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蔡敦江 《科技资讯》2007,(21):169-169
本文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烤烟品种龙江851、龙江911、云烟87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龙江851和龙江911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是中部叶最大,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厚度最薄;而云烟87表现不同,下部叶片厚度表现最厚。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相比较,海绵组织厚度大于栅栏组织厚度,龙江851和云烟87中上部叶栅栏组织厚度仅是海绵组织厚度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Haw.)Brit. et Rose]肉质茎的解剖构造,表皮为5层细胞所构成的复表皮(multiple epidermis),皮层的外几层细胞为发达的栅栏组织等,均与一般双子叶植物不同;此外它具有叶退化,茎中含有大量储水组织(aqueous tissue)及粘液细胞等,有旱生植物特点,并长有气生根(aerial root)等又有湿生植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都支杜鹃和黄山杜鹃叶片的构造,除具有上表皮的角质层较厚并有瘤状突起、有下皮层、叶肉无细胞间隙、栅栏组织细胞多层、机械组织发达等特点外,发现在叶肉的海绵组织中有大量大型的贮水细胞。干旱时贮水细胞失水,引起叶片向下反卷运动,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此种适应现象在双子叶植物中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4.
青海高山植物解剖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海高原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生长在高山的植物的解剖构造,既不同于中生、旱生、湿生或沼生植物,又与之有相似之处,形成了高山植物独特的结构。它们突出的特点是:普遍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叶片栅栏组织通常有2层或2层以上;机械组织在茎中一般较强劲,而在叶脉中则纤弱。高山植物有独特的外部形态。以上这些特点是植物长期适应高山缺氧、强辐射、干旱、寒冷、劲风等生态条件的结果。本文为了解青藏高山植物发展演化的趋势,研究植物区系成分,提供有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华中五味子叶片形态结构的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对产自安徽黄山和甘肃文县的两个华中五味子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叶片的形态解剖特征进行比较,讨论了叶片表型可塑性及其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在种群水平上,叶片形态结构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环境可塑性,文县种群表现出相对的旱生特征:叶片小而厚、栅栏组织发达;黄山种群则表现出相对的湿生特征:叶片大而薄、栅栏组织较薄、海绵组织相对发达;这是叶片对水分条件随地理分布而表现出的空间异质性的适应策略;2)在个体水平上,叶片形态结构随发育阶段的变化而表现出一定的发育可塑性,下层叶表现出典型的阴生叶特点:叶片薄、气孔密度较小、栅栏组织极不发达、栅栏细胞椭圆形或漏斗形、海绵组织发达;中、上层叶表现出阳生叶特征:叶片较厚、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相对较为发达、栅栏细胞长柱形.这种发育可塑性是叶片对光照条件随个体发育而表现出的时间异质性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落地生根营养器官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石蜡制片法对落地生根B.daigremontianum(Lam.)Oken in Allg的叶片、根和茎的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每一个叶缘凹陷处的复表皮里面都有一个不定芽,在芽原基的上部有一个明显的生长点,生长点的细胞经过生长发育形成新的植株个体;解剖还发现叶片的每一个叶缘凹陷处都有一个小维管束,距叶缘凹陷处90~115 μm.叶肉细胞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不明显,细胞形状类似于同化薄壁组织和储水组织,细胞大小不规则、壁薄、富含黏液,表皮细胞柱型、有复表皮2~3层.根的初生构造主根、侧根的木质部多数均为六原型,少数四原型.茎的构造与其它双子叶植物相比,落地生根的韧皮部发达,木质部退化,有髓.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中间髓细胞呈狭长柱形,四周髓细胞发达,体积大、排列紧密.导致扁茎大豆不抗倒伏、光合能力下降以及结实率低的因素可能是:茎的表皮细胞呈方形紧密排列,凯氏带中没有淀粉鞘;叶片只有两层栅栏组织和叶片较薄、海绵组织稀疏;叶柄横切面面积较小.中国普通大豆吉育67叶片有三层栅栏组织,并且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和叶片的厚度均明显大于扁茎大豆,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吉育67根的栓质化外皮层发达,对植物体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徒手切片制作方法,对绿萝在不同光照条件处理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比较分析了叶片面积、叶片长宽、上表皮组织、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组织和叶片厚度这几项指标,得出了绿萝叶片面积的拟合公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绿萝叶片的面积、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下表皮组织厚度有较大的影响,但对绿萝叶片的厚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西部四种旱生植物茎和叶解剖构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布于吉林省西部干旱草甸上4种旱生物茎和叶的解剖学研究发现,它们具有适应旱生环境的典型的结构特征:植株矮、叶面积小、表皮细胞厚且有较厚的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并具环栅结构、栅栏细胞内叶绿体发达等。叶脉外有维管束鞘包围,而且叶有大量的表皮毛。茎中导水组织发达。  相似文献   

