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低温电镜术和像重构方法研究兔出血症病毒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东  T.Xue  谌东华  Z.H.Zhou  徐伟 《科学通报》2001,46(1):39-43
利用低温电镜术和像重构方法测定了兔出血症病毒的三维结构,分辨率达到3.2nm.兔出血症病毒的三维结构显示了杯状病毒的典型特征.位于二十面体二次轴和局域二次轴位置的90个弧状突起以及位于五和三次轴位置的32个杯状凹陷排布在T=3的二十面体衣壳上.因而从结构上表明中国株兔出血症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A,B壳粒之间相互连接,并且杯状凹陷底部未见隆起.兔出血症病毒衣壳壳层区由连续蛋白密度构成,未发现病毒RNA通道存在.从低温电镜像及三维密度图中可以分辨含基因组和含亚基因组两种病毒颗粒的存在.这两种病毒颗粒衣壳结构类似.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种令人产生畏惧的宝石。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已经成功地结晶成为棱晶,每个棱晶包含的病毒超过100亿个。这种结晶将用于调查致病动因的结构。科学家们在印地安纳西莱弗亚特的Purdue大学和梅特逊的威斯康星大学宣称,他们已经揭示了令人感兴趣的,类似于称作为鼻病毒14和引起小儿麻痹症的病毒两者之间的病毒。国家科学院二月会议的一份报告(编号第四篇)叙述了第二个由致冷病毒组成晶体的例子,Purdue大学的密切尔奇·罗斯曼(Michael G. Rossmann)说,在早先的尝试中,晶体由一百种以上其他的鼻病毒所产生。但是这种六边形的晶体太小了,以至于不能用X射线衍射测定,这是一种研究微观规则结构的强有力的技术。新的成果允许鼻病毒14用35(?)的分辨率来测定。这种病毒是一种二十面体——  相似文献   

3.
感冒一席谈     
什么是感冒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是鼻、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的急性炎症,简称“上感”。 流行性感冒,是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与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常易造成大范围甚至世界性大流行。恐怖的1918年大流感,夺去了大约4000万人的生命。据记载,当时加拿大的渥太华,整个城市死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温电镜订和像重构方法测定了兔出血症病毒的三维结构,分辨率达到3.2nm,兔出血症病毒的三维结构显示了杯状病毒的典型特征。位于二十面体二次轴和局域二次轴位置的90个弧状突起以及位于五和三次轴位置的32个杯状凹陷排布在T=3的二十面体衣壳上。因而从结构上表明中国株兔出血症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A,B壳粒之间相互连接,并且杯状凹陷底部未见隆起。兔出血症病毒衣壳壳层区由连续蛋白密度构成,未发现病毒RNA通道存在。从低温电镜像及三维密度图中可以分辨含基因组和含亚基因组两种病毒颗粒的存在。这两种病毒颗粒衣壳结构类似。  相似文献   

5.
谢天恩 《科学通报》1980,25(5):232-232
近年来,昆虫病毒在组织培养中的感染和增殖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本文报道棉铃虫血球细胞的单层培养方法及结果,为研究昆虫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关系,提供技术手段。Hink和Ignoffo曾建立美洲棉铃虫(Heliothis Zea)成虫卵巢的细胞系。但棉铃虫(H.armigera)幼虫血球细胞的单层培养,还未见有报道。自1978年4月以来,棉铃虫血球细胞的体外培养先后进行了二十余次,获得成功。材料大多数是用人工饲料单管饲养的5龄左右的健康幼虫,饥饿24小时后,用自来水洗净虫体,进  相似文献   

6.
在病毒DNA或病毒RNA的核苷酸序列中,隐藏着生命的重要秘密.许多热心探索生命秘密的科学家,都很重视测定核苷酸序列的工作.但DNA或RNA是由几千到几百万个核苷酸组成,而且排列毫无规则;因此在十年以前,人们感到测定核苷酸序列要比登天还难.历史也正是这样记载的:人类遨游太空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可是测定简单的病毒DNA或病毒RNA的全核苷酸序列才是最近二、三年的事情. 进入七十年代后,测定核苷酸序列的技术和方法有了可喜的突破.1970年以来各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以及1975年和1977年快速分析DNA片段一级结构的桑格尔-考尔森(Sanger-Coulson)法和马克山姆-吉尔伯特(Maxam-Gilbert)法的先后建立,促使  相似文献   

