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重点讨论了凤城县吕家堡子铅锌矿区变形方解石大理岩的超微构造特征。总结出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超微构造特征。该矿区主要经?过三期变形作用。第一期低温(<300°C±)高应变,产生走向褶皱。局部高温(400—600°C)低应变,产生翼部小褶皱(小走向褶皱);第二期高温(600℃±)低应变,产生倾向褶皱;第三期低温高应变,产生脆性与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2.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作用强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是重庆至怀化铁路干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在圆梁山向斜核部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3w)和向斜东翼中二叠统茅口组(P2m)碳酸盐岩中,揭露的3个特大型充填溶洞,有异于过去对于深部水循环缓流带只有溶孔和溶蚀裂隙的认识.运用USGS开放式PHREEQC软件,依据各钻孔中地下水水化学、水动力资料对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进行了岩溶作用强度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从地层上来看,P3w的岩溶作用强于P2m,T1d(大冶组)的岩溶作用相对较弱;从岩溶发育的位置来看,向斜核部岩溶发育强度明显强于向斜翼部.毛坝向斜地下水系统中岩溶地下水的径流主要受控于断裂的影响,而不是由向斜的一翼径流至核部向另一翼排泄.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不同Ⅰ+Ⅱ复合型下裂纹尖端弹塑性约束场(应力三轴性水平)和变形场,并与复合载荷下由HRR解所确定的裂端约束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面应变条件下裂端复合型变形是不对称的相反塑性变形,变形符合钝化-锐化模型.复合加载条件下,随Ⅱ型分量的增加,裂端出现负应力三轴性水平的区域,最大应力三轴性水平值降低,纯Ⅱ型的约为纯Ⅰ型的一半,实际裂端的应力三轴性水平无论是分布形式还是水平值的高低都不满足由HRR解所确定的应力三轴性水平  相似文献   

4.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地表调研、深孔勘探与抽水试验以及氢氧同位素测试 ,揭示向斜核部存在深部岩溶承压水系统 ,局部地带以绕轴与断层带局部承压径流的形式沟通向斜东西翼的水力联系 ,深部承压岩溶水系统在整个向斜水循环中所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隧道施工时 ,应做好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平—涧河地区煤层的分布、显微组分、煤级、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及试井物性分析,明确了该区的煤层气赋存、生气的地质条件以及煤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开平—涧河地区的不同深度、不同区带的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划分并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估算总资源量为1 656.32×108m3,煤层气最有利分布深度带在750~1500 m范围内,其资源量为312.82×108m3;两个Ⅰ类勘探最有利区为开平向斜的东南翼,其次为西北翼;Ⅱ类有利区为埋深在500~750 m的开平向斜两翼,以及埋深小于1 500 m的西河凸起;Ⅲ类远景区为开平向斜轴部和涧河地区。  相似文献   

6.
赵永 《安徽科技》2013,(10):52-54
正前岭煤矿位于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镇境内,井田面积约为8.2km,于1983年投产,历经30年的开采,煤炭资源日渐枯竭。由于张井孜向斜穿过矿井,向斜走向近乎东西,煤层倾角为25°,最大倾角为50°。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工作面自上而下布置,故上一工作面采空区积水会影响到下一工作面的安全掘进和回采。一、采空区积水特点受煤层走向、工作面布置方式及地质构造影响,采空区积水主要有以下特点:向斜穿过采空区时,两端高中间低,积水容易汇聚在向斜轴部;采空区位于向斜轴一翼  相似文献   

7.
巴彦浩特盆地的构造演化经历了由早期的挤压变形向晚期的伸展变形的构造转换,因此,盆地内发育有多种构造类型,从断裂的性质看,既有正断层,又有逆断层和走滑断层;从构造的组合型式上看,既有挤压型构造组合,又有伸展型构造组合,其中挤压型构造组合包括叠瓦状逆冲断层组合、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伸展型构造组合包括铲形正断层与反向断层、滚动背斜组合及地垒和地堑组合两种型式。滚板构造、冲起构造和铲形逆断层与牵引背斜、牵引向斜组合对油气的聚集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外界环境变化对西宁地区黄土状盐渍土抗剪强度和变形特性的影响,本文以西宁地区的黄土状盐渍土为试样,利用GDS伺服电机控制双向动态三轴试验系统(DYNTTS)对4种不同含水率的试样进行不同温度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一定时,在温度为-15℃条件下土样内部发生冻结现象,黄土状盐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特性;当温度≥-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应力—应变曲线由应变弱软化型逐渐过渡为应变硬化型。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在低温条件下(即-15℃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黄土状盐渍土的抗剪强度逐渐增大;当温度≥-5℃时,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其抗剪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温度和含水率的改变主要影响了黄土状盐渍土的黏聚强度,对摩擦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魏好军 《科技信息》2013,(7):433-433
<正>我矿施工的延深轨道下山与-600水平交叉口,由于埋藏深(位于-600m水平,垂深770m)、岩层破碎(在向斜轴部)、施工断面大(最大净断面宽×高为8×5.2m)、巷道压力大,给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了锚网喷+锚索+U36型钢双腿棚+壁后注浆  相似文献   

10.
北京西山北岭向斜发育同构造纤维状压力影。通过对压力影构造的分布、构造组成以及纤维束发育特征的研究,同时根据同构造压力影纤维晶体的油浸测量、计算机岩组分析、电子显微镜形态分析和递进应变分析,认为北岭向斜的压力影可分为印支期和燕山期,且均属平面应变、反向生长型。结合其他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得出北岭向斜的主体构造是形成于印支期近南北向水平挤压下的纵弯褶皱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对高锰TWIP钢进行不同温度(850~1100℃)和应变速率(0.01,0.1,1,5,10s-1)的绝热压缩试验,研究试验钢高温热变形行为. 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并采用三种标准统计参数对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的精确度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流动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敏感程度很高,且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流动应力呈下降趋势;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过程有着很复杂的影响;流动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表明建立的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能够精确预测流动应力.  相似文献   

