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两种强度健身跑运动对中年男性血脂异常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名中年男性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乳酸阈强度组(L4组)、阈下强度组(L2组)和对照组(C组)三组.L2组和L4组分别以2mmol/L和4mmol/L乳酸对应强度,进行为期16周健身跑运动,C组不参加任何运动.结果:16周运动干预后,L2组和L4组血脂指标均有改善,而且16周运动后L4组TG、TC/HDL-c、LDL-c/HDL-c和血脂综合指数(LCI=TC.TG.LDL-c/HDL-c)的降低量明显高于L2组(p〈0.05).同时体脂百分比、体重及体重指数亦明显降低(p〈0.01).16周前后,C组血脂、身体成分各指标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干预后,体脂百分比的降低与TG、HDL-c与LDL-c/HDL-c密切相关(p〈0.05).结论:16周健身跑运动对中年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身体成分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且以4mmol/L乳酸对应强度运动效果最为明显;但对于血脂与体脂百分比改变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OSAHS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浓度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揭示OSAHS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MoCA量表评定28名OSAHS患者及14名健康志愿者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GF-Ⅱ浓度,分析研究对象血清IGF-Ⅱ浓度与认知功能、夜间低氧及睡眠结构间的关系.结果 OSAHS组血清IGF-Ⅱ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5.587,P=0.000);研究对象MoCA总分与血清IGF-Ⅱ浓度显著负相关(r=-0.483,P=0.001);研究对象血清IGF-Ⅱ浓度与AHI及S1 +S2期睡眠时间长短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83、0.549,P分别为0.001、0.000);与LSO、S3+S4期睡眠时间及REM睡眠时间长短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449、-0.612、-0.395,P分别为0.003、0.000、0.010).结论 OSAHS患者血清IGF-Ⅱ浓度高于正常人群,IGF-Ⅱ在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更为准确的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重建术(PCI)后预后的预测指标,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评分模型,为预防及治疗术后病情恶化提供指导。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COX模型分析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影响。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TG/HDL比值低的PCI术后患者比较,TG/HDL比值高的患者发生再次梗塞的风险更高(HR=2.702,95%CI:1.110~6.579,P=0.049);与TC/HDL比值低的患者相比,TC/HDL比值高的患者发生再次梗塞的风险更高(HR=2.493,95%CI:0.982~6.330,P=0.042)。多因素分析表明,TG/HDL比值和TC/HDL比值是独立的预后因素(TG/HDL比值:HR=2.306,95%CI:0.914~5.858,P=0.050;TC/HDL比值:HR=2.355,95%CI:0.926~5.991,P=0.048)。另外,分析结果显示TG和TC值均低的患者与TG和TC值均高的患者比较,后者再次狭窄、梗塞的风险更高(HR...  相似文献   

4.
选取2006年4月~2010年1月期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体检的人员中资料齐全、于1~3年后随访的1 367例,比较正常对照组、代谢正常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及肥胖伴代谢综合征(MS)三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将血清ALT活性正常的MHO(n=40)行四分位数分组(A、B、C、D组),比较4组MHO个体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情况,分析不同组别发生NAFLD的风险.结果:(1)MHO个体ALT水平低于肥胖伴MS者(30.71±19.59 vs 39.47±27.56,P0.05),高于正常对照者(30.71±19.59 vs 21.39±14.98,P0.05).(2)血清ALT活性正常的MHO个体发生NAFLD的风险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55%vs 5.71%,OR=20.167,95%CI:8.594~47.323;P0.05).(3)D组发生NAFLD风险明显增高(80%vs30%,OR=9.333,95%CI:1.193~72.991;P0.05).证明正常范围内较高活性的ALT可预测MHO个体中NAFLD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芦笋香菇绿豆汁对人体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芦笋香菇绿豆汁对人体高脂血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芦笋香菇绿豆汁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TG、TC、LDL -C浓度及 (TC—HDL -C) /HDL -C ,增高血清HDL -C浓度 (p <0 .0 1 ) .说明芦笋香菇绿豆汁有调节脂代谢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变化及意义.CHB患者分为轻度(n=75)、中度(n=78)、重度(n=49)3组,以健康人群(n=74)为对照组,用生化方法检测血清中NOi、NOS和ALT水平.CHB患者血清NO和iNO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轻、中度CHB患者的血清中NOi、NOS水平显著升高,ALT明显增高,NO含量与ALT水平呈正相关.重度CHB血清中白蛋白明显降低,但NO、iNOS水平无明显改变.NOi、NOS和ALT在CHB演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评估慢性乙肝病情程度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评价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通过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Embase、Cochrane Library、PubMed等相关数据库,查找比较腹腔镜ISR与开腹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相关文献。所有文献均截止于2019年12月,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Meta分析。筛选出11篇文献共1 135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腹腔镜组(观察组)622例,开腹组(对照组)513例。观察组术中出血量(P0.000 01)、排气时间(P0.000 01)、进食时间(P0.000 1)、住院时间(P0.000 01)、并发症发生率(P=0.000 2)、肛门功能wexner评分(P=0.01)、淋巴结获取数目(P=0.02)、肿瘤距远切缘距离(P=0.02)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P=0.07)、环周切缘阳性率(P=0.63)、3年无病生存率(P=0.81)、5年总生存率(P=0.4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腹腔镜ISR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肛门功能好的优点,同时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似的远期肿瘤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检查在2型糖尿肾病中的临床应用。