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教育中,审美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审美,就是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赏析、评价和判断。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语文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审美教育不但能培养、塑造人的情感和心灵,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个性,还能使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增强意志,在此基础上生成美德。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觉得必须充分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并有责任去利用教学的方便,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2.
赵学勉 《科技信息》2007,(27):30-30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语文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而《新课程标准》也再次强化了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诗歌作为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又是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最高级层面,重视诗歌鉴赏中的美育,对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学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性质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的语文应用能力与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的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目,是重要的基础工具学科,所涵盖的技能是职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人文性不仅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更是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审美品味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国家对职校课程的改革,语文学科在职校课程中逐渐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语文学科在职校课堂的教学现状还存在很多的弊端。该文就语文在职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展开讨论,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在职校课程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进行探讨。学生是语文学习中的审美主体 ,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他们渗透美学知识和培养审美能力 ;教师是另一个审美主体 ,因为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审美 ,并经过再创造 ,然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 ,审美客体除了教材、教学形式、教师之外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的论断 ,由于学生“理智地”、“能动地、现实地复现”了教师的本质力量 ,所以反过来也是教师的审美对象。上述几个方面的审美主、客体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其地位是相对的 ,师生互为审美主、客体 ,并通过教材和教学形式的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观照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特点和理念的界定要求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语文美育教育实则是审美期待——审美展开——审美弥漫的审美过程。依据审美心理学原理并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诱导学生入情入境,启发学生知情悟理以及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等问题,联系教学实际和具体作品进行阐述。肯定并强调审美心理过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姜明 《科技信息》2013,(5):312-312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语文学科是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除了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外,它还有人文性,对促进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审美功能,进行审美教育。本文从语文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来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基础性学科,在整个中学教育教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阅读教学作为一种语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语文教育的阅读教学现状,作者认为,阅读教学应着力于人本位,即从作品创作者的思想倾向,追本溯源;从教师解读言,披文入情,体现自我;从教学主体性看,强调学生自主阅读,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语文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既有与其他学科一致的共性,又有其学科特点。所以我们在进行传播语文知识、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读、听、写能力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这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心性,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是和谐的、自然的,而不是强加的,要潜移默化.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善于阅读,引导他们进入作品的意境,感知作品蕴含的更为动人、更为细腻的美,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高师视唱练耳是一门多元化学科,不仅是基础课,也是美育课。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和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却忽视了其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等基本功的教学。在新形势下加强审美教育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关键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树立审美意识,把视唱练耳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张涛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159-159
作为一门学科的语文,具有类似于其它基础性学科所具有的科学性:追求教学内容的标准化,教学程序的规范化,学科理论的体系化。但语文还应该更具有艺术性的特征,它应该更多的张显出人文特点,充溢着情感与美感。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语文教学艺术具有以下特征: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创造性。本文将依次从理论的宏观视角对这些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无处不在,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语文学科是一门渗透美育的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理性分析,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主要有如下方法:1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把握教学节奏;2通过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美育;3发掘语文这门学科的审美因素,揭示其审美价值。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浅见。一、利用教材的语言美进行美育教育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语义学科重要的教育内容。《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美育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基础地位,而良好的审美教育能引导学生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增强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及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渴望和追求。审美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判的一种心理活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借助语言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分辩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从而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感情,启发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师是美的使者,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感知美、鉴赏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美、表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最终使学生获得积极向上和健康高尚的情操,成为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6.
黄少芸 《科技信息》2009,(17):237-237
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开启审美的闸门,引导学生认识美;应该充分渲染情景,唤起学生美的感观,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按美的标准和规律塑造自己的心灵,写出美的文章,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师视唱练耳是一门多元化学科,不仅是基础课,也是美育课。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实践和认识有着悠久历史,然而,大部分高师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却忽视了其审美教育的核心地位,片面强调技能、技巧等基本功的教学。在新形势下加强审美教育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关键要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树立审美意识,把视唱练耳教学和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8.
苏晓辉 《科技信息》2010,(13):176-177
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必备的文学修养能力,表达能力是我们的时代对人才提出的需求,也是语文教学培养的目标。因此,本文顺应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审美与表达能力的提高的层次上来探讨语文教学的技巧与任务。  相似文献   

19.
余丹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1):125-127
语文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人文情感的生命,其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需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阅读课、写作课的练习等来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客观试题 ,既有其长处 ,也有其弱点。语文测试 ,纯运用或主要运用客观题 ,是行不通的。它对语文教学、语文教改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因为 ,语文学科是一门言语技能学科 ,测试应重在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而客观题正弱于此。语文测试 ,应以主观题为主 ,客观题为辅 ,向着标准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