12.
王陆太 《科技资讯》2008,(32):110-111
凤凰山药园山铜矿是凤凰山矿田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位于凤凰山岩体的西部,新屋里向斜的中段靠近轴部之北西翼。本文分析了该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分析和成矿动力学机制,最后总结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
利用TRW-3000型岩石真三轴试验系统开展粉砂岩真三轴侧向卸荷试验,研究不同中间主应力系数b条件下粉砂岩卸荷破坏、变形特征,并基于Mogi-Coulomb强度准则,探讨岩体强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真三轴侧向卸荷应力条件下,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大,粉砂岩试样卸荷破坏模式由剪切-张拉复合破坏转变为板裂破坏,剪切破断角随b增大呈线性增大;应力-应变曲线有较明显的阶段性,随着中间主应力增大,破坏时最大主应变ε1、最小主应变ε3增大,体积应变εV减小,扩容趋势更加明显;在卸荷过程中,变形模量随卸荷量增加呈负指数关系降低;采用Mogi-Coulomb准则对真三轴侧向卸荷试验强度进行拟合分析,回归方程满足显著性水平α=0.01的F检验要求,Mogi-Coulomb强度准则能够较好地用于描述不同中间主应力条件下的粉砂岩侧向卸荷强度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高锰TWIP钢进行不同温度(850~1 100℃)和应变速率(0.01,0.1,1,5,10 s~(-1))的绝热压缩试验,研究试验钢高温热变形行为.分析了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并采用三种标准统计参数对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的精确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流动应力对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的敏感程度很高,且随着变形温度的提高或应变速率的降低,流动应力呈下降趋势;应变速率对动态再结晶过程有着很复杂的影响;流动应力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表明建立的应变补偿型本构方程能够精确预测流动应力.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非线弹性正交异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混凝土多轴应力下强度、变形和破坏形态的大量试验研究,建立了非线弹性正交异性本构模型。根据试验规律,建议了拉应力指标α以划分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并分别给定适宜的等效单轴应力—应变关系;定义了合理的应力水平指标β;给定拉、压应力状态泊松比值的不同变化规律和公式。本构模型与试验曲线比较,无论是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和绝对值,以及不同应力比下的峰值应变变化规律都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锁龙金矿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褶皱带中带西段,武都“山”字型构造西翼,洮河复向斜北翼,岷(县)—礼(县)金成矿带。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地层中,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的分析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地层为成矿提供了主要物源,岩浆活动提供了部分流体及热动力,属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巷道开挖后围岩不同深度切向应力不同程度的增加对围岩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改进的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试验系统,对黔西南金矿砂岩试件在0,10,20,30,40 MPa的轴压下进行动静组合加载试验,旨在分析砂岩在不同轴压下的力学行为、变形特征与能量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动静组合加载试样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压密阶段、弹性阶段、塑性破坏和峰后阶段;轴压使得峰值应变逐渐增加,极限应变逐渐降低;动态弹性模量、动态抗压强度、应变率及各能量的演化规律均呈现以10 MPa为转折点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基坑开挖过程中场地土处于卸荷应力状态,轴向加荷三轴试验的结果难以合理描述基坑土体的实际应力状态和变形特性。考虑土体侧向卸荷对基坑变形的影响,利用土的侧向卸荷应力应变关系,改进了基于塑性变形机制的可发挥强度设计(MSD)法,探讨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基坑变形。针对实际基坑工程案例,结合侧向卸荷应力路径三轴试验结果,用改进MSD法对基坑支护墙体水平位移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测误差降低至30%以内,与实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改善了墙体最大水平位移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下扬子地区油气宏观保存条件地区差异性明显.为了更好地评价有利单元,通过多条南北向构造地震、野外露头剖面解释,对海相中生界、古生界构造进行区划,对各构造单元的变形特征和强弱进行解析.结合钻井资料,综合分析认为下扬子地区经历了3期强烈构造叠加改造影响:印支期-早燕山期(Ts-J1-2)江南雪峰由南往北的基底拆离推覆和大别山由北往南上冲推覆构造;燕山期(J3-K1)的走滑构造;晚燕山—喜马拉雅期(K2-E-N)的伸展构造.下扬子海相油气有利保存单元存在于2类地区:一是在印支—早燕山期改造变形程度较弱、保存完好的志留系盖层分布区(滑脱层),它们是原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二是在晚燕山—喜马拉雅期重建的白垩系盖层分布区,它们是次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对不同构造单元综合分析,认为泰州东台对冲向斜带和海域的崂山—五莲对冲带是原生型油气的有利保存单元,射阳推覆带是次生型油气保存的有利单元.  相似文献   

20.
一、区域地质概述蒙库铁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富蕴褶皱带之中段,卡拉额尔齐斯背斜克兰复向斜接合部位北东侧之蒙库复背斜中。本区在晚古生代早期表现为地槽,晚古生代末期,地槽开始回返,生成一系列 NW—SE向褶皱和断裂,伴随强烈的岩浆活动,致使地层普遍遭受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次为接触热变质、热区域变质、动力变质及混合岩化等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形成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产物,构成现今的 NW—SE 向线性复杂构造变质岩带。组成蒙库复背斜的地层,为一套下泥盆统的中深变质程度的变质岩系。与区域地层对比轴部相当于康布铁堡组的下亚组 D_1K~a,翼部依次为康布铁堡组的上亚组 D_1K~b 和阿尔太镇组的下亚组 D_2α~a 及上亚组 D_2α~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