将诊断明确的44例2型糖尿病肾病(DN)组列为DN组,诊断明确的53例2型糖尿病(T2D)组列为T2D组,选40名查体健康者为对照(Con)组。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髋骨骨密度(BMD),罗氏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骨Ⅰ型前胶原N端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VD]、骨钙素(BGP)的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统计结果并分析骨代谢指标与BMD、HbA1C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N组及T2D组患者血清中HbA1C、β-CTX水平高于Con组,但BMD及血清BGP、P1NP、25(OH)VD水平低于Con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BGP、P1NP、25(OH)VD、BMD水平下降和β-CTX增高的检出率较T2D组明显增多,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发现DN组患者BMD与血清BGP、P1NP、25(OH)VD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β-CTX呈负相关;患者HbA1C水平与血清β-CTX呈正相关,与BGP呈负相关。结论提示DN患者血清骨代谢改变较T2D组和Con组明显,骨量减少更多,DN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骨折。  相似文献   

9.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诊治的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检测血清中Cys C水平。根据稳定性冠心病诊治指南评估患者入院2周后预后的严重程度。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血清中Cys C水平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周后预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1 a,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显示220例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2周后预后程度轻危组162例,中危组48例,高危组10例。高危组血清Cys C水平[(1.27±0.25) mg/L]高于中、轻危组[(1.13±0.22) mg/L、(0.97±0.16) mg/L],中危组高于轻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3.350,P0.05),血清中Cys C水平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周后预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272,P0.05);1 a后良好预后组178例,不良预后组4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ys C、年龄是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1 a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综上所述,血清中Cys C水平与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Cys C水平来判断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情况,Cys C水平是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研究探讨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9月就诊新华医院心内科以及杨浦区控江医院心内科的PCI术后患者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根据CPET结果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给予心脏有氧运动康复;对照组除药物治疗、健康宣教外,仅进行日常活动。干预持续3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无氧代谢阈值(AT)\,最大摄氧量VO_2max,代谢当量(MET)、氧脉搏(VO_2/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结果分析得出:(1)干预后,2组患者的AT、VO_2max、MET、VO_2/HR水平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2组患者的LVEF、6MWD和NYHA心功能分级较干预前明显升高,LVEDD较干预前明显降低,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2组患者的FEV1和FEV1/FVC无明显变化,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FVC明显升高,2组组内干预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接受心脏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强直性脊柱炎(AS)疾病活动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选取AS患者68例和健康对照30例,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组和稳定组,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湿热痹组、风寒湿痹组及肝肾亏虚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显示AS患者活动组、稳定组和对照组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315.82±36.82)pg/mL、(120.35±20.12)pg/mL、(68.56±16.21)pg/mL,表明A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且AS活动期TNF-α水平明显高于AS稳定期,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辩证分型中,风湿热痹组、风寒热痹组、肝肾亏虚组和对照组中TNF-α质量浓度分别为(338.23±40.20)pg/mL、(305.49±37.56)pg/mL、(125.67±30.62)pg/mL、(68.56±16.21)pg/mL,表明风湿热痹组和风寒湿痹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肝肾亏虚组,肝肾亏虚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风湿热痹组血清TNF-α水平高于风寒湿痹组,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AS疾病活动的判断指标,并可以指导AS中医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12.
将甘肃省庆阳地区出产的紫苏籽(α-亚麻酸含量达50%~60%[1])加工成α-亚麻酸软胶囊,经动物实验,发现α-亚麻酸软胶囊可使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浓度显著下降,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总胆固醇比值(HDL-C/TC)显著升高,表明α-亚麻酸软胶囊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芹菜、绿豆、苦瓜对小白鼠高脂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四氧嘧啶和蛋黄乳液建立小白鼠高脂血症、高血糖实验模型 ,研究芹菜、绿豆、苦瓜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结果表明 ,芹菜汁、绿豆汁、苦瓜汁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白鼠的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浓度 ,显著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浓度 ;芹菜汁、苦瓜汁可显著降低实验性高血糖小白鼠的血糖 (BG)浓度 .表明芹菜、绿豆、苦瓜对脂质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相似文献   

14.
