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导了三十烷醇浸种对春小麦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实验证明,用适宜浓度的三十烷醇溶液浸种能促进春小麦幼苗叶片与根的生长,提高单株的鲜重和干重,增加呼吸强度,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加速淀粉的转化和可溶性糖的运输。另外,还能提高硝酸还原酶的活力,对氮素代谢可能亦存在增益效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三十烷醇对凤尾菇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用三十烷醇处理凤尾菇,可以促进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生,其最适浓度为0.5~1ppm,三十烷醇的增产效应与其促进菌丝的胞外纤维素酶活性有直接关系,而该酶活性增加又与呼吸速率增加、乙烯释放加速分不开.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三十烷醇浸种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实验证明,用三十烷醇浸种能增加叶面积,提高单株鲜、干重,增加呼吸强度,提高淀粉酶活性,加速淀粉转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郑州检验所化学研究室以天然蜂蜡为原料,采用萃取、化学处理、控温分步结晶新工艺,成功地研制出高纯度(99~99.8%)三十烷醇晶体。同时还筛选出性能优良的表面活性剂,配制成优良剂型。三十烷醇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好。国内外的试验表明,纯度为99.4%的三十烷醇对玉米的促生长作用为纯度97.3%的三十烷醇的四倍,98%的三十烷醇对水稻幼苗的促生长生理活性为85%的三十烷醇的10倍。对植物外施三十烷醇可直接或间接地调节一些生理和生化过程,如促进种子发芽,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促进根、茎、叶的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增加开花数;促进植物组织吸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稻苗法和杉木种子发芽效应,对三十烷醇丙酮剂型和吐温剂型,进行生理活性比较。结果证明,剂型可以明显影响三十烷醇的生理活性,丙酮剂型对试验材料的生理活性大于吐温剂型,其差异显著。吐温剂型添加GA_3处理稻苗,使稻苗素质变差。溶剂丙酮和乳化剂吐温-80稍有活性作用,但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三十烷醇是一种生理活性很强的天然植物激素。据科研部门和生产单位报导,喷施三十烷醇对水稻、棉花、黄瓜和茶叶等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及生长的影响报导较少。另外,近年来有试验指出,作物生长后期喷施低浓度磷酸二氢钾溶液有改善结实性状的效果。为此,我们在小麦生长后期进行了混喷三十烷醇和磷酸二氢钾稀溶液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三十烷醇是一种新兴的植物生长激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据1983年在富阳大青农垦场果木、茶叶地套种的花生中使用三十烷醇试验表明,三十烷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三十烷醇、赤霉素及三十烷醇与赤霉素的混配试验,对白金针菇沪菌3号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十烷醇与赤霉素混配对沪菌3号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十烷醇在无菌苗及愈伤组织细胞培养中的试验,得出三十烷醇对植物的生根及愈伤组织细胞的繁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十烷醇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矫彩山 《应用科技》2000,27(2):26-27
三十烷醇已被证实具有极强的生理活性,可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通过实验确定出从蜂蜡中提取三十烷醇的最佳熔剂及最佳条件等。量  相似文献   

11.
三十烧醇能提高小麦从旗叶叶绿素含量、幼穗的干重及灌速度。亚硫酸氢钠也有同样的效应。两者对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三十烧醇和亚硫酸氢钠混喷能提高小麦千粒重,尤以0.1%KH_2PO_4+200ppmNaHSO_2+0.5ppmTRIA的混喷方式为佳。  相似文献   

12.
补充供水对半干旱区旱地春小麦水分亏缺的补偿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大田试验设11个水分处理,包括不灌溉(对照)和灌1、2次水、灌时期分别为春小麦三叶期、拨节期、抽穗斯和开花期。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期灌溉的4个处理消除了苗期水分亏缺,通过提高小穗和数穗粒数而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冬小麦品种PH82-2-2辐射诱变处理,在无零下温度条件下,获得了春性突变后代,选育出农大94118品系,试验结果还指出,冬小麦辐射诱变后获得的春性突变体,性状变异幅度大,突变谱宽,供选择的余地大,是春小麦育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了卅烷醇对小麦根系生长的生理效应.实验证明,适宜剂量的卅烷醇对小麦幼苗根系的长度、干重、体积以及植株的发根力、离体根尖的伸长速度均有促进作用。另外对根系的活力如呼吸强度、根尖脱氢酶活性也有促进作用。处理浓度以0.1ppm 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34份小麦样品共19个品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为:诺木洪农场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0.86%,德令哈地区则含量最低,平均为9.45%;不同品种中青春891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2.74%,瀚海304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8.98%,针对柴达木盆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现状,提出了该地区今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肥耦合作用对土壤养分变化及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肥耦合最优饱和试验研究表明,在辽西半干旱区,低水量条件易引起N肥以氨态N挥发损失,当灌水量超过460mm时,高量施N可能会导致硝态N深层淋溶,高量施用P肥,土壤表层中OlsenP增加不明显,且灌水量变化对OlsenP在土壤各深度层次中含量影响不明显,N肥是影响春小麦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和株高的主要因子,水分对春小麦株高的影响在生育前期不明显,至灌浆期时跃居主导地位,N、P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春小麦旗叶面积和株高。  相似文献   

