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海"风暴"     
在人们的印象中,深海底是一个美丽幽静的世界。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州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说:海底并不平静,类似陆地上飓风的各种激流,一年四季都在横扫海底世界的一切。海洋科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它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海底风暴”的破坏力极强,它会冲掉安装在海底的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可能危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20世纪80年代,还很少有人相信海底“风暴”的存在。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海底“风暴”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海底受到上层水的重大压力,表层海流影响不到海…  相似文献   

2.
从1969年2月15日到4月15日,4位美国科学家住在一座“海底屋”内生活工作,前后共60天,一直没有浮出水面。每天早上醒来,他们就看见阳光穿过穿梭来往的银灰色针鱼群射下来,闪烁不定。从塑胶圆窗孔望出去,见到黄色的鲷鱼在环绕他们那座海底屋的活珊瑚花园中觅食。这4位“海洋人”吃过早餐后,背上潜水器从防鲨廊出去,进入安全潜游水域,与鲐鱼、琥珀鱼、青蓝的鲟鱼、各种鲜艳彩纹的雀鲷等邻居一同戏水。“海底屋”的结构这4位“海洋人”是在进行一项海底生活实验,叫作“玻陨石1号”。这项实验之所以取名为玻陨石,是因为在地球上发现的一种像玻璃…  相似文献   

3.
图1这幅照片是在水下2000多米处拍摄到的.怎么像个烟囱?是的,科学家们正是这么叫它的.但那里冒出来的不是烟,而是滚烫的水,所以实际上是海底的一股热泉.海底热泉现象最早是在1977年发现的.在这一年,一组美国科学家乘坐著名的"阿尔文"号潜水器,在离厄瓜多尔海岸不远的科隆群岛附近作深海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奇异的海底生物群落,从而揭示了这个奇特的地质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地球还是“幼年”时,黑褐色的地球表面到处是突兀的怪石、陡峭的岩壁和暗绿色的海水。海洋和河谷瞬息万变,顷刻间便会浓雾四起,它们与灼热的地表、变化万千的大气演绎着地球生命的“交响曲”,让最早的生命诞生在原始的海洋里。最早的生命究竟是什么模样?海洋深处没有阳光,生物也能生长吗?不少科学家面对如今的海洋提出了问题。历史的车轮到了1977年,美国的一艘叫“阿尔文”号的深潜器,载着科学家来到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海底裂谷中,第一次发现了充满生命的温泉口。这些热泉高耸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像一个…  相似文献   

5.
张爱云 《科学通报》1986,31(12):925-925
十九世纪俄国科学家A.O.柯瓦利夫斯基研究了被囊动物海鞘的胚胎发育,发现海鞘的蝌蚪幼虫有一条独特的尾。尾的中央有一条起支撑作用的硬的竽状体,不分节。沿着尾的背侧有一条神经管通过,为中枢神经部分。这一发现在科学界引起了骚动,因为它暗示了被囊动物的幼虫必定与脊椎动物有密切的联系。从鱼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脊椎动物在其自身发  相似文献   

6.
日本海底废墟 在日本冲绳以南6m~30m深的海底,竟然存在着像谜一般的远古建筑体,很可能这些建筑源自数千年前。科学家将它称为“失落的文明”,一些持怀疑态度的研究员却猜测这种大型、有序排列的建筑很可能源于自然形成。弗兰克·约瑟夫在一篇名为《亚特兰蒂斯的浮现》文章中写道:“在第二年的夏末,另一位潜水员在冲绳海域震惊地发现海底竞存在着巨大的石质拱形门或通道。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不久前发现,在希腊东南的爱琴海海底蕴藏着大量的淡水。经科学家们研究分析,这些淡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海底有一处“海泉”。“海泉”每昼夜大约能流出100万立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12,(2):11-11
尽管科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知道“死亡冰柱”的存在,但他们直到最近才首次拍摄到它沉降至南极海底、在此过程中毁灭一切与它接触的生物的场景。  相似文献   

9.
2006年,科学家重返“失落之城”,他们使用两相机器人潜入2000多米的海底进行考察。机器人将它们在海底所风到的景象拍摄下来,再通过电缆将图像传回停泊在水面的母船上,置身船上的科学家们可以通过控制室里的荧光屏清晰地看到“失落之城”中的那些白色塔形物。  相似文献   

10.
当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科学家乘坐潜水器下到深海底寻找“黑烟囱”的同时,我国科学家经过长期不懈的野外追踪,首次在陆地上寻找到世界上最完整的古老海底“黑烟囱”。  相似文献   

