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三种掺杂剂对聚乙炔的掺杂结果表明:碘、无水FeCl_3掺杂的聚乙炔,其导电率较SnCl_4掺杂时为大;掺杂剂溶液浓度和聚乙炔膜的厚度对试样中掺杂剂浓度均有影响;又掺杂剂在膜表面分布均匀程度与掺杂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2.
硼酸作为掺杂剂,用降温法从水溶液中生长KDP晶体.实验发现,掺杂后溶液稳定性明显提高.硼酸含量对KDP晶体的结晶习性有影响,晶体的光散射现象增强.陈化溶液中生长晶体的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研究在二乙烯基苯交联聚苯乙烯季铵盐型相转移催化剂下,以烯丙基氯的甲苯溶液为有机相和亲核试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亲核取代反应动力学。通过气相色谱法定量地研究了搅拌速度、温度和不同亲核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速率随搅拌速度增大而加快,当搅拌速度达到某个定值后,反应速率不再变化;反应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并得到了硫氰酸钾与烯丙基氯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和活化熵;本文还定量地指出了负离子的反应活性次序为SCN~->I~-。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了利用不同温度下的饱合溶液以控制聚乙炔的掺杂量,简便易行,并研究了不同掺杂量聚乙炔组成的一次电池的电势——掺杂量关系。对一次电池性能,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校副校长王荣顺教授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第8期上发表论文《掺杂剂对聚乙烃中电荷密度波的影响》聚乙烃作为一种新型导电材料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因为掺杂后其电导率可提高十几个数量级,与金属铜的电导率相当。该文用 CNDO/2方法研究了各种掺杂剂聚乙炔中电荷密度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无掺杂剂存在时对中性孤子 S°,电荷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且每个 C 原子所带电荷都很小,最大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多烯(17个碳原子)模拟反式聚乙炔链,位于两个多烯链平面之间的钠原子为掺杂剂,用 CNDO/2方法讨论了掺杂聚乙炔的微观导电机理,尝试并分析了用轨道理论的离域方法处理定域问题的具体方法.在我们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范围内、负电孤子借助于钠原子在两链间跃迂。在低量掺杂情况下,参考链上孤子的存在对这种跃迂起辅助作用;电荷密度、原子轨道布居、能量分割及沿分子轨道形状等的结果同样支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聚乙炔中孤波激发的稳定性取决于它们之间是否能稳定共存并且只能进行自由碰撞。从而我们推测电荷扭折是稳定孤子,将对掺杂反式聚乙炔的电学性质起重要作用;极化子是亚稳的孤波,可以存在于轻掺杂聚乙炔中;而中性扭折又能存在于未掺杂的反式聚乙炔中。  相似文献   

8.
两可负离子(Ambident Anions),或者叫做两可亲核试剂(Ambident Nucleophiles)所进行的区域选择性反应早已被人们所注意。N.Kornblum等人曾进行过比较系统的研究。R.G.Pearson用硬软酸碱(HSAB)理论解释了一些两可负离子的反应特性,许多实验事实得到了较好的说明。本文主要用硬软酸碱理论对两可负离子在亲核取代反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用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连接到二乙烯基苯交联聚苯乙烯上,形成不溶性的固体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在此催化剂下研究了以氯化苄的甲苯溶液为有机相和以亲核试剂的水溶液为水相的取代反应动力学。用气相色谱法定量的研究了搅拌速度、温度、不同的亲核试剂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速率常数随搅拌速度增加而增加,当搅拌速度达到某个定值后,反应速度常数不再变化;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并得到了氯化苄与硫氰酸钾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还指出了在三相催化下,氯化苄与不同亲核试剂反应时的负离子活性次序为SCN~->I~->Br~-。  相似文献   

