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进入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创新能力成为考察高校人才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时代发展需求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重要方面。文章以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视角,分析了在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及重要意义,探讨了职业素质培养与创业教育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以创业文化教育形式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系列措施,以推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与学生创业教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艺术设计专业的创业教育模式,就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当前社会发展与竞争的形势下,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工作的人才,有效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与社会适应能力,无疑应该是设计艺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有效的模式。学生们在实践中学,教师们在实践中进行教育。实行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教学等形式,使学生增加了学习兴趣与创业、就业意识,能够有效激励与刺激学生学习欲望,营造出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增强教师责任感,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成为当前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最适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特殊技能人才,是根据素质结构分析法划分出来的现代社会四种基本人才类型之一。这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迄今为止仍然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难点,甚至是盲点。本文介绍了一套适应行业岗位需求、适合特殊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要求的“确立特殊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技能培养和考核方案——实施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提高职业综合素质”的五位一体的特殊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对学生的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要求学生综合性能力特别强,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解决就业的问题,这也关乎到学校未来发展的状况,同时关系到社会人才的构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改善学生未来就业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该文主要阐述了如何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其IT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IT类专业学生培养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对策等方面探讨高职IT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职业教育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IT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效提高其IT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本文从IT类专业学生培养工程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现状与发展趋势、培养对策等方面探讨高职IT类专业学生工程素质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当大学为了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创业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农村中学是否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如何实施创业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创业教育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杨金风 《科技信息》2013,(24):218-219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本文就园林设计人才培养如何与社会发展接轨的问题,结合现代设计教育的理念,提出以"工作室"模式培养园林设计人才,并阐述其作用、运行管理方法、岗位设置、工作流程、图纸成果等方面内容。通过这个平台创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走向社会、走向市场、走向企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是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历史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他们不仅要掌握创业教育的理论,而且也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首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利用情感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心理。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以来,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教育的主要阵地,创新创业教育应当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培养创新思维人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石。本文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期建立科学、多元的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创业型就业教育是培养创新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当代社会以知识、信息、能力为支撑的知识经济为大学生创业型就业提供了可能。为此,高校也先后推行了创业型就业教育,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业的能力、素质和水平,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进一步推动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以来,行业创新、国民创业已成为时代经济新增长点,全国高职院校以高技能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必将是推动这种新经济增长模式的主力。因此,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引导是一个必要的教育工作,在本文中,笔者结合武陵山片区的实际情况,以湘西职院本身所具有的竹鼠特色养殖技术为立足点,探讨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求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我国的职业院校是专门为国家培养职业型人才的基地,近年来职业教育为满足社会需求,也逐渐将人才培养目标放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上面。而一个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意味着对品质与能力的极致追求,意味着精益求精,这正是当下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素质。该文主要针对工匠精神视域下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研究,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14.
高志栋 《科技信息》2009,(21):I0157-I0158
在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加强创业教育、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应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阐述了在高职院校全面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性、目标、作用和内容,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这种体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评测方法,进而探索一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模式,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旅游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将创业教育与“智慧旅游”的发展向结合,培养旅游行业创新型人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梳理,提出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切入点阐明构建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1)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2)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3)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构建;(4)创新旅游人才培养实践实训体系,构建多学科的大工程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6.
群体动力理论是大学生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理论,它主要陈述的是个人的行为受到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的影响。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高校创业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重。高校要认清创业教育的现状和现实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建基于群体动力理论角度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创业型人才是当今社会最稀缺的人才,高校办学不能仅停留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忽视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本文针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探讨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即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帮助学生培养与创业相关的意识和素质为创业教育切入点;以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参与创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创业教育着力点;以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从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增强创业意识和能力为创业教育结合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创新创业人才的大本营,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具有深远影响。由于大学生“双创”能力涉及面比较广,各地区高校办学理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模式。基于OBE教育理念内涵,针对当前高校“双创”能力培养现状,多维度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路径,旨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王丹  齐立斌 《科技信息》2010,(15):159-160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缓解社会压力是高校理论研究领域新课题。笔者以湖南农业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创业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创业课程设置的原则、结构、内容与形式进行研究,分析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创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为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姜友维 《科技信息》2013,(16):221-221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延伸和实践,实施创业教育现如今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创业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拓展和升华,创业教育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创业型、创新型人才,不仅能顺利就业,更能自身创业,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就业教育的局限性和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对创业教育对高职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