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Nationalities University的可接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大学”英语译文格式存在争论,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UFN和NU两中译文格式。基于对短语“民族大学”的汉语语义及其英译的语法分析,结合对同类校名译文的适用性调查,从语义、语法和文化翻译的角度佐以译例,对Nationalities University译文的可接受性进行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提供的汉英翻译练习参考译文侧重语法的正确性,忽视了语言的语义和语用效果。通过对所有译例的考察,发现隐性和显性重复、篇章问题、用词问题、臃肿问题等比较突出,偶有逻辑问题和被动滥用等问题。以第四册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学英语》精读教师用书提供的汉英翻译练习参考译文侧重语法的正确性,忽视了语言的语义和语用效果.通过对所有译例的考察,发现隐性和显性重复、篇章问题、用词问题、臃肿问题等比较突出,偶有逻辑问题和被动滥用等问题.以第四册为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译文能否超越原文是翻译研究中的一个热门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翻译理论问题。多年来国内外翻译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本文作者在阐述西方翻译史上一些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研究者观点的基础上,试提出了自己对翻译能否超越原文这一问题的看法。作者从翻译本质、翻译标准、翻译目的、译者和读者五个方面论证了翻译的不可翻译性。只有认识到译文只是原文的近似,译者才能勤思勤练去不断弥补译文的不足,从而使译文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参考译文是衡量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标准,但是一篇参考译文似乎并不能完全体现原文所要表达的全部价值、思想境界和内涵,这就提出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参考译文的多样化。参考译文的多元化应用使读者从文化、音韵和对象的不同角度多方位的理解原文,更加透彻的了解原作中的全部精神。好的文学翻译不可能有定本,参考译文也如此,可以多样化,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赵为娅 《科技信息》2012,(4):175-175
译文修改,作为永无止境的翻译过程中的一环,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国内,关于译文修改的研究还很少见,这或许与译文修改本身的隐蔽性有关。本文首先就"译文修改"进行概述,然后以刘士聪先生对其《风筝》一文的译文所进行的修改为例,分析先生在修改过程中的"发现"和"提高";并结合相关参考资料,进一步阐释译文修改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同俄罗斯人进行交往中,常常需要用俄文做书面介绍,为使译文准确无误,要从俄语自身的特点出发,运用翻译技巧对原文做必要的处理:译文的词汇运用、译文的语法特点、汉译俄中翻译技巧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同俄罗斯人进行交往中 ,常常需要用俄文做书面介绍 ,为使译文准确无误 ,要从俄语自身的特点出发 ,运用翻译技巧对原文做必要的处理 :译文的词汇运用、译文的语法特点、汉译俄中翻译技巧方面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标语统计的译文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文选择是词义消歧研究在机器翻译中的分支.本文介绍了基于目标语统计的译文选择的原理,并以英汉机器翻译中汉语译文的选择为例,详细讨论了基于目标语统计的方法的实现.通过对词典译文的处理得到统计数据.为适应实用化系统的要求,统计数据进行压缩,并采用特殊的检索算法.提出了多项式级的逐步渗透译文选择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将译文选择正确率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的两个基本属性。翻译过程中的原文和译文,都是作为语篇而存在的,因此都必须符合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这两个要求。译文是否反映原文中的衔接与连贯,是指导翻译过程的原则和评价译文质量的衡量之一。本文试以唐诗《宿建德江》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中的衔接与连贯,并对三个英译本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性能最优的译文质量估计系统使用神经机器翻译中的编码器-解码器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该方法由于限制词表大小易导致数据稀疏问题,从而使得较多的未登陆词不能被正确评价.为了缓解上述问题,在详细分析不同子词切分方法的特点后,提出了基于字节对编码(BPE)子词切分和基于一元文法语言模型子词切分的神经译文质量估计方法,并将两者的译文质量估计的得分与基于词语切分的神经译文质量估计得分融合后进行译文质量估计.在WMT18句子级别译文质量估计子任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融合BPE子词切分、一元文法语言模型子词切分和词语切分的神经译文质量估计方法的性能在多个评测子任务上超过了WMT18给出的最好参与系统,深入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融合不同粒度的句子切分方法提高了译文质量估计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2.
刘军 《科技资讯》2007,(28):227-228
《西风颂》的译文中有格律诗的译文,也有自由诗和半自由诗译文.本文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从而从译文中反向寻出原诗中存在的形、音、意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英文段落分别让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和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并对两者的翻译效果进行了分析。经对比分析,两者的翻译质量均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对译文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两者译文质量的同步提升,方能保证翻译质量,顺利、高效地完成翻译任务。  相似文献   

14.
毕赟慧  潘颖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52-252,254
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作的交际意图进行推理,再结合原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用具最佳关联的方式将此意图明示于译文读者,使译文与原作在相关方面一致。本文仅以《阿Q正传》杨宪益、戴乃迭英译本为例,探讨关联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的两个基本属性。翻译过程中的原文和译文,都是作为语篇而存在的,因此都必须符合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这两个要求。译文是否反映原文中的衔接与连贯,是指导翻译的原则和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之一。以唐诗《宿建德江》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中的衔接与连贯,三个英译本在细节上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译者在译文时应准确把握原文中的衔接和连贯,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6.
对译文读者的关注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话语习惯和对异化的接受程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读者,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晶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85-186
本文讨论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和译文的关系问题.传统翻译理论主张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是"模式-复制"的关系,而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中,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就无法存在,二者的关系是平等互补的关系,即德里达所说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翻译过程中误读的研究使视点集中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译者及译文读者上。关联理论的语境观和目的论为研究误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根据译者和译文读者的误读特点,误读可以分为:译者为实现译文特殊的政治、道德、话语权利目的而对原文进行的有意误读以及译文读者处于二级交际情景下对译文的无意误读。  相似文献   

19.
对译文读者的关注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该文从译文读者的认知心理,话语习惯和对异化的接受程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接近读者,从而提高翻译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散文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然后将它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中的恰当说法,这直接关系到译文质量的好坏。本文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1、2、3辑中的几处译文为例,阐述了现代散文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如何把握译文的恰当性,及其在散文翻译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