观察PICU收治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选择本院PICU2013年01月—2014年12月入住PICU临床资料完整的85例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危重病例评分分值分为3组,非危重组(80评分值100)、危重组(70评分值80)和极危重组(0评分值70分),入PICU后抽取血样测定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析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相关性。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发现,极危重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危重组患者(t=5.23,P0.01)、非危重组患者(t=2.18,P0.01);而极危重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危重组患者(t=3.46,P0.01)、非危重组患者(t=9.58,P0.01);极危重组患者病死率明显高于危重组患者(X2=16.45,P0.01)、非危重组患者。死亡组患者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分值明显低于存活组(t=3.35.P0.05),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t=9.63,P0.05);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t=4.2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与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均显著相关。随着小儿危重病例评分下降,血小板计数相应下降,D-二聚体水平相应增高;D-二聚体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血小板计数则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是病情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定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变的影响。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变应性鼻炎伴鼻窦炎并鼻息肉的患者58例,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29)。治疗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对照组给予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观察2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及12个月最大肺活量(VC_(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orced vital capacity)、中段呼气流速(MEF_(25-75),mid expiratory flow_(25-75),)、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血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显示,2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内镜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组VAS评分、内镜评分均降低,2组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2组术前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相比较(P0.05);治疗组术后VC_(max)、FEV_1、FVC、MEF_(25-75)水平与术前相比较均显著升高(P0.50),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5)。2组ECP水平各时间点间数据差异比较(P0.05);时间因素的作用与分组明显相关(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比较(P0.05)。轮廓图显示,2组患者ECP水平随时间变化趋势一致,治疗组ECP水平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选择性翼管神经切除术可降低新疆地区变应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病人气道反应性,改善肺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分析糖尿病患者中C-肽、空腹血糖(FB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收集糖尿病患者及查体健康人群的血,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C-肽和胰岛素水平,用高效液相层析法检测HbA1c,用生化仪检测FBG和GSP.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中C-肽值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320.6±103.6)pmol/L、(5.18±1.39)mU/L,分别明显低于健康人群(P0.05);但血中FBG、GSP、HbA1c水平分别为(9.69±2.14)mmol/L、(8.27±1.53)%、(3.75±0.64)mmol/L,分别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C-肽与FBG呈负相关(r=-0.565,P0.01);HbA1c与GSP呈正相关(r=0.523,P0.01).结果提示联合检测C-肽、FBG、HbA1c及GSP,能更准确反映患者血糖的控制水平,提高糖尿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7.
探究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8月于我院放射科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根据检查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检查前实施常规护理和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心率、血压、呼吸及焦虑情况,对比2组患者成像质量、检查所用时间及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吸频率以及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为Ⅰ~Ⅱ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Ⅳ~Ⅴ级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质量为Ⅲ级患者所占比例在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患者检查前用药控制心率,2例屏气不佳,1例因恐惧终止检查,最终53例患者检查一次性成功,一次性成功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3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检查所用时间分别为(26.6±5.3)min和(34.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4,P0.05)。结论:对冠脉CTA检查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指导及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即时心理状态,控制检查前心率及血压,提高成像质量和检测一次性成功率,缩短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冠心病中的变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95例冠心病(CHD)分为三组,即稳定心绞痛(SAP)组25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以58例正常健康者为对照组(Con),空腹取静脉血,分别测Lp(a)、Hs-CRP、CK-MB和Hcy水平.结果显示冠心病血清中Lp(a)、Hcy、hs-CRP及CK-MB水平明显高于Con组(P<0.05),AMI组Lp(a)、Hcy、Hs-CRP及CK-MB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SAP组(P<0.05).上述研究表明CRP、Lp(a)和Hcy是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联合检测Lp(a)、CRP、Hcy及CK-MB在CHD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判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探讨血清肌红蛋白(Myo)、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IL-6、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应用。取诊断明确的AMI发作2~6h内住院患者58例为AMI组,于入院时、入院12h、入院24h、入院72h采静脉血,另取60例查体健康者为对照组,化学发光测Myo、cTnⅠ、IL-6及hsCRP水平,比较其变化。结果表明,AMI组血清Myo、cTnⅠ、IL-6、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者血清Myo、cTnⅠ水平在入院后24h达到峰值。AMI者入院24h血清Myo、cTnⅠ检测AMI的敏感率分别为87.93%、94.83%,特异性分别为98.21%、98.21%。血清Myo、cTnⅠ、IL-6、CRP四项联合检查对诊断AMI的敏感性提高不大。cTnⅠ与Myo、cTnⅠ与hsCRP、hs-CRP与IL-6、Myo与IL-6存在相关关系。血清Myo、cTnⅠ检测在AMI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联合IL-6、CRP检查对诊断AMI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代谢正常肥胖(metabolically healthy obese,MHO)个体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特点;探讨正常范围内ALT活性对MHO发生代谢异常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院体检中心2006年4月~2010年1月体检人群共4 067例,排除资料不全者,共2 830例纳入研究.其中肥胖者共1 120例,分为MHO组及肥胖伴代谢异常组.将91例血清ALT活性正常的MHO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1~Q4),随访1~3年后,比较不同ALT组别发生代谢异常的风险.结果 (1)MHO个体ALT活性高于正常对照者(30.71±19.59 vs 21.39±14.98,P<0.05),低于肥胖伴代谢异常者(30.71±19.59 vs 38.29±20.57,P<0.05).(2)Q3组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69.57%vs 26.09%,OR=6.476;95%CI:1.789~23.444,P<0.05);Q4组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63.64%vs 26.09%,OR=4.958;95%CI:1.388~17.711,P<0.05).结论 (1)MHO血清ALT活性介于正常对照与肥胖伴代谢异常者之间;(2)正常范围内血清ALT活性的升高可预测MHO代谢异常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