针对社会实践的高水准概念化、理论化引领能力较弱,学科影响力亟须得到提升。为此,我们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着眼互通,系统推进该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力争尽快推动中国术语学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6.
技术系统在其进化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内在逻辑,依照丹尼特的理论,似乎技术系统本身具有心智和目的,但事实上是技术系统及其功能体现人类投射与之的主体意向。对系统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可以根据系统的不同类型及其复杂程度分别按照三种不同立场来操作:物理立场、设计立场和意向立场,但意向性解释立场是有潜在风险的,这种风险是使主体漠视和遗忘了对象简单功能背后的复杂性及与复杂性伴生的风险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发展现状与相关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管理体制、资助体系、战略部署、人才分布、经费投入等5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地方基础研究的发展现状,从中发现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存在管理体制不顺、重视程度不够、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结合地方基础研究发展需要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数学认知不仅涉及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而且也关乎知识论的辨护。自R.斯佩里开展裂脑研究以来,关于人类大脑左半球是计算的(或数学的),右半球是几何的(或非数学的)的观点,似乎成为一种定论。然而,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充分发展和脑成像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愈来愈清楚地看到,这种划分和判断过于简单化了,同时缺乏可靠的实证材料的支撑,同时在一些概念上混淆不清。为此,依据最新的实验报告加以诠释,并从知识论的高度进行辨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创新绩效假象"的本质是国家创新体系结构的失衡。从国内外的创新实践中提炼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规律及运行机制,创新性地提出了"三元串联协同"和"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理论概念及结构框架。结果显示:"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更易产生"创新绩效假象",这与该体系中三大创新主体位于同一创新链有关。破解"创新绩效假象"路径有二:一是完善传统的"三元串联协同"科技创新体系,如完善TTO机制以弥补科技成果转移中介组织的缺失,或建立国家科技创新委员会及创新协作平台以改变政府顶层设计的缺位。二是向"三元并联互动"科技创新体系转型,同时通过基础研究分层,应用研究分类,产业化分流的制度设计避免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20.
根据敦煌悬泉置出土的木牍,认定除十六时制外,汉代还曾推行过随季节变化的三十二时制.还结合秦简材料,认为秦代曾存在昼十一夜五、昼夜各自均分的十六时制,并对十二时辰制的行用情况做了梳理,认为十二时辰制在东汉至唐代并未在民间得到较好的推行.最后,依托上述结论对秦汉时期时刻制度发展脉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