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自然探索》2009,(1):7-7
天文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太阳系以外的似木星行星上,超音速喷射气流(相当于地球上的风)将热量从行星的向阳面(正对母恒星的一面)带到背阳面。这些气态巨行星距离其母恒星相当近,有些仅为日地距离的1/20,  相似文献   

2.
宇宙的花朵     
<正>仰望夜空,繁星点点。那些我们肉眼所能够见到的星星基本都是恒星,它们巨大无比,像太阳一样不停地散发出光芒和热量,但终有一天它们会走向死亡。恒星在死亡之前,它们会向外界喷发出一些物质云团,物质云团的模样十分可爱,像是一朵朵花儿。之后,一些大质量恒星还会发生超新星爆发,爆发抛散出来的物质,会把以前的那些物质向外界推移,产生一道道的波纹。这些波纹把那些物质变得更像花朵。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1行星被高能辐射冲击导致"缩水"伯明翰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组大气层被宿主星剥离的太阳系外行星。研究表明,距离宿主星较近且大气层为气态的行星受到了大量高能辐射的冲击。由于距离恒星很近,这些行星的大气层被高能辐射产生的热量吹走。这种剧烈的剥离现象发生在岩石核心并包裹气态外层的行星上。该研究结果对于探究恒星系统和其行星的演化以及宿主星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太阳系正处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一切平静得乏味,它的恒星太阳正值中年.此时少年时的狂躁早已褪去,现在正四平八稳地支付着自己的热量。太阳系的八颗大行星都有自己固定的轨道.它们互不干扰,各行其是,运行得像时钟一样准确和平稳。最令人称奇的是,  相似文献   

5.
<正>在大多数天文学家正寻找着可供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的同时,却有人对那些"自杀未遂"的恒星痴迷。美国天文学家亚历山大·沃尔兹冈最近有点闷闷不乐,但其中又夹杂着兴奋。他的郁闷不无道理:他发现了第一批太阳系以外的行星(简称系外行星),却几乎未得到认可。他的后续研究缓慢而又费劲,多次走进死胡同。但这些问题看来一点都没有困扰他,真正让他陷入矛盾情绪的,其实是这些行星本身。在已知的行星当中,地球的运气真不错:它环绕一颗稳定的恒星——太阳,太阳给它提供的热量又刚  相似文献   

6.
在探索恒星奥秘的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测量表示恒星性质的一些物理量,如恒星的质量、恒星的大小、恒星的表面温度、恒星的光度,还有恒星的光谱型、恒星的化学成分等等.这些物理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量就是恒星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广袤宇宙中最著名的一颗恒星,我们常常将太阳当作比较其他恒星大小的标准。其实,绝大多数的恒星都很小,它们往往只有太阳质量的10%~20%。如果我们将它们称为小恒星的话,那么太阳就是中恒星,而大恒星的质量往往是太阳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恒星家族的分布规律很有趣——小的多,大的少。如果按比例来估算的话,一颗大恒星的存在,往往意味着  相似文献   

8.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怎样诞生、成长,又是怎样衰老、死亡的?揭开这个“恒星演化”之谜,是20世纪自然科学的一大成就。它的线索,最初来自对恒星光谱的研究。 不同恒星的光谱互有差异,这主要是由恒星表面温度不同造成的。恒星光谱可以分为许多类型,按温度从高到低依次递降排列,最主  相似文献   

9.
恒星对流问题是天体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对恒星的内部结构、恒星演化以及恒星的稳定性都有重要影响。《非局部对流与大质量恒星演化》一文对非局部对流以及大质量恒星演化中所谓半对流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评述,并阐明了作者本人的观点,介绍了作者新近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正>100多年前,天文学家观测到一颗恒星。如今,这颗名为HD140283的恒星被确定为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之一,它距离地球186光年。科学家指出,宇宙大爆炸发生于137.7亿年前,HD140283是大爆炸之后形成的首批恒星之一。天文学家通过计算预测,这颗恒星的  相似文献   

