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铃薯是我省经济价值较高的优势作物,全省常年种植面积700多万亩左右,仅次于小麦、玉米,位居第三。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增多,加之施肥不足,导致马铃薯病害、早衰问题突出,严重限制马铃薯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稀土肥料具有增强作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改善品质,提高产量的良好作用。为此。我们选用了稀土磷肥、全元稀土微肥和生物活性稀土微肥3种肥料,  相似文献   

2.
依安农场在作物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马铃薯的种植,2007年种植面积1万亩,占全场播种面积的11.8%,自2003年开始全场累计种植面积4万亩。但随着马铃薯的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的增加,病害也呈越来越重的趋势。本文分析了病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俄罗斯传统广泛种植的马铃薯是能量、维生素C和平衡营养物质重要来源的作物。由于单位种植面积上的干物质含量高,所以是高产作物之一。俄罗斯远东和阿穆尔河流域地区的居民对马铃薯和马铃薯制品的需求量正在逐年递增。因此,首先应用适应阿穆尔河流域地区复杂土壤气候条件的有前途的高产品种以增加马铃薯种植是极为重要的。阿穆尔河流域是位于远东中部大陆性气候带的幅员辽阔地区,很大一部分位于阿穆尔州境内,其特点是,季风气候所造成的不稳定的水文、气候状况;无霜期短;春季寒潮晚;秋季降温早;作物生长期内温度和水分分配的不均…  相似文献   

4.
刘会琦 《甘肃科技》2000,16(3):25-26
马铃薯是我县主要的种植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1.1万公顷,占粮播面积的14%。马铃薯既是人们食用的粮食和蔬菜,又是饲养业的良好饲料,也是制造淀粉的重要工业原料,亦是外贸出口的物资之一。马铃薯是种植业中高产、稳产、生长适应性强的作物,一般产量17~20t/hm2,最高可达36t/hm2。马铃薯特别适宜山区种植,其淀粉含量高、品质佳,深受消费者欢迎。大力加强优质高产的马铃薯生产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县贫困人口的温饱、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培植地方财政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1马铃薯生产的现状1.1种植面积全县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撒可富马铃薯专用肥与习惯施肥对马铃薯生长、产量、经济性的影响,筛选经济合理的施肥种类与方法,为马铃薯种植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魏国宁  张尚宁  王效瑜  李玉莲 《科技信息》2012,(35):432+440-I0432,I0440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夏南部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12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适应性强,喜温凉气候,不耐高温、高湿,有一定耐早、耐瘠能力,是定西市主要的作物,境内广泛种植,产量相对较高。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马铃薯产业由粮食型向经济型转化.市场前景广阔。马铃薯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对于气候变化对马铃薯生产安全影响的研究目前尚不多见。为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在生产种植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粗放等影响,部分产生青头、空心、畸形、等种性退化、品质变劣的不良现象,这不仅造成了马铃薯产量和食用性、商品性,而且影响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收入和积极性,因此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减轻或避免品质变劣现象发生,达到丰产、优质、农民增收的目的,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朔城区马铃薯作物在各个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通过分析2009年马铃薯生育期的气候特点,进一步探索了气候条件与作物产量的相关性,总结了异常气候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种植马铃薯提供趋利避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是我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年种植面积20万hm^2,总产量300万T,全市农业人口人均一亩面积、一吨鲜薯产量,马铃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已成为全市人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食品和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榆林市农科所从2002年开始,对引进的20多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试验,从中筛选出适宜我市栽培的10个马铃薯新品种,现将品种特点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作物是山区近年来重要的粮经兼型的旱作作物,具有产量高,效益大,增产潜力极强的生产优势。但其生产中存在冬春播种时,极容发生干旱的不利现实,严重制约了山区旱作马铃薯的种植。因此,研究和推广有效的覆膜播种技术,对于旱作地区马铃薯栽培技术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既是粮食作物,又是蔬菜,同时还是牲畜饲料,马铃薯块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尤其微生素B和C含量较多,其营养价值很高。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及城镇居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对马铃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在目前生产中普遍存在品种混杂、栽培密度偏稀,从而影响了马铃薯总产的提高。为了合理脱毒马铃薯群体,找出适宜的栽插密度,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并应用到大面积生产中,特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我区的主要粮菜兼用作物,在宁南山区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2006年面积达213.4万亩,马铃薯晚疫病害时有发生,铃薯危害严重,一般年份造成马铃损害失8-13%,严重年份达45.8%左右。宁南山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总降水量较少且较集中,适合马铃薯生长,同时也适合于马铃薯晚疫病害的发生流行,不仅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收入,甚至对他们的粮食安全供应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为使马铃薯产业能够长足发展,摸清病害流行原因,主要从使用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以及改进栽培措施方面着手,进行试验调查、收集、分离和保存宁南山区马铃薯病害的生理小种,为药剂防治和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榆阳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常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占作物总播面积的30%左右,通过N、P、K不同施肥量进行肥效试验,探索我区马铃薯种植N、P、K肥料的最佳配比,及一定产量水平下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实现增产、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先掘 《广东科技》2014,(8):157-158
我乡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平均海拔高600m,且降水稀少,是典型的山地旱土的农业耕地。为提高全乡农户的经济收入,我乡进行了一系列经济作物种植的实验,但是由于地处山地且土地干旱普通的经济作物很难形成量产。多次的实验我们发现马铃薯比较符合我们要求,但是在山地种植马铃薯产量较低、商品率低以及经济效益低,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地膜覆盖的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6.
曹兴文  尚继红  王效瑜 《科技信息》2013,(9):468-468,470
以当地主栽品种宁薯1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集雨灌溉,采用不同的带行比处理,探讨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寻求科学合理的带行比,以指导大田生产。结果表明三种带行比都有利用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还明显改善了品质。带行比40︰60处理不但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比对照增产7.17%,而且全面改善了马铃薯经济性状,同时改善了马铃薯品质。  相似文献   

17.
黄砚华 《甘肃科技》2001,17(3):22-22,24
1 马铃薯产业概况世界各国中79%的国家种植马铃薯,总产量3亿多吨,在主要粮食类作物中居小麦、玉米、水稻之后,属第四位。马铃薯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荷兰、德国、法国、美国、东欧及中国等。目前,中国马铃薯总产量已超过6000万吨,居世界首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马铃薯90%用于鲜食,加工比例近两年虽有所上升,总体上仍保持在10%左右,而国际上平均加工比例约为70%,最高可达到80%以上。2 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的优势与不足近年来,甘肃省马铃薯生产有长足的进步,全省种植面积已接近600万亩。1994年,全省马铃薯产量约70万吨…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作物,它具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等优点,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稻、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是马铃薯种植大国,栽培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且逐渐扩大。安徽省的种植面积常年约4万公顷,近几年有所扩大,但发展趋势远远低于全国水平。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薯类市场的国际化,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商机,因此,尽快建立马铃薯脱毒及微型薯生产体系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原种生产基地,规范种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已突破350万亩大关。该作物现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安定区作为定西市马铃薯主产区,引进扩繁适宜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促进该区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就显得十分紧迫。我们结合蹲点。在具典型代表性的该区东南部石泉乡山庄村开展了此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艳  黄阳国 《汉中科技》2011,(4):18-18,17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饲兼州型冬春作物,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在不同区域种植。马铃薯地膜栽培使马铃薯早播种、早上市,大棚地膜栽培在保证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同时,有效解决了马铃薯早春冻害,同时上市时间提早3—4周,大幅提高了商品价格和单位面积的产值。本文阐述了大棚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