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武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萤石产地之一,历来吸引许多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他们对萤石矿床的物质来源及成矿作用,各自提出不同看法,归纳起来主要是岩浆期后热液成因和火山低温热液成因两种观点。笔者通过对区内96个矿床、矿点、矿化点的调查研究,初步认为武义地区萤石矿床系燕山期低温热液矿床,其成矿作用与淋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半阳河萤石矿位于甘肃省天祝县,为近年来发现并开采的一中型热液型萤石矿床。目前该矿已圈定矿体3条,多数赋存于下石炭统臭牛沟组,部分产于花岗闪长岩中,为一单一萤石矿床。矿体平面上呈波状,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成份主要为萤石。矿带受同一条NE向断层控制,矿体产于断裂带内的次级断裂中;下石炭统臭牛沟组砂岩渗透性较好,且钙质含量较高,是矿区最有利的赋矿层位;同时,矿体在时间、空间上与海西期富氟岩浆活动有密切相关,为萤石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天台县蟹渚矿床位于天台火山构造洼地和赤峰山火山穹窿的结合部位,萤石矿主要位于北西、北东东向的断裂破碎带中,控矿围岩为晚侏罗世西山头组,矿石类型主要以石英—萤石型、萤石—石英型为主,矿床成因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由于萤石与石英密切共生,地表上的硅帽是良好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浙江缙云骨洞坑大型萤石矿床位于华夏古板块北东端,紧邻钦杭结合带。矿床产出于下白垩统馆头组与燕山晚期花岗岩的接触带中,矿体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在系统的地质调查基础上,对其微量和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缙云骨洞坑萤石矿轻稀土相对弱富集,重稀土相对弱亏损,具有较强的Eu负异常以及较弱的Ce负异常,配分曲线表现出典型的“V”字特征。La/Ho-Y/Ho图解表明,不同位置萤石样品表现出重结晶方向演化的趋势。Tb/Ca-Tb/La成因图解表明骨洞坑萤石矿属于热液成因类型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成矿均一温度主要在150~190℃,盐度主要在0.3%~1.5% NaCleqv,密度平均值为0.86 g/m3,成矿流体应属于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的NaCl-H2O体系。结合地质特征认为,缙云骨洞坑萤石矿床属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5.
红石崖萤石矿床位于祁连造山带东段,产于漫坪洼—泉儿湾南东—北西向大断裂的次级断层中,经过地质普查共圈出7条萤石矿体和8条萤石矿化体,矿区内存在热液充填和热液交代两个成因类型萤石矿体,两类型矿体矿石的组构特征和有害组分碳酸钙含量差异很大,而萤石选矿采取的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是根据矿石结构、组分特征,特别是有害组分碳酸钙含量高低而决定的,通过对比研究红石崖萤石矿床的两类矿石特征分析矿床的成因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探讨浙江天台盆地下陈萤石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时代,为寻找成因类似的矿床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该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和岩矿石显微镜下特征的研究,并利用热活化电子自旋共振测龄法对矿区内不同矿脉上与萤石共生的石英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下陈萤石矿床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成矿年龄平均为75.3±7.0 Ma,其成矿时代主要为晚白垩世。对浙江不同地区萤石矿床成矿时代的规律进行总结,显示浙江的萤石矿成矿时代呈现多期次性,在早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均有成矿作用发生,主要集中在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7.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金(银)-萤石矿控矿构造型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武义萤石矿田中金(银)-萤石矿床,是中国首次发现并厘定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迥异,但物源、力源又相同,受同构造控制,形成于同一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金(银)-萤石矿床新类型。矿床严格受控于盆地构造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帚状控矿构造型式,对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萤石矿田(床)中金(银)矿的寻找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根据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脉状萤石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地质条件及地下水热液成矿作用研究,表明产于花岗岩断裂破碎带中的脉状萤石矿床并不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松阳火山构造洼地附近玉岩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室内研究。矿床主要产于上侏罗统磨石山群大爽组和高坞组火山凝灰岩的断裂构造中,空间分布上具有以燕山期侵入体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等特点。结合浙西地区萤石矿床同位素和包裹体测温等资料,认为矿床为典型的浅层低温热液矿床。矿床的成因与火山洼地周围具有大量的环状断层有关。浙西南地区燕山期的火山活动频繁,可为该区萤石矿的形成提供能量、热量、成矿物质来源及容矿空间,具有比较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玉林北市萤石矿床中产出无色、灰色、绿色和紫色四种颜色萤石,针对四种颜色萤石分别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谱测试、双聚焦电感偶合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冷热台包裹体的测试分析,通过研究萤石的物性、主微量元素、晶胞参数、结晶温度等,并结合前人资料将矿物结晶同步到萤石成矿过程,发现不同颜色萤石间颜色成因主要由于有色离子类质同像替代和不同的成矿期次有关。  相似文献   

