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制丝生产工艺流程及配料系统中PLC主要控制功能的实现方法 ,分析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并提出了制丝配料系统软、硬件的设计方法 ,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高了制丝工艺的生产效率 .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烤烟松散润叶、润叶加料、切叶丝及烘丝等制丝工序相关参数变化对烟丝填充值和碎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散润叶、润叶加料、切叶丝及烘丝等制丝工序相关参数变化对烟丝填充值没有显著影响;切丝宽度及润叶加料出口温度对碎丝率有高度显著影响(α=0.01);上部叶松散润叶出口温度对碎丝率有显著影响(α=0.05);切丝宽度越窄,温度越高,碎丝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3.
滚筒类设备在制丝生产线上广泛应用,主要是用于烟(叶)丝的加温加湿、干燥、加香加料等环节。在储叶工序,生产环境温湿度较高,尤其是叶片的加料阶段,生产开始后,环境湿度逐渐增高,空气中的潮气凝结在滚筒的驱动辊、滚筒的轨道上,造成滚筒打滑,物料不能经过滚筒到达出口振槽,不仅延长生产时间,增加人工劳动量,更主要的是影响产品质量。通过对滚筒打滑的原因分析,研制防打滑装置,解决了此类故障,以确保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烟草制丝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水解提取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AccQ-2A氨基酸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制丝过程中松片回潮、润叶加料、烘丝三个工序前后烟丝中的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制丝加工制丝过程中A、B两个不同牌号的16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幅度分别达31.5%和22.1%.  相似文献   

5.
提高烟丝加料精度的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制丝加工过程中的加料精度,对原加料装置中液位变送器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精度控制差问题作了研究改进.进行了不同料液温度(30℃,50℃,70℃)下的加料精度对比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从根本上消除了料液温度对液位变送器灵敏度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料液流量计的计量精度,达到了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生产领域的生产工艺都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本文对制丝工艺做了简单的概述,主要阐述了制丝生产中节能技术运用的现状,经过系统分析提出了加强节能技术在制丝生产中的应用措施,旨在提高制丝生产水平,促进我国烟草制丝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满足烟草制丝线对集中加料加香系统的生产要求,通过完善加料加香系统的设计原则、工作流程和设备配置;优化系统设计中的技术要求、元器件选型等关键点和主要功能,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果。实践证明,系统投入运行后性能稳定、加料精度高,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8.
各烟草企业为提高生产水平,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纷纷对固有的制丝工艺加以改进,并采用过程能力分析法把握制丝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本文提出了烟卷制丝工艺中的不足,并结合实例对过程能力分析在制丝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仝智强 《科技信息》2010,(3):82-82,96
根据本厂制丝工艺流程和烘丝工序的控制原理和要求,结合在制品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长期摸索和观察,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针对逆流式滚筒烘丝机干头干尾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大胆尝试,总结了一套切合实际,可控性强的自动控制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制丝过程含水率控制的稳定性,有效的稳定烘前水分,实现水分仪连线标定。通过测定烟叶来料水分,利用干基法计算每批次烟叶松散回潮和筛分加料理论加水量,并对每批次总加水量对制丝过程各工序水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序在线水分平均值与总加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控制总加水量范围,能够有效的减少过程水分波动,提高烘前叶丝含水率稳定控制水平,对在线水分仪进行连线标定。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制丝工艺CAD系统的新配置、软件工艺流程及系统文件与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法.用18个文件(包括8个数据库文件和10个程序文件)编译成对应的fox文件.所设计软件可执行茧质调查数据录入、自动缫丝工艺设计及相应的煮茧工艺设计等任务,并给出茧质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可生产等级生丝产品的规格及全套煮茧、缫丝工艺单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制丝生产过程中,烟片松散回潮机出口含水率控制不稳定的问题,结合制丝烟片处理设备的实际结构与性能,通过测试与分析,并对加水系统加水喷嘴进行了重新造型和调整,重新确定了加水延时时间和增添了蒸汽含水率系数,保证了生产过程中对烟片施加水份的均匀性和准确性,提高了回潮后烟片含水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李艳 《科技资讯》2011,(20):35-36
介绍了济南卷烟厂制丝车间构建完整的双线联合的制丝质量前馈控制体系。数字描述质量前馈控制体系是通过过程质量数据的监控分析实现对自动化生产过程的监控与预防性调整;通过质量数据的汇总分析实现产品质量改进。实物质量前馈控制体系是通过对实物质量的监控,判断物料及仪器仪表的符合性,并进行有效地调整。两条线互相联合,有效地提高了制丝过程质量的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料液有效利用率进行在线监测,把握料液有效利用率的实际情况,寻找提高料液有效利用率的方法,通过对润叶加料入口物料状态、料罐料液状态及润叶加料出口物料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出口流量、流量稳定时间、料液实际质量、加料前物料质量、含水率以及生产时间的关系,建立了润叶加料料液有效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计算得...  相似文献   

15.
我院无机化工教研室自1982年以来承担小化肥改造氮磷复合肥料开发的研究项目,集中研制了硫酸氢按法制氮磷复合肥料。 三年来,经过调查研究,文献资料的收集;进行了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石膏的转化,硫铵热解的差热分析,热解的动力学等实验(气提、减压),硫铵气流加料与机械振动加料试验,硫酸氢按溶液的浓度、用量、温度等因素对磷矿粉分解影响的实验,得到了实验室规模的较佳的工艺条件,拟定了工艺流程,最后进行了五次一公斤级扩大的分解试验,证明了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的可行性。所得到的产品,供肥效试验,初步认为肥效结果很好,并根据扩试结果进行…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煤矿供电双系统运行的优势,说明了合环操作的条件、双系统运行对设备的影响和双系统运行对6kV接地电流的影响等,论述了实现双系统运行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泰 《安徽科技》2012,(11):43-44
本文通过分析PVA中甲醇含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低甲醇含量PVA的生产方法,即通过加料树脂温度、挤压机调频数及干燥机后段固相温度控制,生产出的PVA中甲醇含量可控制在0.7%,满足了特殊生产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烟草常规加料工艺中存在的烟叶加料不均匀和料液吸收不完全的情况,采用真空负压设备对烟叶加料,对不同批次的加料烟叶中料液替代物(甘油)进行跟踪检测,通过对甘油检测数据的数理统计及单因素方差分析验证,结果表明:①常规加料甘油数据在99%置信区间有显著性差异;真空加料四组样品中,加料比0.5%ZJf样品在95%置信区间有差异,差异度较常规加料小,其余三组真空加料样品ZJs(加料比0.7%)、ZJh(加料比1%)、ZJ50(加料比1%)均无显著差异.②减少30%甘油添加量的真空加料样品ZJs,其吸收料液的量达到了常规加料水平.因此,真空加料的均匀性要优于常规加料,而且真空加料可降低料液的损耗.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钟摆式搅拌槽,对槽内流场和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槽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加料方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并对混合效率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钟摆式搅拌槽内桨叶上方区域的混合比桨叶下方要好;考察加料位置的影响时,自由液面加料的混合效果优于底部加料;整体来讲,自由液面加料时钟摆式搅拌槽的混合效率比较高,与三窄叶翼形搅拌桨相接近,槽底部加料时的混合效率要低一些,与六直叶圆盘涡轮桨相当.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和其它许多国家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应用双系统估计量时,忽视对总体人口等概率分层、未考虑人口移动,以及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计算双系统估计量抽样方差的问题,提出建立基于捕获-再捕获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及分层刀切抽样方差估计量的研究目标.为实现目标,采取现场调查、抽样估计及文献解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全面登记和抽样登记的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