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认知语言学两个学派对概念隐喻的微观研究以及它们的源头语法及认知隐喻进行功能和机制上的对比认为,虽然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两种理论各自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基本思想,二者在运作机制上的差异恰恰是对各自隐喻研究的互补。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讨论语法隐喻与概念隐喻二者之间的关系。论文首先分别简单介绍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基本理论,然后重点论述二者的异同。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认为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在运作机制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邓玉荣 《科技信息》2012,(2):47-47,49
本文以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基础,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着重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在翻译中的运用,具体分析了概念语法隐喻中的三种类型及其翻译,指出概念语法隐喻是翻译的有效手段之一,为翻译研究带来一些思索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以语法隐喻中的名词化隐喻为切入点,对语法隐喻的功能作了论述,以期从一个语言运用的角度论证语法 隐喻这一语言现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
语法隐喻不仅在英语语篇中大量出现,而且具有多种功能。合理运用语法隐喻可以有效地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概念隐喻能使语篇更加通顺,增强语篇的客观真实性,增加语篇的正式程度,使语篇更加简洁生动;人际隐喻能加强语言的礼貌性,有效体现篇章的意图性。  相似文献   

6.
杨晓燕 《科技信息》2007,(31):671-672
语法隐喻是现代隐喻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根据语法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探讨概念语法隐喻对认知理解的影响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是科技语篇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它能够把事物的动态过程和特征通过名词化的方式转化为相对静态的实体。本文主要介绍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语法隐喻的功能。本文认为语法隐喻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新的认知方式,是人类认知能力的进化和提高,它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途径,能加强和凸显科技文本作者的权势,同时增强科技文体的客观性,蕴含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刘长珍 《科技信息》2007,(1):148-149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观点,语法隐喻指的是意义没有发生变化而语法性状发生变化的现象.本文主要对请求语进行一致性、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三个方面的分析,从语法隐喻的角度揭示请求语体现形式与其意义不一致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9.
隐喻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刘海华 《科技信息》2008,(1):223-224
古典修辞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修辞学中的一种修辞格。以莱柯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语言学家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揭示语言的起源,发展和使用乃至人类认知思维和智能发展的奥秘。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隐喻现象不仅限于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更全面地阐释隐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
陈芳 《南昌高专学报》2007,22(3):43-44,51
文章首先介绍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然后结合语篇衔接的相关理论,从语法隐喻的两个主要类型: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探讨了语法隐喻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11.
徐洪芬 《科技信息》2011,(3):244-244,247
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一种思维方式,还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文章结合当前英语写作现状,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从遣词、造句、谋篇三方面入手,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被看作是人类一种重要认知工具。文章从认知角度对隐喻翻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隐喻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人类的基本语言形式经历了长期的演变,无论是西方的隐喻理论研究还是中国的隐喻现象探索都对人类语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发展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现代语言学家发展的隐喻认知系统已经将隐喻提升到了认知的高度,本文试图借鉴莱考夫及约翰逊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及其中文译作中的隐喻进行认知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梁萍 《科技信息》2010,(35):I0233-I0234
语法隐喻理论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家Halliday首先提出。他认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说话人通过语法隐喻,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满足特定的交际意图。本文根据语法隐喻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语法隐喻理论,探讨了概念语法隐喻的语义表达功能以及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三武  史顺良 《甘肃科技》2014,(5):50-52,42
在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从挖掘包含于科技语篇长难句中的深层意义出发,尝试提出一个长难句翻译的模式,以描述翻译此类语篇中长难句时出现的实际情况,为科技语篇中的长难句翻译提供新的视角。笔者通过把翻译模式运用到译例后发现,这一翻译模式清晰地描述了翻译科技语篇长难句时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6.
徐欣 《枣庄师专学报》2007,24(4):109-110
概念隐喻理论起始于Lakoff和Johnson。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一个更新的框架,通常被冠之以"整合"、"概念整合"等不同的名称,是用来探索和解释大致与隐喻理论相同的语料,这两种方法在解释语言方面实际上是互为补充的,而并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相互竞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释了Lakoff&Johnson和Searle的隐喻理论,彰显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同时揭示了两者之间有暗合之处。Lakoff实际上部分继承了Searle的隐喻理论并作出进一步的理论推断,同时Lakoff的隐喻的认知理论(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而且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是人类思维推理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郭明周  董杰  程福干 《科技信息》2011,(4):31-31,34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首先提出来的,而概念语法隐喻又是语法隐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名词化是概念语法隐喻的一种最重要的体现形式。由于科技文本自身的特点,在英语科技文本中大量使用了名词化,这一重要特征为科技文本的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是从概念语法隐喻的角度为科技文本英汉互译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介绍了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认知体系和相似的生活体验,不同文化的隐喻具有相似的认知基础,本文拟从英、汉语中概念隐喻所包含的结构、方位、本体隐喻三个方面来比较其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黄琪 《科技信息》2008,(29):131-131
Halliday认为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加词汇密度,降低语法密度。通过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语言产出中语法隐喻、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概念语法隐喻、语篇语法隐喻与词汇密度正相关,与语法密度负相关,人际语法隐喻正好相反。二、学习者语域意识不够强,其书面语中词汇密度过低。三、词汇密度和语法密度呈现逆向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