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气敏传感器设计了一种危险气体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单片机实现其控制功能,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控制、报警、无线发射接收、电源供给等5个模块.整个系统能对危险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超过界限能进行声光报警,并能将报警信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有效的传输,进行语音报警.该报警器可用于环境监测、生产过程中的监控及气体泄漏报警等.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该系统由资源层、中间层和应用层3部分组成。资源层采用ZigBee模块作为无线组网模块,利用STM32F107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与传感器一起组成一个监测节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后,以串行通信协议发给ZigBee模块,再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到数据集中器;集中器由ZigBee模块、单片机和GPRS模块组成,集中器将收到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发送给服务器,并实时存入数据库。中间层负责对传感器网络进行管理。应用层通过中间层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得到相关的监测信息并对空气质量状况做出报道。  相似文献   

3.
设计一种基于ZigBee和GPRS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该系统由资源层、中间层和应用层3部分组成。资源层采用ZigBee模块作为无线组网模块,利用STM32F107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与传感器一起组成一个监测节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经过单片机处理后,以串行通信协议发给ZigBee模块,再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发送到数据集中器;集中器由ZigBee模块、单片机和GPRS模块组成,集中器将收到的数据通过GPRS模块发送给服务器,并实时存入数据库。中间层负责对传感器网络进行管理。应用层通过中间层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得到相关的监测信息并对空气质量状况做出报道。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属锂-亚硫酰氯电池在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应用过程中存在电解液泄漏的风险,应用软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电池舱内的温压变化信息,建立泄露检测模型,并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电池舱电解液泄漏监测系统. 当电解液发生泄漏时,进行泄漏报警,同时得到泄漏量和泄露位置,并利用LabVIEW为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实时监测界面,在线监测电池舱电解液泄漏情况,实现传感器失效报警、高温报警和高压报警. 经测试,该方案能实现实时在线监测电池舱中电解液泄漏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测系统运转良好,适用于密闭空间中气体、液体泄漏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述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教室系统,该系统采用指纹考勤解决了师生的出勤问题,通过监控模块和消防报警模块对教室里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用无线联网的方式将监控数据上传到学校教务处的云平台管理系统,并且将回执信息显示在教室的液晶显示屏上;该系统运用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原理的方法实现门窗和窗帘的自动关与开;该系统满足了照明模块和温控模块的智能化设计要求,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智能卫士系统是由一块89C51单片机,各种防盗、防火、煤气泄漏探测器、传感器以及各种报警装置(警笛、警灯、语音报警系统,电话机系统)等组成。采用微电脑处理芯片和全天候无线遥控监控技术,使系统性能更可靠、安装操作更简便。本系统由一台报警主机安装在主人室内较隐藏的位置,同时配置各种传感器,可以通过电话或手动操纵,对系统进行布防的情况下,当各种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后,立即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传送数据,将报警信号通过报警主机向外进行循环拨号语音报警。该系统安装、操作简单,彻底解决空间与距离的限制,是一种完善的智能卫士系统。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公交车缺乏对易燃易爆品采取有效监测措施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公交车上使用便捷的可燃气体监测与无线报警系统.该系统以STC12C5160S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了对汽油、柴油等挥发气体灵敏度高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传感器,实现对车上可燃气体浓度的实时监测.为了减少系统误报警和漏报警,对公交车内气体浓度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提出分级式报警方案.最后,在公交车上配备系统并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可燃气体,监测与无线报警系统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偷盗、抢劫、火灾、有害气体泄露等事故进行有效监测和报警,提出了一种基于GSM/GPRS无线报警系统,它包括各种无线报警传感器、控制处理模块和GSM/GPRS模块等。将有关硬件焊接在线路板上,软件编程后烧写在单片机中,并将SIM卡插入SIM卡座中。上电,各传感器分别采集信号后,有声光报警,设定手机上可接收短信,电脑屏幕上有警情显示,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当前铁轨塌方检测通常采用人工检测方法,令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铁轨进行安全检查,通过经验判断是否会发生塌方。人工检测危险系数高;且因主观性导致误差较大。为此,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ARM cortex M3铁轨塌方自动检测报警系统,所设计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检测模块、CPU控制模块、GSM无线传输模块、太阳能供电模块以及GPS定位模块构成,详细介绍了关键模块的设计过程。将ARM cortex M3作为整个系统的主要控制芯片,通过塌方传感器对塌方情况进行检测;利用GPS定位模块对塌方位置进行定位;通过远程无线传输模块实现报警,利用最小二乘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对传感器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施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不仅能有效实现报警,而且不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低、实时性高。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主要设计一个粮库粮情监控系统,整个系统可以分为电源电路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单光束反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数字显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控制芯片模块、报警模块与软件程序模块,并对各模块选用上进行了充分论证.基于该粮情监控系统,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测试与数据分析,并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论证了该粮库粮情监控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卫士系统是由一块89C51单片机,各种防盗、防火、煤气泄漏探测器、传感器以及各种报警装置(警笛、警灯、语音报警系统,电话机系统)等组成.采用微电脑处理芯片和全天候无线遥控监控技术,使系统性能更可靠、安装操作更简便.本系统由一台报警主机安装在主人室内较隐藏的位置,同时配置各种传感器,可以通过电话或手动操纵,对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12.