17.
宁夏平罗春小麦氮、磷、钾肥肥效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414”实验方案研究宁夏平罗县春小麦施用氮、磷、钾肥料的效果和最佳用量.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春小麦籽粒产量;氮、磷、钾肥对春小麦的增产率,氮肥显著高于磷、钾肥,而磷肥又高于钾肥.根据肥料效应方程,确定春小麦最高产量(5231.5kg/hm。)时的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是258kg/hm^2(N),173kg/hm^2(P2O3),22kg/hm^2(K2O);经济最佳产量(5220.7kg/hm。)时的施肥量是257·9kg/hm^2(N),173.0kg/hm^2(P205),21.6kg/hm^2(K20),氮、磷、钾肥的施肥质量比为1:0.67:0.08.对于指导该地区农业的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主要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干旱期控制灌溉和施化肥对春小麦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本试验设计包括干旱期灌溉供水30,60,90 mm和不灌溉等四种水处理,施肥处理包括施化肥(磷酸氢二铵248kg/hm~2)和不施肥两种处理,二者相互交叉配置共组成八种水肥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处理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与无灌溉处理相比,干旱期灌溉能产生更大更深的根系和更大的叶而积指数(LAI).与相应无灌溉处理相比,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可导致0~120 cm土层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30.6%,49.5%,74.4%,LAI最大值(开花期)分别增加了12.3%,28.1%,45.1%;施肥条件下平均根生物量最大值分别增加了31.7%,52.3%,75.1%,LAI最大值分别增加了13.6%,28.0%,47.1%.这表明干旱期灌溉与施肥具有克服干旱胁迫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显著效果.干旱期灌溉与播前灌溉等相比,具有增加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显著效果.其中不施肥下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处理下籽粒产量分别达到1 849.5,2363.4,2871.2 kg/hm~2,比相应的无灌溉的产量(1326.8 kg/hm~2)分别增加了39.4%,78.1%,116.4%,WUE提高了26.6%,48.2%,66.1%;施化肥且干旱期灌溉30,60,90 mm,其籽粒产量分别为2 104.9,2 715.7,3 318.6 kg/hm~2,比相应只施化肥不灌溉的籽粒产量(1465.2 kg/hm~2)分别增加了43.7%,85.3%,116.5%,WUE分别提高了30.6%,54.4%,74.2%.各处理下的最高籽粒产量(3318.6 kg/hm~2)、最大水分利用效率(8.516kg/hm~2·mm))在干旱期灌溉90 mm且施化肥的组合处理下一致达到,表明这是半干旱区的一种高产高效的农田管理措施.以上研究结果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了8个影响春小麦生长的因子,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技术手段,分别建立了区域地形气候、土壤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多标准评价方法,得到中国春小麦潜在适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和适宜等级.结果表明:春小麦在中国的潜在适宜种植区主要自东北到西南呈带状分布,少许分布在新疆等地区,其中吉林省中部和西南部、黑龙江省的南部、内蒙古东部的一些地区为最适宜种植春小麦的地区;积温(≥0℃)、日照时数、降水量为影响春小麦生长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0.
利用模酸洋红压片镜检了冬性、半冬性、春性小麦品种的主穗及分蘖穗上不同位置花粉的发育时期结果表明:主茎穗早于其他分蘖穗,芒露0.5cm的相应幼穗、主穗及一级分蘖穗多处于单核中晚期,为最佳接种时期;在同一主穗中,穗轴上同位置花药发育时期为中部旱于下部早于上部,调查统计单核中晚期花粉所占比例为:冬性品种81.0%、半冬性品种78.5%、春性品种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