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教育问题一直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F大学的207名贫困生社团会员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参与社团,在加强和改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促进校风建设、促进教育机会均等、构建和谐校园、提高贫困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冰兵 《科技信息》2008,(33):193-193
本论文旨在对石鼓文在中国书法教育事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进行研究,论证“学习石鼓文在当代书法教育中的必要性”,本文试图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一、石鼓文的研究价值;二、石鼓文是“书家第一法则”。  相似文献   

3.
4.
宋丽娟 《科技资讯》2010,(16):192-192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不同的课程,多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两者又存在必然的联系。将音乐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音乐教育具有的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高等教育书法的发展历程,在分析新时代所面临的发展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对未来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郭文志  郭世娴 《科技信息》2009,(21):129-129,142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书法教育对于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校的书法教育以课程为基点,以社团活动为中心,以竞赛为推动,推广、普及书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付玲玲 《科技信息》2007,(32):212-212
语文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一直与中国文化共依共存。但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着对语文学科工具性过分强调,却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倾向,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新课标》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将在造就现代社会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蒙学中的书法教育是唐代初级书法教育形式之一,它与识字教学密切相关。《急就篇》和《千字文》,以其具有识字和习字双重优势成为唐代蒙学中的主要教材。蒙学中的初级书法教学,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这既反映在当时的专论文章中,也对后世书法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创新教育应该处理好与书法创新有关的各个问题,即:法则与自由、专攻与博取、勤恒与功力、字内与字外等。通过书法创新教育解决这些问题,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书法的笔法与中华文化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国书法笔法产生、发展、演变的母体,中国书法笔法的各个层面,诸如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心态文化层面等无不留下了中华文化的烙印,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和深深的根性支撑。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院中国画的教育基本上是照搬西方教育模式:以素描作为美术训练的基础课,而忽视书法作为中国画教育的特殊,从而排除了书法在中国画教学课程设置中的专业地位,使当代中国画相比于传统中国画缺少了许多文化内涵和形式意味.因此以书法代替素描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书法教学的德育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书法是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一,旁及文学、绘画、哲学、美学、音乐和舞蹈等。寓传统文化教育、德育于书法教学之中,对陶冶大学生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学论著,它包含了丰富的书法教育思想,文章从它的情性观和学书观两方面来探讨其中的教育思想,希冀能够为促进我们新时期的书法教育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启功书法艺术继承传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存在技法单调、境界狭隘等不足。当今“启功体”泛滥现象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多方面的问题,如启功书法的简单易学,大众书法审美鉴赏能力的退化,现代文明的审美感官化以及当今学术批评态度等。表明了中国书法传统审美能力的退化,现代社会对传统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从当前中小学写字教育看高师书法教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写字教育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党和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存在师资、教材奇缺等诸多重要问题未能解决。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工作母机,面对中小学写字教学的现状,目前高师书法教育与中小学写字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今后高师书法教育的发展趋向中应得到调整。  相似文献   

16.
书法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形质技巧,积淀了数千年中国传统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深厚的民族化精神。从民族化的角度审视书法艺术的传统特质,理解其与华夏化的密切联系,可以提高广大书法爱好的化素质和美学修养,促进书法创作和书法审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瓦当是我国古代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建筑材料,汉代文字瓦当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瓦当文字书法极具特色,富有创造性,在用笔上随心所意,线条挺劲浑厚,字体有从简的趋势,简化了结构,在布局上巧妙安排,匠心独具,这些特点对后世的书法创作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其华人教育有着较早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经曲折和坎坷。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以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都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的内涵,书法艺术的丰富表现力,与陶瓷艺术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客家陶瓷书法创意产品。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既要把握原则、明确思路,又要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20.
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和多元文化交叉格局的形成,语言和文字的使用节奏也逐步加快。近年来,把灵活多变、使用效率极高的行楷定为高师教学的主要书体,适应了社会生产、生活节奏加快的必然趋势,对高师书法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