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将于1989年12月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送人轨道,较原计划拖后了许多年。HST是美国航空和航天局(NASA)制造的最先进,也是最为昂贵的科学卫星。它的2.4米直径的反射天线可说是当今世界最完善的天文反射天线。在地球大气层模糊效应区之外,HST的探测距离较地面最强大的望远镜远5倍,它提供的影像也将较普通方法提供的清晰10倍。在可望受到赞扬的同时,HST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NASA空间科学研究方面的错误所在,即过于信赖航天飞机,热衷于大计划和管理紊乱,致使科学计划的效率低下,成本上升。当前,正对美国空间计划的长期目标展开讨论。美国是否有必要把载人飞船送上火星?是否有必要建立有人的月球站?是否应建造空间站?如果  相似文献   

2.
2013年12月11日,美军研发的X-37B迷你航天飞机已经在轨运行了一年时间,这款颇具争议的轨道飞行器很长时间没有出现了,美军通过X-37B验证了无人航天飞机在轨道运行的机制,本次任务也是X-37B的第三次试飞,到目前为止外界依然没有关于X-37B的确切信息。从X-37B的外观上看,其大小相当于一辆汽车,和小货车相当,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斯帕尔宇航公司制造的太空机械手已经被45次用在美国航天飞机的太空飞行中,每一次都圆满地完成了指定的任务,从未发生过故障。斯帕尔宇航公司一共为美国宇航局制造了四架太空机械手,这些太空机手在加拿大被称作加拿大手臂。在今年5月中旬作太空飞行的美国航天飞机“奋进”号也使用了加拿大手臂。参加“奋进”号航天飞机的加拿大宇航员是马克·加尔诺,加尔诺这次将是第二次上太空旅行、加尔诺在这次“奋进”号太空飞行中的任务是操纵加拿大手臂,释放航天飞机带上天的美国宇航局的斯巴达实  相似文献   

4.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21日,在太空飞行近13天的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圆满完成最后一次飞行任务后,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这标志着有30年辉煌历史的航天飞机时代终结。虽然曾经发生过两次惨重的事故,但航天飞机在卫星检修、国际空间站建设等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航天飞机是20世纪80年代的“太空巴士”,它的出现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希望号”航天飞机是日本于1987年开始研制的首架航天飞机(图①),其任务是为美俄共建的“自由号”国际空间站运送日本实验舱,或为其他空间平台运送货物。“希望号”航天飞机的外形为后掠式三角翼,两个翼尖上翘。它机长16米,高3米,宽10米,起飞重量约8吨,可将2.4吨货物送上空间站,或将1.2吨货物自空间站取回。该机的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相当先进,具备自动着陆能力,它可以在轨道上连续飞行4天。  相似文献   

7.
陈有荣 《天津科技》2004,31(6):35-36
2003年2月1日北京时间22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结束了为期16天的太空科学试验任务后,返回途中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8.
7月4日,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结束了1981年4月以来的四次试飞.里根总统在祝贺航天飞机安全返航的仪式上强调,美国今后要把它的防御活动扩大到空间,并要求部署一种反卫星武器和改进预警系统,以防止(苏联的)核威胁.塔斯社随即发表文章,指责美国打算加紧制造和部署空间武器并进行空间战争.人们不难从双方的公开言论中看到航天飞机在军事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7,(9):6-7
美国东部时间8月8日18时36分(北京时间8月9日6点36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这是近5年来“奋进”号的首次飞行,也是美国航天飞机第22次飞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美“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 5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顺利升空并于7日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此次,4男3女共7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中停留13天,从事运送大型零件、做实验,以及提供国际空间站补给品等任务.  相似文献   