11.
海豚的文化     
科学家最近发现,澳大利亚鲨鱼湾的野生海豚在海底觅食的时候,竟然会把自己那长长的、敏感的嘴巴套在海绵里(就像人类戴手套一样),以此避免海底的石头或其他东西划伤嘴巴。科学家同时发现,海豚能够把这种技巧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此前,除了人类之外,猩猩是已知能通过社交认知而学会使用工具的帷一的哺乳动物。  相似文献   

12.
碧雪 《科学之友》2005,(4):23-23
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会像孩子那样“学习”走路的机器人,它可以在每走一步的时候不断改进和调整它的步调和平衡。这种步行机器人看起来更像个会走路的插件玩具而不像个人,但是它确确实实有着像到处闲逛的人的那种步态。它用呈弧形的脚和电动机驱动的脚踝来带动着它的腿向前走,它的胳膊也随着脚步同时摆动着以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正当国产影片《疯狂的石头》余热未尽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美国科学家在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疯狂的石头”。据美国《发现》电视频道报道,这种石头在打捞的过程中会突然变得“疯狂”起来,它先是“嘶嘶”怪叫,就在研究人员疑惑的时候,它居然“嘭”的一声爆炸了。45年前,美国海洋学家戴尔·克劳斯曾发现过这种会爆炸的深海石头。遗憾的是,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找到过这样的石头。科学家们曾多次组织潜水探险人员到海底进行搜寻活动,均未获得成功。从10月2日开始,加利福尼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地质学家达纳·乌卡维希又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距…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9,(3):6-6
最近,在墨西哥湾2500米深的海底,一艘遥控潜水器的相机拍到了—个“怪物”:一只外表看上去像外星人的长臂有‘肘’巨鳍鱿鱼。科学家至今对巨鳍鱿鱼所知甚少,已经观察到成年巨鳍鱿鱼的身长不超过7米,而已知的巨型鱿鱼的最大体长为16米。巨型鱿鱼有8条短臂和两条长触角,而巨鳍鱿鱼有10条难辨的副肢,副肢长度看来都一样。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是否就存在我们人类这一种智慧动物呢?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进入20世纪以后,根据一些科学家和探险家的考察,认为地球上还存在着另一种神秘的智慧动物——海底人。 1938年,在爱沙尼亚的朱明达海滩上,人们发现了一个“鸡胸、扁嘴、圆脑袋”的“蛤蟆人”。当它发现有人跟踪时,便迅速地跳进波罗的海,其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推测木卫二的水体可能是一个浩瀚的海洋.这个海洋在木星系统巨大潮汐力的作用下保持着液态.它的深处还可能隐藏着温暖的热喷口.就像地球的海底火山热喷口一样……  相似文献   

17.
各大洋的中央海底山脉是地球构造板块的交接处,那里存在着被称为“黑色冒烟物”的一种有迷惑力的水火山。海水通过爆裂和延伸的岩石向下渗透,一直到达下面炽热的岩浆,在这样的高温和水压强制下,水变成一种超临界的流质和一种最强烈的溶剂,它溶解了岩浆中的硫化物和其它的无机物,并通过黑色冒烟物的出口管道进行对流传热,最终以一种过热的溶渡从海床喷发出来。当它冷却并混台回到寒冷的海洋中时,它所溶解和悬浮的无机物便像黑色的“烟雾”般沉淀。许多技术上的难题现已被大批生产的边海石油实践和研制的莫霉海底超深钻孔的科研项目所解答,首先需要在海底钻通两个相邻的孔,它们必须钻到温度极高的岩石,从而使注入的水能分解它,最后连通二个孔形成一个海底洞穴。在两个孔内极细小的不平衡导致自身扩大的对流流动,在这孔内高温的,充满无机物的水将汹涌澎湃向上直到海底。  相似文献   

18.
《科学24小时》2011,(4):51-51
日前,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荧光液体,将它注射入患者体内可使难以察看的神经组织“发光”。  相似文献   

19.
正2020年4月,科学家在南太平洋海床下方的深层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种古老细菌。因为细菌所在的岩石远离海底热液喷口,所以这些细菌不太可能来自海底热液喷口。科学家猜测这些细菌已经在岩石缝隙中繁衍了超过1亿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细菌的密度  相似文献   

20.
《科学之友》2008,(6):13
美国科学家近来在非洲马达加斯发现了一种史前巨蛙的化石。据推断,这种巨蛙重约4.5kg,长40.6cm,它长着牙并可能身有骨质“甲胃”,因此科学家将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命名为“魔鬼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