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初,动物育种已迈入分子水平,朝着快速改变动物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本文在总结作者近年来对牦牛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RFLP、RAPD、AFLP、微卫星DNA、m tDNA等分子遗传标记在牦牛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以及牦牛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进而探讨了牦牛分子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以便为今后在牦牛生产中进一步地开展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卫星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分子遗传标记。它具有在基因组中数量大、分布广、多态性丰富、易于检测、呈孟德尔共显性遗传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构建基因组图谱、个体及亲缘关系鉴定、群体遗传结构与遗传关系的分析、监测育种和遗传操作效应、标记辅助选择及杂种优势预测等方面。综述了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畜禽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DNA遗传标记与绵山羊遗传育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综述了分子遗传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随机扩增多态DNA、DNA指纹、微卫星DNA、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DNA等技术的原理、遗传特点,及其在绵羊和山羊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在绵羊和山羊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BALB/c小鼠的遗传质量,并与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比较,探讨其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为建立微卫星DN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和毛细管电泳技术对BALB/c小鼠进行遗传质量检测,同时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生化标记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结果 各样品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DNA片段大小相同,没有新的等位基因出现;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亦显示Akp1等14个生化标记基因均为纯合,个体间生化标记表型均一致,根据国家标准符合品系特征。微卫星DNA标记检测结果与生化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微卫星DNA标记可准确可靠、方便快捷地检测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本研究所选的20个微卫星基因位点可用于BALB/c小鼠遗传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5.
马华 《科技资讯》2006,(7):84-84
近年来,微卫星标记以其独特的优点和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家畜遗传育种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微卫星标记的产生卡几粤及其优点,并指出了他在家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线粒全DNA作为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畜育种、生物进化、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综述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并阐明了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线粒体DNA多态性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评价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方法应用37个微卫星位点对25只虎皮猫的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利用软件POPGEN1. 32,对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得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参数。结果该虎皮猫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是4. 702 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是2. 690 7,平均有效杂合度是0. 602 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是0. 552 0。结论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法能够应用于虎皮猫群体的遗传质量检测,该虎皮猫群体的遗传结构符合封闭群实验动物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群体遗传学理论,参照实验动物哺乳类实验动物的遗传质量控制(GBl4923—2001),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标准。检测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分析技术。从GeneBank中挑选出的536个小鼠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135个长爪沙鼠微卫星,并优化PCR扩增条件,通过琼脂糖电泳和STR扫描二级筛选,根据位点在染色体分布情况、等位基因数目和多态性等优化出适于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位点组合,建立检测方法。结果初步建立了封闭群长爪沙鼠遗传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DNA分子标记的分类以及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简单重复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等5种主要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同时,还分析了它们在动物遗传育种中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是以几个碱基(一般为1~6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遍布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丰度高、多态性高、共显性标记、选择中性、可自动检测等优点,已经成为人类遗传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分子遗传标记.Ⅱ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它以胰岛素抗性活动紊乱为特征.该病与遗传因素、肥胖以及缺少运动行为等生活方式相关.为有效阻止或至少延缓疾病的进程,对Ⅱ型糖尿病的基因定位研究是必要的.微卫星DNA标记技术在动物亲缘关系的鉴定、特定基因定位、群体遗传结构的分析、物种的进化和系统发生以及遗传基因连锁图谱的构建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就微卫星DNA遗传标记在Ⅱ型糖尿病基因定位上应用的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分子标记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及其各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水产动物的研究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对于优良品种的选育、亲缘关系和品系家系的鉴定、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大规模疾病的防治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同工酶、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和微卫星等常用分子标记在水产动物系统发育、遗传育种及疾病检测等领域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玫瑰冠鸡资源群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8个微卫星DNA标记分析了玫瑰冠鸡(50只)及其杂交鸡(40只)的群体遗传变异。计算了各群体在各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据此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结果表明:2个鸡群在8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所选的8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鸡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AFLP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被称为“下一代分子标记”。是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可靠性强,多态性检出率高,因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DNA指纹分析技术,AFLP已广泛应用于分类学、种群遗传学、病理学、DNA指纹分析的研究和建立数量性状基因图谱,成为最主要的遗传标记,论述了AFLP的原理、特点、影响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及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DNA是广泛分布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分子标记.适用于进行亲权关系鉴定、系统发育、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主要介绍了利用微卫星DNA进行亲权关系鉴定的原理与方法以及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为分析藏羚羊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和核DNA遗传多样性,以5个微卫星标记对50只藏羚羊的等位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每个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8.4个(在16~23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1;5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均在0.8573以上,为高度多态标记,其中L03标记的多态信息含量最高,达0.9372;各标记的观测杂合度在0.4898~0.9091之间,期望杂合度在0.8770~0.9504之间,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990,属于高度杂合标记,遗传变异丰富.这些筛选出的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可应用于藏羚羊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分析及遗传图谱的构建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卫星与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 技术已成 为实验动物遗传检测的重要手段。微卫星与 SNP 作为一类新型的分子标记,相对于生化与免疫标记,具有快速和 准确等优点。本文就微卫星与 SNP 在大鼠、小鼠遗传检测方面应用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东娟  马瑞君 《甘肃科技》2007,23(8):99-102
微卫星(microsatellites)或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是以1-6个碱基为基本单元的串联重复序列,具有含量丰富、多态性高、共显性和检测方法简单等优点,是研究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的分子标记方法之一,已被用于多种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述了微卫星DNA标记的原理及特点,探讨了其在农作物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近交系大鼠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多态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动物常规生化标记监测方法主要是通过蛋白质的变化来推测相应的基因的变化 ,而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是对遗传物质DNA的直接监测 ,比生化标记更准确、更可靠 ,更直观。实验中选取国内常用的SHR、SHRSP、WKY、F344、RCS、LEW等 6个近交系大鼠群体 ,采用DNA指纹图和微卫星DNA技术对 6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DNA多态性分析 ,以期筛选出具有精确可靠、快速简便、灵敏性高的遗传监测方法。结果 :(1)DNA指纹图①在 4 0kb— 2 3 1kb之间各组的平均图带数在 14— 19条 ,同一群体不同个体间的相…  相似文献   

19.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DNA分子标记的分类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小卫星 (minisatellite)DNA标记、微卫星(microsatellite)DNA标记技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FLP)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等主要DNA分子标记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类、动物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重PCR进行鸡全基因组扫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重PCR结合半自动化荧光标记DNA分析技术从328个微卫星标记中筛选出分布于23条常染色体及1条性染色体(Z染色体)、覆盖3080cM、包含在30个引物组合中的170个多态微卫星标记,平均标记密度为18cM,并优化了这些引物组合的反应条件.筛选出的这些多态微卫星标记在本实验群体中符合Mendel遗传定律,可应用于鸡的连锁图谱分析及重要经济数量性状的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