Smart single-chip gas sensor microsystem.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Research activity in chemical gas sensing is currently directed towards the search for highly selective (bio)chemical layer materials, and to the design of array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partially selective sensors that permit subsequent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multi-component analysis. Simultaneous use of various transduction platforms has been demonstrate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circuit technology has facilitated the fabrication of planar chemical sensors and sensors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ilicon processes have previously been used to develop gas sensors based on metal oxides and acoustic-wave-based sensor devices. Here we combine several of these developments to fabricate a smart single-chip chemical microsensor system that incorporates three different transducers (mass-sensitive, capacitive and calorimetric), all of which rely on sensitive polymeric layers to detect airborn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Full integration of the microelectronic and micromechanical components on one chip permit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of the sensor functions, and enables on-chip signal amplification and conditioning that notably improves the overall sensor performance. The circuitry also includes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and an on-chip interface to transmit the data to off-chip recording units. We expect that our approach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gas microsystems.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和气体传感器,设计出对空气中的一些有毒气体进行检测,并传输到PC上位机的监控系统。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Lab VIEW制作,实现系统的浓度显示、报警以及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等功能。MQ135和MQ-7两个气体传感器通过ADC0809模数转换器将数据传输到单片机,经处理后显示到现场的LCD1602显示屏中,并将数据传输到监控PC。当空气中监测的气体含量超过预先设定的允许范围时,现场警报声响起,PC机上也会告警提示浓度超标,以提醒人们做好防护措施以及采取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油气混输管道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合物防治动态控制技术在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同时可利用水合物储气密度高的特点来增大管道输送量。但是,管道内水合物生成位置难以预测性,及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复杂性制约了该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该问题,利用气液两相螺旋管流强化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技术,促使水合物在管道泵站出站处生成;并建立了描述水合物颗粒运动规律的流动体系水合物颗粒宏观运动模型。研究表明,气液两相螺旋管流特有流型螺旋弥散流会促使水合物在管线特定位置生成;而水合物颗粒运动距离小于管道相邻泵站间距。最后,给出管道内水合物生成量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并在水合物颗粒运动终点采取干预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通过提高输油管道泄漏信号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的方法;在定量分析、比较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和压电式动态压力传感器各自信号的特征和信噪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方法。阐述了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定位原理以及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管道泄漏监测仪软、硬件设计方法及实现。现场泄漏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压电传感器的管道泄漏监测仪可以较好地提高泄漏检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页岩气藏储集特征和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开发方式,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建立了考虑吸附气和游离气共存以及气体滑脱效应的页岩气藏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得到了定井底流压生产时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解析解;结合Stehfest数值反演计算并绘制了产能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发生窜流后,随着压力下降,基质系统的吸附气解吸向裂缝系统供气,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增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端部外侧裂缝对产量贡献最大,对裂缝半长非常敏感,同一段内中间裂缝对产量贡献最小,受簇间距离影响较大;水力裂缝的分布方式对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的产能影响较大,裂缝段簇比越大,累积产气量越高;气藏压力越低,滑脱效应对页岩气井产能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戴桂琴 《菏泽学院学报》2001,23(4):80-82,100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普通大学男生中跑教学进行探讨与研究。共设计了6个因素,每个因素又比较2个水平。试验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并用直观与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中跑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手段的主次关系,建立了普通大学男生中跑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之最优搭配,运用此方案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管道泄漏诊断过程中,负压波信息缺失会导致误判或漏判,采用改进奇异值降噪技术对负压波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定性评判泄漏的准确性。介绍了奇异值降噪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改进方法,并利用信号互相关技术对泄漏点位置进行了定量计算,实现了对液体输送管线的泄漏故障诊断。对室内液体管道在泄漏诊断过程中负压波特征明显和模糊情况下的奇异值降噪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关分析方法对信息缺失条件下负压波信号拐点识别的准确率较高。该方法能突出强噪声背景下的负压波信号,并且使泄漏点的定位精度提高到1.52%。该研究结果也可用于液体管线小泄漏的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9.
供水管网微机监测调度系统是用微处理机控制,采用无线方式传输的遥测、通信、遥控系统。用于自来水生产过程的九个参数的遥测和对液力耦合器的遥控。该系统可通话,又可传输数字信息;在多种强干扰下对弱信号能检测、采集和传送。  相似文献   

20.
文献〔1〕中采用laplace变换方法得到一个确定漏失位置的计算公式,经验算其计算结果是错误的。本文对管网中气体漏失过程的一般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的渐近方法,推出确定管网中气体漏失位置和漏失流量的近似公式,方便适用,测量和计算简单,原则上对复杂管网内气体漏失问题也一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