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廊田镇是粤北韶关乐昌市下属的一个乡镇,廊田土话属于归属未明的粤北土话,其声、韵、调均有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从特色词看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举了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的部分特色词 ,它们是 :铛、箸、着、恐、公 /婆、息、飞鼠、白公 /白婆、生鸡、臊甲、马荠、鼻头。这些词或者是古汉语传承词 ,或者是古越语底层词 ,或者是方言创新词。在此基础上同其他方言进行了比较、分析 ,指出 :这些特色词不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 ,这说明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在历史上有过比较密切的联系。它们现在所呈现出来的差别可能是后来其他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郝中宁 《创新科技》2014,(12):125-126
本文将搜集的有关河南方言的资料文献,整理出河南方言中容易引起歧义的口头语、土话,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标准普通话进行对比,从而有效地避免河南话所引起歧义的尴尬,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大家了解河南方言。  相似文献   

4.
首先考察了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中鼻音韵尾脱落现象的分布、特点,然后指出,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共同存在的鼻音韵尾脱落现象不是其他方言影响的结果,而是其自身语言特点的保留,这为我们推测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之间的密切联系再次提供了语言事实。  相似文献   

5.
韶关西河土话音系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韶关西河土话音系包括声母21个、韵母51个和声调7个,其声、韵、调各有一些显的特点。另外,韶关西河土话还有其自身的音变现象。  相似文献   

6.
湖南东安土话分为花桥片、中田片、井头圩片和高峰片四片。文章对高峰片土话的语音特点作了一个概略介绍,包括声韵调以及中古声韵调在高峰土话中的一些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7.
向阳和石陂分别是韶关市武江医西河镇和浈江区新韶镇下属的村落,原本通行归属未明的韶关土话。现在,向阳正在转用粤语,而石陂正在转用客家话。这两个村的土话受各自所转用的方言影响而产生变异,不过。变异的程度不同:向阳土话受粤语的影响很浅,而石陂土话受客家话的影响非常深刻。产生这个差别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与所转用的方言接触时间长短不同:向阳土话与粤语的接触仅有几十年,而石陂土话与客家话的接触则已有了几百年。  相似文献   

8.
韶关土话是分布在广东韶关的一种归属未明的方言。韶关土话的名词后缀"嘀""哩""咯/得"的使用情况相当于普通话的"子""儿","嘀(得)""哩"是唐宋时期江西移民所带来的赣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粤北土话中类似赣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土话是分布于粤北山区的一群归属未明的方言土语,《中国语言地图集》称之为“韶州土话”。从共时的语言特征来看,粤北土话与周边的客、粤方言及西南官话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显然不属于上述各方言。粤北土话内部分歧颇大,但都具有一些类似级方言的特点,这非常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小称三个方面比较分析粤北土话与赣语的共同特点.并试图通过移民史来阐释这些共同特点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平乐同安镇土话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其声、韵、调系统及其特点,并叙述了平乐同安镇土话音节中特殊的喉头发声活动,着重对内爆音的声学特征和分布范围进行了分析。同安土话的内爆音主要分布在古帮端精母中,其声母的爆发音分为四类:清不送气、清送气、弛声、内爆音。这是一个对类型学、语音学有理论意义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葛源位于横峰县北,与上饶县、德兴市辖境相邻接。葛源话系因唐初玉山县移民入迁定居而演变形成。葛源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表明,处于赣、吴、徽语交接地带的葛源话,是朝着赣语化方向发展的保留有吴语底子且受徽语影响的一种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12.
论闽南方言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闽南方言岛是明、清以来随着闽南地区的居民小规模向外播迁而在其他方言区内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对于探索特定的语言环境下语言的交际、语言的接触和语言的演变都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闽南方言岛的地理分布、闽南方言岛的历史形成、闽南方言岛的语言生活、闽南方言岛的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是探讨闽南方言岛必须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福州话和莆仙话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他们之间具体的影响过程,除了声母类化以外,很少有学者做过具体的论证。文章试图从莆仙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其音韵结构三个方面,具体揭示福州话在莆仙话内部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柳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是桂柳方言的一个分支。清末,广东不少人移民广西,带来了粤方言。作为强势方言的粤方言,对本土的形成于明末的柳州方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试图借鉴语言接触的相关理论,从词汇的角度来具体分析粤方言对柳州方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性;方言是语言研究的富矿,是构建汉语科学大厦的基石;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话,是评判不同地域人身份的一种标记。汉语方言研究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构建汉语科学大厦”、“提供侦破审讯参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关中东府方言一些常用词语,人们往往不知道它的正确写法,结合河东方言对应词语的读音和用法,考释东府方言这些词语的本字以及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
仁怀方言属北方方言,是整个北方方言区少数几个保留古入声的方言之一。文章主要列出了仁怀方言的同音字汇。  相似文献   

18.
顺昌方言口语中保留着大量古语词,既有古方言词,也有古代通用词。追溯这些古语词的来源并对其解释和说明,不仅可以展示顺昌词汇的特点,还可以为方言研究提供一些语料。  相似文献   

19.
赵宧光是关注并研究方言的明代学者之一。文章勾稽了赵宧光的方言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成果的具体内容,归纳了这些成果的主要特点。赵宧光研究方言是时代背景下的学术自觉,引证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他的方言研究成果具有共时价值,是研究明代后期方言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