7.
病毒微小RNA的发现及其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万忠  李志  伦照荣 《科学通报》2007,52(23):2705-2714
病毒微小RNA (microRNA, miRNA)是新发现的一类miRNA. 它通过诱导mRNA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其他机制调节宿主细胞和/或病毒自身靶基因的表达, 改变宿主细胞的生命活动或病毒自身复制, 从而对抗和逃避宿主免疫监视, 达到保护病毒自身的目的. 寻找病毒miRNA分子、作用靶标基因, 以及鉴定其生物学功能已成为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回顾了病毒miRNA的研究历史, 分析了它在基因组中分布特点、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以及病毒miRNA与其他生物miRNA的异同点, 最后展望了病毒miRNA的研究方向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病毒miRNA的鉴定和功能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尤其为病毒病的控制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80,25(17):811-811
从一些急型与亚急型克山病患者的某些脏器分离到一些病毒株,并做过血清学初步研究.对其中一些未定型病毒株我们做了电子显微镜研究.从不同患者心肌、脾脏与血液分离的三个未定型毒株均观察到了病毒颗粒.病毒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复制装配.毒粒的直径为35—37毫微米.虽然不能仅靠电镜观察最终确定病毒的分类地位,但本文的材料可以对分离的未定型病毒提出一些重要说明.同时对该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装配与核仁——染色质的关系提出一些有意义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9.
病毒是自然环境中丰度最高的生物类群,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循环和种群平衡调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深海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微生物面临多重极端环境压力.近年来,深海病毒相关的研究揭示了其在深海环境中的高丰度和多样性,以及其重要的生态学功能.本文从深海病毒的主要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深海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及其生理及生态功能这4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眼与耳鼻喉及口腔相毗邻,因此,扁桃体炎、副鼻窦炎、口腔炎、龋齿、牙周炎及齿槽肿胀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均可作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其致病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或寄生虫,也可同时是眼部疾病的致病因子。眼睛的血管与全身血管相通,某些传染性疾病也可影响眼睛,伤风流感的病毒可诱发病毒性结膜炎和角膜炎,其他如败血症、麻风、结核、霉菌病均可影响眼睛。通过眼底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视网膜血管的情况,对了解和判断全身血液循环系统的状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通过眼底检查,对高血压及血管硬化患者的全身血管系统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且可判断预后。从胚胎发育过程来看,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关系更为密切。常见  相似文献   

11.
构建猪瘟病毒致细胞病变的PK-15细胞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病毒在离体细胞培养条件下不引起宿主细胞病变, 病毒与宿主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没有合适的模型. 以猪瘟病毒中国标准强毒石门株为材料, 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 在构建全基因组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 对全基因组进行部分缺失, 获得了7.5 kb的亚基因组, 以携带野生型猪瘟病毒的PK-15细胞为宿主, 用亚基因组进行转染, 得到了能够诱导PK-15细胞产生CPE的亚基因组病毒, 检测显示产生CPE的细胞培养物中野生型基因组和亚基因组共同存在. 猪瘟病毒致细胞病变模型的构建, 为进一步研究其致病的分子机制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一种高压静电场与紫外线照射相结合的复合净化除病毒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 旨在寻找有效杀死空气中的病毒, 特别是SARS病毒的方法, 为空调系统空气净化处理提供配套技术. 建立了中央空调室内环境模拟系统, 利用超声雾化噬菌体储备液形成稳定的病毒气溶胶源, 用明胶与素琼脂双层平板通过气流冲击法回收噬菌体, 以检测净化装置除尘、杀病毒效果. 结果表明, 采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PM10的过滤系数在86%以上, 在试验系统中的除病毒效率可达95%. 通过本课题研究建立了试验平台, 并获得了工程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3.
单个病毒的三维操作对自下而上开展单分子尺度的细胞免疫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操作工具及操作方法的限制,该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操作机器人为基础,开展了针对单个病毒分子的三维操作研究,具体包括:高均匀分散性病毒样品制备方法,基于局部扫描的病毒三维操作结果实时检测策略,以及微观尺度下病毒三维空间的定点放置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不仅能够实现单个病毒分子在三维空间内的可控定点拾取与释放,还可与二维操作方法相结合,构建出全病毒分子的三维纳米结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自下而上的细胞免疫学开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2016年2月14日下午,一名从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的旅客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关时有发热症状,其在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经过病因筛查和诊断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本研究利用乳鼠和细胞培养传代,成功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致病病原——寨卡病毒,命名为SZ_SMGC-1.分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圆球形经典黄病毒特征,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50 nm.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并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SZ_SMGC-1与我国输入性病例中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均为99.9%,与委内瑞拉来源病毒同源性在99.0%~99.4%之间.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进化为亚洲和非洲2个分支.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表明,SZ_SMGC-1毒株与近期我国分离毒株同属于亚洲分支;SZ_SMGC-1与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聚类在一个亚分支;委内瑞拉来源的病毒除我国首个病例处于单独的小分支外,其余病毒全部聚类到另一个小分支.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SZ_SMGC-1寨卡病毒可以在蚊虫来源C6/36细胞和哺乳动物来源Vero,BHK-21细胞中生长,感染Vero和BHK-21细胞后可见明显病变并形成典型噬斑.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细胞系的不同细胞克隆株对寨卡病毒的敏感性不同.寨卡病毒感染敏感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建立,对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寨卡病毒在我国的输入,给我国寨卡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必须提早采取灭蚊等防控措施,加紧对疫苗和相关药物的研发,做好预防寨卡流行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5.
<冬天里的一把火>,二十年前的一首流行歌曲;费翔,二十年前的一位偶像. 二十岁的费翔凭这首歌走红了,二十年后,当大多数的目光聚焦谢霆锋等二十岁的歌手时,『新新人类』的一辈大概很少有人知道费翔这个人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适应RK13细胞的兔出血症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期构建的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全长cDNA分子的基础上, 利用SP6 RNA聚合酶系统, 在体外转录合成了病毒RNA. 用转染试剂将病毒RNA导入RK13细胞, 12 h后可见明显致细胞病变(CPE), 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在RK13细胞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的产生. 将收获的细胞培养物再次接种RK13细胞, 仍然能产生明显病变. 大量收取细胞培养物, 经差速离心法纯化病毒后,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RHD病毒粒子. 结果表明, 利用反向遗传学技术获得了可适应于RK13培养的RHDV, 为将来研究RHDV的分子致病机理和新型疫苗等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呼肠病毒, 在SARS患者中分离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北京造成了严重后果, 冠状病毒已被广泛认定为导致SARS的病原体. 但是临床和实验提示, SARS病因可能不是单一冠状病毒感染. 本文报道了我们从北京市第1例SARS患者和其母亲的咽拭子中分离出呼肠病毒. 在电子显微镜下, 可观察到典型的呼肠病毒. 血清学实验显示, 38例SARS患者中24例对呼肠病毒呈阳性反应. 针对呼肠病毒的基因保守序列(S2基因片段)设计引物, RT-PCR实验扩增出特异性DNA片段. 进一步DNA序列分析表明是一种独特的呼肠病毒(呼肠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 初步动物实验显示, 该呼肠病毒可导致非典型样肺炎发生和小鼠死亡. 尽管如此, 呼肠病毒感染是否与SARS疫情有关,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才能阐明.  相似文献   