11.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中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SEM和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矿物中发现有7种子矿物:闪锌矿、石膏、方解石、重晶石、石盐、黄铁矿和沥青。硫酸盐类矿物在包体中的发现,证明成矿流体中,SO2-4的含量较高,而且可能是与金属离子共同迁移。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矿床的赋矿围岩为上寒武统琅琊山组的泥质条带灰岩,矿区内主要构造有断裂和皱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以及金矿化。对矿床的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地层层位和岩性、地质构造条件以及围岩蚀变是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为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页岩气藏发育的最有利区位于四川盆地、米仓山—大巴山前陆以及渝东、黔北、湘鄂—江南隆起北缘一线,寒武系地层普遍发育黑色泥页岩,这套黑色泥页岩是早寒武世早期全球性海平面上升时,在区域性深水滞留缺氧的陆棚到斜坡环境沉积的,具有单层厚度大、发育层位多、分布面积广、热演化程度高、后期改造强等特点,构成了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的强大物质基础。以黑色碳质泥质岩类为重点,对其有机碳丰度、可溶沥青丰度与组成、干酪根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有机质演化阶段,为页岩气藏的远景评价和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下马岭组灰岩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对碳酸盐岩腐泥型有机质的热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划分了其演化阶段,给出了成熟度指标和各阶段油气产率.研究表明,矿物对有机质热演化的影响,在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催化作用;在高过成熟阶段则主要表现为对干酪根裂解、脱氧和缩合有阻碍作用.沥青“C”的某些成熟度指标可较好地反映有机质成熟度;在缺乏镜质体时焦沥青反射率可作为有效的成熟度指标.此外还对比了岩样和干酪根的模拟结果,以及沥青“A”和“C”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通过油源对比发现位于大港探区孔西潜山构造的孔古3井油源来自奥陶系烃源岩,进一步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平均有机碳含量为0.14%,平均氯仿沥青“A”含量为0.11%,平均总烃含量57.6 ppm,已达到生油岩有机质丰度下限值,部分样品已达到好较好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指标;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Ⅱ1型、Ⅰ1型和Ⅱ2型;大部分样品有机质已处于高成熟~成熟演化阶段。大港探区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分布广泛,这为大港探区寻找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奠定了基础,预示着大港探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具有广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6.
邓家山铅锌矿床物质成分及矿床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银碉矿区位于浙、闽、粤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中段。富含铅、锌的硅质灰岩为矿源层,对矿床形成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铅锌。矿石矿物主要是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伴生少量的黄锕矿、磁黄铁矿、毒砂及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石榴石、方解石、绿泥石、硅灰石、透辉石、阳起石及萤石。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产于典型地槽复理石建造中,它们严格受中石炭纪硅质灰岩控制。本矿的形成过程,起源于晚古生代冒地槽环境下,由同生沉积作用形成初步富集的含矿层(C_2)。在后期地质事件中,该初始富集的胚胎矿遭受到构造、岩浆及热卤水的作用,活化、转移改造成为现有的工业矿床。  相似文献   

18.
歧口凹陷沙河街组一段广泛发育“纹层状钙质泥岩”、“油页岩”,然而,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以及全岩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这些“纹层状钙质泥岩”、“油页岩”相当部分是由泥岩和颗石灰岩呈纹层状互层构成的。颗石灰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其与海水有关,进一步比较现代黑海颗石藻发育环境及纹层状的颗石藻沉积物特征,发现歧口凹陷乃至渤海湾盆地沙一段广泛发育的颗石灰岩与黑海颗石藻沉积物产状极为类似。这说明歧口凹陷颗石灰岩是在渤海湾盆地与外海沟通期间,由外海进入渤海湾湖盆的颗石藻勃发、沉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拉日玛金矿床的赋矿岩系太阳顶群,以其高的有机质含量和伴生大量固体沥青而被认为矿化作用与石油烃类有关。根据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分析和反射率测定,揭示出含矿围岩不但是矿源层,而且是油源岩。它具有高的产烃指标和成熟度,有机质是海相菌藻成因的腐泥型。分离的干酪根和可溶有机质的中子沾化分析证实,矿源层中干酪根是金的主要载体,缺氧局限海中微生物及衍生有机质的吸收或吸附是金属元素初始富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