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伟大伴随着人类文明而闪烁着灿烂的光耀。人类创造了文明的丰富内涵而改变着自己的生存方式,从而推动了人类的演进。人类自身和人类所创造的文明形成了互动关系,所以一部人类的创造史,就是一部人类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2.
光明是人类存在必要条件之一,如何正确处理好人类与光的关系是人类生存的关键。因为光可以使人类幸福的长存,也可以让人类走向灭绝。本文从光线方面分析了光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楼秀余 《科技资讯》2012,(14):214+216-214,216
管理人类身体生理机能的是我们人类的基因组,自从旧石器时代至今,人类的基因组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今天我们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只相差万分之二,而在短短的2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的如此之快,与人类的进化史相比这种变化实在太快了,现代人类的基因组显然是不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因而导致了许许多多新的现代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人类的基因组角度分析,旧石器时代食谱是最适合现代人类。  相似文献   

4.
本论文从分析人类绘画对画面立体与空间视觉效果的追求入手,论述指出了从古至今的人类绘画并没有追求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三维立体与空间视觉效果,并从人类视觉立体成像的原因、人类文化与人类眼睛的关系、人类文化局囿人类视觉潜能对人类绘画造成的影响等方面,探讨了人类绘画与科学的关系,从而预测了人类绘画只有与科学联姻,相互提携,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实现画面视觉效果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5.
人类起源是当代的一大科学难题,本文阐述了人类起源和现代人类起源的论争,描述了人类起源、进化的时空变化,提出了人类起源地的新认识,本文认为,人类起源地既不能说是某一个地区,也不能说是某几个地区,人类起源地是一个热带和副热带的纬向辐合带,这一观点,可称之为人类起源地带说。  相似文献   

6.
归纳了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类型——强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同时评述了麦基、古思瑞的强人类中心主义论点和诺顿、达琳、古德的弱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7.
孙洋萍 《科技资讯》2013,(29):132-132
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又改变和影响着自然环境。人类只有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尊重自然环境,善待自然环境,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办事,才能使人类更好的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谐相处,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就如何研究好,处理好环境与人类发展的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潘菊花 《科技信息》2010,(12):204-204
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健康的保障。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过度开发导致自然环境污染从而形成环境质量下降,使人类健康受到很大的危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9.
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探求人类生存条件.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延长人类寿命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中日合作、交流.从不同学科领域开拓生命能研究视野.提高研究水平.为人类健康生存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及人类自身健康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受关注的议题。由于人类某些盲目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的全球性生态失衡不仅使环境质量大大下降,而且也已威胁着人类的自身健康、生存和繁衍。  相似文献   

11.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人类沿人类中心主义的路一直要走下去。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形成发展的作用和贡献。从人类发展进程、工具产生条件和相关历史证据看,史前人类木器时代是客观存在的,在进入石器时代以前,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木器时代。木与人类相伴的历史最为久远,人们与木相关的实践活动最为普遍和广泛,木对人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形成发展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借鉴人类过去的历史,“木”之道可望成为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粮食、能源和环境三大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耿运琪 《天津科技》2003,30(3):15-15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疾病,如天花、流行性腮腺炎、麻风病、流行性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结核病等都曾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但都被人类控制或消灭,SARS同样也可被人类所征服。病毒是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长期存在下去,高枕无忧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不过,每一次重大危机的出现也常常成为人类进步的契机。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寿命随着社会、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现简述影响人类寿命的多种因素和人类衰老的学说,以及人类寿命工程给生命科学带来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类走上文化选择的分叉口,生态文化是人类走向未来的选择。《邻居罗西基》揭示一种理想的生态观和人类生存状态,再现健康的土地与人的关系,为人类行为提供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一直都是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力量。大概没有一个人能够把人类的所有创新都能讲清楚,因为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文明史着实很短。威尔·杜兰特在《东方的遗产》一书中说,"绝大部分历史是猜测,其余的部分则是偏见。"但这并不影响人类的伟大。布莱士·帕斯卡在《沉思录》中这样写到:"当宇宙压碎人类的时候,人类仍然要比杀死他的宇宙高贵。因为人类知道自己的生命即  相似文献   

17.
据考证,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已有300多万年历史,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寿命比作一天,那么人类就好象“在一天24小时的最后一分钟才出现在地球上”。人类历史在宇宙中是短短的一瞬,但这一瞬却记录了人类发展所经历的千辛万苦。为了寻求生存和繁衍的条件,人类一开始就四处迁徙流动,因此也有人说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流动史。如果概略地回顾一下,那么可以发现,人类至今已有五次规模较大的迁徙流动。人类学家经过考古研究确认,亚洲南部和非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是人类诞生的摇篮。随后为了生存,人类便逐水源和森林迁徙流动。大致在4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扩散到亚洲、非洲、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是一个不断拓展自由生存空间的过程。自由成为全人类的最终奋斗目标。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尽管国际风云变幻莫测,人类共同的和平发展与少数集团的强权和独裁并存,但人类不会因某个集团的任性而改变人类走向自由的最终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08,(23):9-9
11月16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京发布《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08》。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在人类发展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人类发展指数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接近“高人类发展国家”的标;隹。这份主题为“惠及十三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报告说,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类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进步,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改革开放前(1975年)略高于“低人类发展”水平的0.53。  相似文献   

20.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人类为了发展就必须在自然界活动,消耗资源,又向自然界排出废物、废气和废水。如果人类活动超过地球的生命承载力,就必然会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甚至丧失。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决不能以过度消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