18.
冠状病毒和人类SARS病毒的分子亲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雷  戚继  卫海滨  孙奕钢  郝柏林 《科学通报》2003,48(12):1246-1250
组分矢量方法是一种从全基因组出发, 研究物种亲缘关系的新方法. 本文使用这一方法, 通过对外类群的适当选取, 研究包括SARS病毒的冠状病毒进化关系. SARS病毒作为一个单系, 由于彼此之间的序列相似程度非常高, 难以为其选取适当的外类群. 我们利用核苷酸的突变计数来构造距离矩阵, 并将其超度规化, 在此基础上揭示SARS病毒自身的演变关系. 本文采用了更多的序列和新的方法, 反映了更为详细的冠状病毒进化关系, 使得不同方法的比较成为可能, 为冠状病毒进化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同源重组将pHA2质粒插入到牛Ⅰ型疱疹病毒ZJ分离株基因组的UL15和UL18基因之间, 构建了重组病毒rBHV1-HA; 提取重组病毒的环状基因组DNA, 转化大肠杆菌DH10B, 获得了含有BHV1全基因组的感染性细菌人工染色体克隆pBHV1. pBHV1转染MDBK细胞可以拯救出病毒, 该病毒与野生毒株在细胞上的繁殖特性未见差异. 通过两步Red E/T重组, 构建了gN基因跨膜区缺失的pBHV1突变体, 并转染获得了重组病毒rBHV1-?gN. 病毒繁殖动态曲线显示, rBHV1-?gN的滴度比野生毒株低9%~20%. BHV1感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 将为研究新型BHV-1基因缺失疫苗和牛的病毒载体疫苗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RNA病毒在复制时有易出错的倾向, 因此SARS病毒在传染或传代过程中易发生突变而产生不同的毒株, 这种机制也利于病毒逃脱宿主的免疫系统而生存下来. 许多研究也表明, 不同的SARS病毒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这些差异的研究无疑对SARS病毒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 对SARS病毒在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及核酸特性的分析, 是SARS疫苗研制不可或缺的环节.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 对2株用Vero细胞培养经过多次传代的SARS病毒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该病毒在传代过程中具有高遗传稳定性, 其中检定参比株(Sino1株)2和11代全基因组序列比较有4个碱基的变化, 而候选疫苗株(Sino3株)3与10代的基因组全序列仅有1个碱基的差异. SARS病毒在Vero细胞上传代的遗传稳定性表明, 以此制备的灭活病毒疫苗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