11.
恒星的一生     
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物质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休。在宇宙中,恒星是各种星体中个子最大,最基本的一种天体。一颗恒星的一生,跟我们人类的人生大同小异,可分为胎儿期,青壮年期,老年期和临终期四个阶段。一开始,弥漫在宇宙空间中的星云物质,由于吸引力的强大作用,聚集在一起,再经过漫长时间的收缩,一颗恒星的雏形便形成了。由于这一时期的恒星很像母体中的胎盘,所以,这个时期为恒星的"胎儿期"。处于这一阶段的恒星在吸引力的作用下,又经过数十万年的时间,终于成为一颗真正的恒星。恒星在形成的过程中,由于收缩运动进行得非常剧烈,使得在恒星内部具有很高的压力和温度,从而产生了核聚变反应。在这个反应中,恒星损耗了一些燃料—氢气,而放出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12.
比较恒星学     
宇宙中无数的恒星由于离开我们都非常遥远,因而即使在大望远镜里也只是小小光点,惟有太阳呈现可见圆面。人们把太阳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和其他恒星进行比较,从而提供了一种研究恒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沿     
正恒星耀斑有助发现生命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尽管行星主星发出的恒星耀斑猛烈且不可预测,但并不一定会阻止生命的形成,而且可能有助于发现生命。通过将三维大气化学和气候模型与从遥远恒星观测到的耀斑数据相结合,研究团队发现,恒星耀斑可能在行星大气和可居住性的长期演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恒星耀斑是由恒星发出的,是磁成像的突然闪光。在地球上,  相似文献   

14.
恒星不断地向外辐射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来源于恒星内部的热核反应.因此,恒星实  相似文献   

15.
太空牛仔     
宇宙中的大部分是虚无的,在那广袤无际、寒冷彻骨的宇宙真空之中,最永恒的是黑暗。黑暗内有无数模糊纤细的光线,这些光线就是星系。有些星系是孤独的流浪汉,大多数星系挤作一团,在宇宙的无边黑夜里结伴飘荡。在银河系里大约有4000亿个恒星,有些恒星光芒常年不变,有的恒星闪烁不定,有的恒星则疯狂地旋转。发蓝光的恒星属于年轻的星,会发热;发黄光的恒星是常见的中年星;发红光的恒星已经是垂暮之年的老星;发白光或者黑光的恒星已经奄奄一息,即将死亡。银河系中还运行着无数的小行星,大约80%的小行星含有铁、镍等金属。自22世纪初以来,一颗颗小…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家一直认为,大恒星的形成方式与小恒星非常相似。但一项新研究表明,银河系内外的大质量恒星以我们完全意想不到的复杂方式形成。新研究将迫使科学家重新思考对宇宙中大质量恒星如何形成的理解。研究人员使用极其灵敏的望远镜,对1.8万光年之外名为"W43-MM1"的遥远恒星形成区域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动态点击     
<正>虽然黑洞本身并不会发光,但被其吞噬的热量还是会释放出X射线。曾经,科学家就是通过寻找这类X射线发现黑洞的。不过,天文学家在近日首次未通过观测X射线就发现了一个和恒星质量相差无几的黑洞。该黑洞距离地球8500光年,围绕着一颗名为MWC656的蓝色明亮恒星运转。由于MWC656旋转过快,以至于其周围弥漫着气体,而其他气体则围绕着黑洞,但并未陷入黑洞。这  相似文献   

18.
恒星的形成     
一恒星的形成是天体演化的重大问题之一,研究恒星形成不仅对于了解恒星演化很有意义,而且对于太阳系起源和星系演化问题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恒星形成的研究甚为活跃。自十八世纪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星云说以来,太阳系起源问题的研究长达二百年左右,但至今仍众说纷纭,未获完满解决;与此对照,尽管恒星物理和演化的  相似文献   

19.
名词解释     
恒星光谱型按照恒星的光谱特征(谱线和谱带及其相对强度等),可把恒星分为若干类型。通常采用的哈佛分类法把恒星分为几个主要“光谱型”:  相似文献   

20.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对处于婴儿期的巨型恒星被认为是全等双星,但奇怪的是,它们的诞生时间却相差50万年. 这对新发现的恒星坐落在猎户座星云之中.距离地球1 500光年的猎户座星云就像附近的一个“恒星产房”,忙乱地进行着生产恒星的活动. 观察到这对双星的天文学家们发现,这两颗恒星显示出完全相同的质量和构成成分,使这对恒星上升到全等双星的地位.然而,它们的相对亮度及其他物理特性不同,这表明双星系统Par1802中一颗恒星的形成早于另一颗恒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