10.
杜仲雌雄株叶片的解剖结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杜仲雌雄株叶片的第二性征,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杜仲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1)杜仲雌、雄叶片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3部分构成,上下表皮细胞均由一层细胞构成,下表皮具表皮毛;叶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叶脉维管束均由木质部、少量形成层和韧皮部构成,主脉维管束为外韧型。(2)雌株的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以及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值大于雄株的,而雄株的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大于雌株的,且雄株主脉维管束更加发达。这些结果证明,杜仲雌雄株在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第二性征的体现,也是杜仲长期进化中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产生的策略,可能有利于其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1.
木犀属植物叶片微形态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法对木犀属(Osmanthus)27种植物叶的微形态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脉厚度、叶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层数和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以及中脉维管组织的结构特征等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结构特征与木犀属植物生长环境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多收宝、绿迪乐、肥田灵三种新型叶面喷施剂对菠菜、油菜和雪里蕻的增产效果,对蔬菜中绿素含量及叶片解剖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使用三种喷施剂后,三种蔬菜的产量均明显增加,蔬菜叶的叶绿素含量增高,但绿迪乐可以使蔬菜叶中绿素a/b值降低,使叶肉海绵组织增厚,肥田灵对蔬菜叶叶绿素a/b值没有影响,使叶肉栅栏组织增厚;多收宝使蔬菜叶叶绿素a/b值提高,使总叶片厚度及栅栏组织增加。这说明,这三种叶面喷施剂的作用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13.
选取屋顶绿化中9种常见的庭院观赏阔叶植物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微观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这9种阔叶植物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并对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种阔叶植物抗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迎春、花椒、连翘、红刺玫、红叶李、蜡梅、紫藤、南天竹、月季; 10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中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与抗旱性的关联度最高。综合分析表明,不同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差异显著,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可作为筛选屋顶绿化抗旱植物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肖军  袁林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6):117-120
以泰山学院4种常见阔叶树五角枫、皂荚、黄栌、木槿等为研究对象,对各种类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和测定,并综合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控制水分的主要解剖特征各异;应用模糊数学分析,选择角质层厚度、栅/海比值、上、下表皮厚度、气孔的长度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4种阔叶树叶片解剖构造在耐旱性上的能力大小排序为:五角枫〉木槿〉皂荚〉黄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禾本科短命植物的旱麦草[Eremopyrum triticrurm(cmerth)Nevshi]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茎在抽穗时,仍具有实心的薄壁组织,此特点在禾本科中生植物中罕见.在根、茎、叶中皆有大型薄壁细胞.茎、叶的表皮细胞及根中柱鞘内的薄壁细胞,它们的细胞壁均增厚,起着机械支持作用.叶的栅栏组织发达,由 2~3层栅栏细胞组成,等面叶,属于C_4植物型,根、茎仅有初生结构,其内部结构简单.  相似文献   

16.
丁香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丁香属8种植物的叶片解剖特征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8种丁香的叶片结构相似,均为背腹型叶,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叶片的主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发达程度、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例、胞间隙大小均表现出种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导离子芥Chorispora tenella(pall)DC.适应特殊环境的结构特点。茎、叶表皮细胞外面有角质层,根的木栓层有栓化现象,叶表皮气孔多,栅栏组织发达,其维管束围有一层维菅束鞘细胞,内含较多叶绿体,为C_4植物型。茎具有髓腔的特殊结构。  相似文献   

18.
Recovery and analysis of ancient tissue and bone of human origin has long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Only recently, however, has it been technically possible to recover genetic material from ancient human and animal samples. As both previous studies involved dried tissue, it is important to determine whether other conditions may also preserve ancient tissue and genetic material. We describe here an analysis of preserved human bone and soft matter discovered in 1984-85 buried in a small swampy pond in central Florida. The recovered skeletal material represented a minimum of 40 individuals of both sexes and various ages. Corrected radiocarbon dates directly from bone and from peat matrix gave consistent ages in the range of 7,790 to 8,290 yr before present (BP). Nine individuals with intracranial soft matter were recovered and, in five of these, material recognizable as preserved or replaced brain tissue was present. Further analysis demonstrated gross anatomical features, remnant cellular structure and human DNA. As this find appears to be the oldest-known example of preserved human cell structure and DNA, it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resource for both anthrop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东方百合试管苗移栽驯化过程中叶片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百合叶属于等面叶,随着移栽驯化时间的延长,叶片厚度增加,表皮细胞体积增大、排列紧密,气孔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叶肉细胞胞间隙减小,栅栏组织细胞的形态由梨形向短柱形转变,组织结构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三种生境角果藜茎叶的解剖结构及生态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三种生境角果藜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角果藜茎随着环境的干旱其维管束组织趋于发达,甚至形成了附加维管束;叶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比例随环境的干旱逐渐增大,体现了向节约型发展的适应趋势。这些结构的变异可以使植株更好地进行物质合成和运输,使之在生长季节,能快速生长,并且能更好地避免高温、强光、干旱所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