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了使罩杯达到理想的形状\,做出美观\,自然,舒适的文胸,通过对75B人模胸凸全省的实测,对罩杯纸样分割和省量的关系加以分析,找出胸凸全省分配规律,从而设计出符合胸部特征和美学方面要求的罩杯纸样.分析表明,在文胸设计中,款式造型的立体感是依靠罩杯分割线来完成的,通过收省或分割来达到立体的造型.结合人体胸部形态和罩杯省量分布的效果,得到罩杯省量的两种基本收取方式.一种方式是在胸围线处作水平分割,省量分布在前中心和肋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BP点作垂直分割,分别在胸围线上方和下方各形成一个省.在这两种基本收省方式的基础上,根据造型、功能形式美等要求来设计罩杯分割线.  相似文献   

2.
对25位江苏北部地区在校女大学生进行胸部型态观察和相关数据测量,用数理统计方法处理数据,分析其胸部型态特征及文胸号型分布.结果表明,江苏北部地区女大学生的胸部比较平坦,文胸号型以70A,70B,75A为主,建议目标市场为该地区的生产厂家应该适当控制好不同号型文胸的生产量.  相似文献   

3.
文胸基础纸样是文胸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以新原型为基础,对其进行胸省、腰省的变化及放松量的收紧处理,获得了紧身原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文胸基础纸样的制作,同时获得了罩杯基础纸样,为文胸的款式及造型设计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人体运动时,不同材质的文胸肩带对人体胸部的保护作用,选取9种不同材质肩带的运动文胸,通过跑步实验获得相关数据,并通过小波变换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所得实验数据,找出肩带各个属性和胸部稳定性系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胸部稳定性系数与肩带的弹性模量、密度、强力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肩带的弹性模量和强度对肩带的稳定性起着关键性作用,而肩带的密度、厚度、伸长率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女性胸部形态是文胸造型设计的重要依据。在介绍了国内外女性胸部形态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胸部美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并指出评价指标与文胸穿着效果的关系是目前针对文胸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据丈胸罩杯模型,利用平面几何及立体几何数学知识,推导得出文胸罩杯省道量及省道角的理论公式.通过对日本新文化裸体人台的补正,以3/4罩杯文胸为例,采用立体裁剪方法得到适合上海地区青年女性的文胸基础样板.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胸量身定制的人体特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提高文胸的合体性和文胸的量身定制问题.对西安工程科技学院145名年龄在18~30岁之间女大学生随机取样,进行三维测量;对影响胸部结构造型的12个相关部位尺寸数据进行频数分布、聚类和相关分析;得出决定并区分女性胸部的特征指标,即胸围、胸下围、胸围差、胸宽和胸厚等.根据文胸的量身定制系统的生产方式确定相应的关键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湖南市场青年女性运动文胸消费情况,运用网络问卷调查和SPSS样本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湖南青年女性运动文胸市场现状和消费需求进行调研,从受访对象的基本信息、运动情况、运动文胸消费行为、运动文胸需求偏好四个方面得出结论:大多数青年女性平均每周运动1~3次,了解运动文胸品牌,购买运动文胸接受的价格集中分布于100~300元之间,多在实体店购买运动文胸;大部分青年女性在选购文胸时最关注的因素就是舒适性和功能性设计,偏好于纯棉质地和莱卡材质的运动文胸.  相似文献   

9.
以人体测量为基础,对90名年龄在18~25岁的南方地区女大学生的乳房基本形态进行研究.通过频度分析得出,南方地区女大学生胸围均值为80.2cm,比国标的中间体胸围(84cm)小,穿着的文胸号型集中在70A~70B之间.从影响女性乳房形态美的主要因素--乳间距、胸点高出发,利用SPSS统计软件将乳房基本形态分为9类,并分析其分布特点及文胸类型的选择做了分析,得出青年女性胸身比在0.71左右,乳间距与胸宽比在0.5左右;在文胸穿着上以普通型为主,其次是提胸型和侧收型,较少的人需要穿着同时具有提胸和侧收功能的文胸.为内衣企业制定文胸生产方案及女性的文胸号型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内衣企业在文胸肩带配伍时缺乏有效的选择依据,没有形成规范的、切实可行的文胸肩带选取方法的问题,以文胸肩带舒适性理论研究为基础,提取了影响文胸压力舒适性的因素,并实施了文胸肩带拉伸强力实验,采用YG(B)026H型电子织物强力机测试了6款规格的18个肩带样本,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SPSS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开度的条件下,肩带模量和宽度的比值(M/W)、模量拉伸率曲线曲率是选用文胸肩带的重要指标,其中M/W的数值范围应在0.04~0.0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式女上衣原型的基础上,探讨斜裁服装的平面制版法,即利用省道转移的原理,将文化式女上衣原型各部分原有省量进行重新分配,转移到斜向分割线和斜向省道中,构建一个斜裁的上衣模板,在此基础上简便地绘制出斜裁上衣或者斜裁连衣裙的结构图。通过省道平面转移之后的收省处理,使斜裁服装穿着时贴体合身。  相似文献   

12.
以女式合体连衣裙及部分春秋装的省缝设计为例,说明了省缝产生的依据及其设计原理,并探讨了省缝中两条省线的变化和相互之间的组合规律及其所造成的不同的服装造型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详细分析和探讨了服装结构技法中胸腰省转为侧缝省以及胸腰省转为袖窿省在二维服装CAD中的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简便直观的模拟手工操作,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省道转移的原理在服装纸样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基本省道依据人体结构规律和服装纸样结构规律确定,并且可以依据省道转移的原理进行移省、分省、加省、转省,从而变化出各种款式。这里主要讨论了省道的结构特性和变化规律,提出了建立在省道转移原理基础之上的服装款式纸样的放缩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人体体形特征的分析以及裤装立体模型的建立 ,研究分析了裤装结构中省的设计原理及规律 .并探讨了裤装中省在各部分裤片设计的作用 ,总结了裤装结构设计中省的设计原则 .  相似文献   

16.
针织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针织面料弹性变化及方向性提出建立人体静态净化样板。通过对日本文化原型胸省、肩省处理和松度调整,得到的图形称为“针织服装原型”。对照人体静态净化尺寸作了合理性分析,提出了运用针织服装原型进行结构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的文胸材料弹性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人体生理特征研究了如何选择文胸材料弹性的问题.测量了18~22岁的西北部健康成年女性在5种不同动作姿势时前胸、后背和体侧的表面皮肤拉伸的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计算出前胸、后背和体侧的人体表面皮肤的变形率,得出在普通型文胸的杯片、侧片以及肩带靠近颈侧处应选择弹性较小的紧密材料,后片及肩带靠近肩端处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运动型文胸在近前、后腋点以及腋下等区间内应选用弹性及回弹性较好的材料才能使文胸达到功能性、舒适性和美观性协调统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日本文化式服装原型的含义 ;分析了胸省的来源与应用 ,袖深点的结构设计 ,肩宽与落肩的结构处理 ,以及前、后开领的对位与应用等 ;论述了服装原型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使女装衣身结构设计更趋合理,符合人体功能及服装造型,利用立体裁剪的手法分析胸腰的造型,探索腰省位置、大小及所占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