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励着重从正面去肯定、激发人的动机和行为.是班级管理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善用、巧用激励方法,提高班级管理艺术.既可以强化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驱力,也是调动他们自主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孔宪文 《科技信息》2012,(15):350-350
一所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激发教师的内驱力,提高幼儿园园本教研的质量。在不断地实践中,幼儿园一改“一言堂”的教研形式,遵循教研来源于保教实践、又回归于保教实践的原则,大胆尝试“参与式教研”的教研模式,力求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我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和人才创新活力培养机制的现状,在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由“政”“产用创”“研学”组成的面向2035年激发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培养机制模型。提出健全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与弹性激励机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增设人才培养相关基金奖项,落实人才减负松绑;增强青年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国际交流合作,联合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深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关键性意义.高职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平台、实施路径和机制保障.基于产学研模式下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建立开放性的管理机制,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精细化建设与整体建设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以质量保障为目标的评价监控机制,是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技人才是创新驱动与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关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2019—2021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履历分析法,从基本特征、高等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成长周期等四个维度分析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成长过程,并揭示其共性的成长特征:接受一流的高等教育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优势累积方式,选择一流的工作机构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助推器,把握职业生涯中的最佳成长期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关键,“深度积淀”+“适度流动”是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加速器,青年科技人才的平均成长周期大约是13年,海外经历有效促进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访谈法,以2016年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事为个案,研究体育赛事的志愿者激励机制.结果表明,志愿者的动机与需求、激励内容、激励手段、奖惩制度等是体育赛事志愿者激励机制的核心要素,将直接决定激励效果,影响赛事的成败.提出激发“社交需求”和“成长需求”,全方位保障“物质需求”,按兴趣划分岗位编制,运用“人性化”的激励手段,奖惩并...?? 查看全部>>  相似文献   

7.
该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研判目前国内高职学生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主要问题是理念停驻不前、辅导员知识结构单一、学工队伍建设滞后。随后提出具体对策,即打连同时具有“双师素质”及“双师结构”的“双师型”辅导员队伍,使学生的成长需求得到全方位指引,使学生工作形成网络化覆盖,体系化运作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正确认识“双师”教师的内涵。认真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积极探索其构建模式,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白羽 《奇闻怪事》2007,(3):34-35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人生,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终生发展,这是叶圣陶先生一贯的教育思想。我们通潭路小学正是信守着这样的教育理念,提出“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成长;以德治校,促进和谐发展”的办学宗旨,并以此构建了我校“为生命之树浇灌,为生命成长奠基‘3+1’育人工程”。  相似文献   

10.
李文 《咸宁学院学报》2013,(11):172-173
科研激励是高校科研人员管理的重要手段。高校要以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起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为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激励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科研积极性,构建良性竞争机制,增强群体向心力,以及统一科研人员与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作用,高校应从建设分层激励制度、构建科学化激励运行机制、重视高层次精神激励、改进与创新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校科研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转型及跨世纪的历史条件下,青年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表现在以超常思维启迪社会、以独立人格贡献社会、以创新文明影响社会和以群体建材推动社会等方面;社会对青年进步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则表现为用生存竞争锻炼青年、用多极现象激励青年、用目标规范引导青年和用改革胜境优化青年等。把握好诸如此类的“互动律”,对社会对青年都大有补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运用激励效应方面谈谈如何上好数学课。激励教育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口。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相似文献   

13.
作为大学本科教育,以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小学教师为基本使命的小学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学生技能学习动力不足的严重困境。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在实践中激发技能学习内驱力,实行“项目化”训练和“认证式”考核,在管理机制中形成技能学习外推力,是研究解决技能学习动力不足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中拥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源泉、关键技能、具备为企业经营和成长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效的激励机制不仅能够激发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潜能.还是企业引进和留住技术创新人才的法宝。一、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的基本模式现代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激励模式突出表现为“三本激励”.即“人本激励、资本激励、知本激励”。  相似文献   

15.
通过明确以创造力、思考力培养为插画设计教学的终极目标,打破传统以专业方向来分类的课程设计模式,以项目式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改变单向师生教学模式,构建双向流动的工作坊式的插画教学体系,利用新媒体整合综合性高校及社会资源,依托综合性高校艺术学院独具的学术生态环境,构建多学科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吴宪传 《科技信息》2012,(7):371-371,423
根据“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通过分析我国目前民办高校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办高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几种培养模式,并探讨了培养双师素质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展望双师素质的培养的可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7.
以专业带产业、产业促专业建设为原则,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互利共赢的“系企一体”专业建设模式,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在校内参加生产性实训,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结合”;另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到公司兼职,实行“产教双兼”,确保其“双师”素质与时俱进,从而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之目的。“系企一体”模式有助于实现专业引领产业、产业促进专业建设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8.
从同步激励理论出发,可以发现某些高校在发展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着激励主体内在动力不够、激励方式有待优化、激励内容尚需完善等现实困境,故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构建需要以同步激励理论为基础,多管齐下,激发激励客体内生动力;内塑主体,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凸显内容,强化党建评价工作等三个维度进行进一步优化,以增强其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回顾无锡职业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对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无锡职业教育异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无锡职业教育稳健长远发展,需要得到政府、行业、企业各方有力支持;需要引进培养“双师素质”人才,构建高质量师资队伍;需要不断汲取先进职教理念,形成特色职教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护理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医学专业“双师”转型为临床护理教师,承担临床护理课的教学.该文就医学专业“双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