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1978年3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的文章《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提出语文教学中严重存在的“少慢差费”问题——“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一问题从提出至今已近20年了.众所周知,当时语文教学效率低是“文革”用政治代替一切造成的,而“十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收获是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自1980年开始,“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学科性质就明确写在了《语文教学大纲》的开头.在这一语文教育思想指导下,各地的语文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解放三十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文以载道论”与“语文工具论”的争论。或片面强调政治思想教育,或片面强调语文知识教育。特别是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出现了千篇一律的架空分析,学生得到的只是几个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条条。到文革时期就干脆以念“语录”背“语录”来代替语文教学,成了当代的“笑林广记”。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在教育上提出了提高质量的要求。但随之而来的出现了“题海战术”、  相似文献   

3.
论宋祁的诗     
一、宋祁(998——1061)兄弟与《西昆酬唱集》作家杨亿、刘筠的关系宋初的《西昆酬唱集》,深为后世所诟病。当时论家,除了谩骂式的《怪说》作者石介以外,触及这本诗集的特点的说法,有“多用故事,语僻难晓”“务积故实,语意轻浅”“声韵偶丽,鲜及理之文”,还有“丰富藻丽,不作枯瘠语”等等。关于“西昆体”的影响问题,后世又有一种奇怪的说法,清初的冯武,以怜悯的口气哀叹“西昆”诗风“不隔一朝,遽尔湮没。”意思是宋真宗以后,西昆体诗即销声匿迹,无人过问了。近年有一部文学史教本,芟弃当时所有带分析性的意见,肯定了冯武的话,并加以推衍,说西昆体诗出现以后即遭到历史的冷落,是理该如此云云。  相似文献   

4.
中共在“一五”计划开始实施之前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必然会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对此,中共确立了重点建设、兼顾民生的指导思想,并且对“一五”时期的人民生活作出了适当提高的规定。这一思想奠定了“一五”到“五五”时期中共领导民生建设的总基调,在当时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后人不能用以后的历史来否定当时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语文教育自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围绕课程性质、目的、任务等问题展开的争论,延续了百年之久:20年代初有“形式”目的和“实质”目的之争;50、60年代有“文”、“道”之争;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工具性”和“思想性”之争;90年代以后又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之争。虽然每次争论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不同,但实质都是如何看待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的关系,这和世界教育史上“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形式”与“实质”由两相对峙到相互消融、最终归于统一的演变轨迹,对于语文教育是否也有普遍意义呢?  相似文献   

6.
晁错认为,政治的目的是发展经济,“开其资财之道也”,主张统治者要“贵五谷而贱金玉”;针对当时社会经济存在的“蓄积少”、“本轻末重”等问题,晁错提出了人粟拜爵的主张;而对于匈奴的不断侵扰,他又提出了移民实边的建议。晁错的这些思想对当时乃至以后历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新课标的总目标和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素养”的核心地位。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语文素养”的论争主要涉及到“语文素养”提出的意义、“语文素养”的内涵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论争的焦点是“语文素养”的科学内涵。论争的根源是过去关于语文教育本质属性是“工具性说”还是“人文说”讨论的继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陈祖平 《奇闻怪事》2009,(12):22-24
期末考试结束了,阿风这小家伙的语文成绩居然是95分,真让我喜出望外。一是为这个曾经学习困难的孩子进步如此之大感到由衷的高兴,二是为我的“偏爱”战术所结出的累累硕果感到非常欣慰。看来,以后还要继续做个“偏心”的老师.将“偏爱”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9.
三十年代中叶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内地作家纷纷南下,一时在香港留下不少足迹。王瑶先生曾认为,当时的香港简直成了一个“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0.
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学专家杨道麟博士的《语文教育学新论》分为上、中、下三篇,按语文教育“原理→技术→应用”的三级体系布局,共十四章,以“语文教育学的神圣使命”为绪论和“语文教师的继续教育”为余论。该书既“学而兼术”又“知行统一”,是一部熔语文教育哲学、语文教育伦理学、语文教育美学于一炉的层楼更上的适应全球化语文教育改革趋势的锐意创新的论著。这在当代崛起的语文教育学学科建筑群中,又矗立了一座风格独特的理论大厦。作者扬弃“一语一文论”的旧语文观,声援“一语双文论”的新语文观,因而具有历史的深度、现实的广度、理论的高度、实践的力度、论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李维鼎先生的语文教育观进行了评介,重点评介了两个观点,一是“言”与“意”的转化问题,二是“生活”概念问题.作者指出,李先生认为的“言”与“意”的互转乃是语文活动、语文教学的基本功力,是对语文活动和语文教学的简练明快的阐释和归纳,是一种崭新的语文观.作者还指出,李先生提出的“生活”在“意”与“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他语文教育观中的另一关键.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新课改”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语文课程必须遵照语文本身以及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掌握语言这一重要的工具。这一要求给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探讨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合作探究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点”必需做到:一、认真挖掘教材的内在“美”;二、认真追求“教”与“学”的结构美。凡是受欢迎的语文教师,必然善于发现教材中一个一个闪光的“美”点,并使这些美点连成一条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美线,又能善于抓住这条美线,让美的细丝牵引着学生的求知心,使之产生“赏心悦目的快感”,以引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烈兴趣。在语文教材中“美”点象天上的星星一样多,只要翻开语文课本,加以研读,就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作出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以后,语文教育的改革实验,理论探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开放搞活的政策,引进了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给语文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为了总结经验,深化改革,必须更新观念。我们认为现代语文教育思想的更新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许三艳 《科技信息》2011,(36):337-337
语文教学是小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从“为有源头活水来”,尊重“需要”,注重“激趣”,让学生“兴趣浓浓”,“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等方面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叶刚 《奇闻怪事》2006,(9):39-40
语文优质课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自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17.
太阳神,这个中国直销行业的后进入者,却成功地在中国直销历史上留下鲜明的烙印,若干年以后,“小康直销”、“‘剩’者为王”、“珍珠店模式”等在当时看来标新立异的提法、思想以及模式,注定会因为太阳神而名垂中国直销史。  相似文献   

18.
<正> 初三语文总复习是毕业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艰辛而又复杂的工作。而要提高复习效果,必须科学地指导复习、研究复习的方法。 一、心中有“纲”,脑中有“目” 语文复习,面广量大,教者必须心中有“纲”,脑中有“目”。这里所说的“纲”是指九年义务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由于受到当时文化规范的制约而大都形成了统一的审美风格特征,即以革命英雄主义为基调,塑造高大全的英雄形象,以及对历史本质的“史诗性”把握等,在这类作品中,茹志鹃的《百合花》却以清新淡雅的风格显示出新的美学追求,它以一种个人性话语在当时的共名时代中显示出个人抒情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语文昧” “语文味”这一理念是由广东省深圳市教研室程少堂副教授在我国学术界首次提出的。他认为“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