11.
1990年4月25日清晨8点34分,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将耗资巨大、深受世人瞩目的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成功送入了太空,这标志着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2.
日本已把开发“希望”号航天飞机纳入国家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由科技署负责人主持的空间开发委员会已建立了一个特别小组,就研制“希望”号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一研究与开发机构是由该国政府机构和私人企业中最优秀的空间开发研究工作者组成。预计该计划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和俄罗斯的国际技术合作下,会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不幸的一天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遇难的机组成员听到的最后一首歌是《勇敢的苏格兰》(Scotland the Brave)。飞机预计返航的当天早晨,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专门为带有苏格兰血统的航天任务专家劳雷尔·克拉克播放了这首歌。航天地面指挥中心呼叫航天飞机:“早上好。”克拉克回答说:“早上好,休斯敦。我们这儿已经为返航做好了准备……我真高兴要回家了。听到这首歌让我想起地球上所有不同的地方和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和家人。”上午8时15分,里克·赫斯本德上校启动了脱离轨道的发动机,当时飞机正飞越印度洋上空。半个小时后,飞…  相似文献   

14.
《青年科学》2011,(8):20-20
美国宇航局“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7月8日发射升空,最后一次执行航天飞机任务。此行中,“亚特兰蒂斯”号将搭栽两位怪异乘客——iPhone和变异沙门氏菌。实际上,航天飞机史上的一些乘客要比这两位怪异得多  相似文献   

15.
陈丹 《科技潮》2000,(7):156-159
10年前的4月25日,即1990年4月25日,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由发现号航天飞机送入地球轨道,以探索宇宙的奥秘——这项计划已经取得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10年来,哈勃空间望远镜为我们传回了大约2.9万张高质量的精美图片,而这些图片所展现的是我们似曾相识但更多是陌生的宇宙图景。正如哥伦布当年曾想寻找通往东方的道路,却意外地发现新大陆一样,今天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也意外地发现了许多人类未曾想象过的天文现象,在天文发展史上展开了新的一页,给人类认识宇宙带来新的飞跃。“哈勃”计划始末哈勃空间望远镜是美国航天局(NASA)与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1月28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正在太空中飞行,突然迎面“飞”来一物——一具苏联火箭残骸。航天飞机及时采取躲闪措施,才避免了机毁人亡的惨剧。对于这种“太空撞车”的危险,科学家早就提出过警告。据调查,在近地球轨道上,目前已经“登记在册”的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约有2万块。它们大多是废弃的火箭  相似文献   

17.
目前,任务流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就国内研究以及应用情况来看,任务流的编辑工具并不多,而且普遍都要依靠编程来实现。和任务流的编辑工具比较起来,工作流的编辑工具更为盛行,但是在实际的科学研究或是企业开发过程中,工作流的编辑工具使用起来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因为它的开发不仅仅是过程的定义,而且还需要完成许多其他任务,这样就需要依靠编程或是写一些专业的配置文件来实现软件的开发,这样一来不仅为专业的开发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更是没有一定技术支持的普通用户所难以实现的。这里,通过对XML、组件技术及任务流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XML的任务流编辑工具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该任务流编辑工具大大的降低了软件的开发难度。  相似文献   

18.
张维 《世界知识》2010,(12):69-69
<正>2010年5月26日,"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1985年投入使用)顺利完成太空任务,顺利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结束了25年"职业生涯"的"绝唱之旅"。这是它服役以来的第32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距离其设计寿命的终点还有68次。其他两架航天飞机——"奋进"号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正数十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用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带领人们朝更深更远的太空进发自1958年成立至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直以勇于创新而闻名世界,被广泛认为是全球太空机构的领头羊。数十年来,NASA一直用新技术、新项目、新设备,带领人们朝更深更远的太空进发,以下10款令人叹为观止的创新设备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林晓光 《世界知识》2008,(12):38-39
《宇宙基本法》草案,将允许日本进行太空开发和使用以“防卫”为目的的军事技术,从而打破了日本近40年来关于太空非军事化的法律禁忌,为日本将来组建承担太空作战任务的“天军”扫除了法律制约,也将使日本的“和平宪法”进一步被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