10.
对SnO2陶瓷导电薄膜的特性、导电机理、制备、应用进行了叙述,并且利用喷涂热解工艺制备了SnO2陶瓷导电薄膜,探讨了掺杂剂Sb的掺杂量、喷涂溶液的浓度对SnO2导电薄膜电阻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步法合成新型两性离子瓜尔胶(ZGG),研究了ZGG水溶液的流变特征,并考察浓度、外加盐等对ZGG水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GG水溶液的比浓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浓度的盐溶液中,ZGG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溶液的黏性行为;ZGG水溶液呈假塑性流体特征,具有剪切变稀特性,并具有较强的触变性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2,2-三氯氟乙烷和氧负离子(苯氧基和乙氧基)的反应,在120℃的温度下,以DMF做溶剂,分别将2,2,2-三氯氟乙烷和苯酚钠、乙醇钠在封管中反应24h,结果表明该反尖是一个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加成反应相互竞争的反应,而不像它和硫负离子、碳负离子反应那样,发生的是自由基亲核取代反应。  相似文献   

13.
掺杂Sb的SnO2基陶瓷导电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Sn O2 陶瓷导电薄膜的特性、导电机理、制备、应用进行了叙述 ,并且利用喷涂热解工艺制备了 Sn O2 陶瓷导电薄膜 ,探讨了掺杂剂Sb的掺杂量、喷涂溶液的浓度对 Sn O2 导电薄膜电阻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在常压下一步合成碘掺杂BiOCl核壳结构.在合成过程中碘离子作为结构诱导剂合成核壳结构同时作为掺杂剂进入BiOCl结构中将吸收光谱延长到可见光区.核壳结构具有超强的光催化性能.这为合成高效光催化性能的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颖而容易的方法,同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合成一种功能材料进行处理污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分子束外延(MBE)的生长方法,研究了单质碲(Te)和单质镁(Mg)分别作为n型和p型掺杂剂时在III-V族半导体GaAs中的掺杂行为,并且实现了以Te和Mg为掺杂剂的新型GaAs隧道结的生长.通过对生长温度、As4与Ga束流强度V/III比和掺杂剂束流强度的优化调节,获得了载流子迁移率较高且晶体质量良好的重掺杂的GaAs样品;在此基础上生长的新型n-GaAs(Te)/p-GaAs(Mg)隧道结的峰值电流密度高达21 A/cm2.  相似文献   

16.
碳负离子稳定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稳定化碳负离子是有机合成的活性中间体,是很好的亲核试剂,是构成有机合成碳—碳键的重要基础。从六个方面综述了影响碳负离子稳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研究在水溶液中阴离子聚电解质聚乙烯磺酸钠(PVS)诱导阳离子型染料硫代黄素T(ThT)激基缔合物的形成,考察在PVS存在下,ThT在水溶液中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影响因素.通过光谱实验及量化理论计算方法,比较ThT与PVS,PSS和PAA聚电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溶液pH值、溶剂和电解质的浓度对ThT激基缔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多元有机酸是常见的不对称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物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离解和缔合平衡,因此它们的溶液行为较为复杂,对于这类不对称电解质水溶液的电导研究,虽然已有一些进展,但还远远满足不了工业上对电导数据的需求。为此作者以酒石酸这一典型的二元酸为例,充分考虑此类电解质水溶液的特点,认为溶液摩尔电导率是溶液中各种离子物种电导的贡献之和,按作者近期提出的离子物种电导新方程,预测了低浓度下酒石酸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并与文献值和三参数Quint-Viallard电导方程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工作对于酒石酸水溶液的电导处理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聚并苯半导体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发现聚乙炔膜经掺杂电导率大大提高后,人们对有机导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由于聚乙炔膜在空气中易氧化降解而限制了其实用性,所以人们都在努力探索新的在空气中稳定的有机导电材料的研制。本课题研制的聚并苯半导体材料是一种在空气中极其稳定的不经掺杂其电导率就很高很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20.
从包含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和外库仑势的SSH推广模型出发,计算了在各个掺杂浓度(杂质等距离分布)下反式聚乙炔中孤子晶格周围的局域振动模.计算结果表明:在掺杂浓度为1.67%时,反式聚乙炔存在10个局域模;在浓度为3.33%~10.00%时,存在8个局域模;而在浓度大于13.33%时,所有的局域模都消失变为扩展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