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人才强国谋略的实施与否对秦王朝的兴衰起着关键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秦王赢政五个君王采取不同策略实施人才强国谋略,秦国由落后弱小变为先进强大,最终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秦王朝.但是,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秦二世、秦王子婴与奸臣赵高毁弃人才强国谋略,秦王朝则在短短的十四年就灭亡.秦王朝兴衰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给我们的启迪是:人才是强国的重要资源,实施人才强国谋略是以人为本科学治国的根本方略,任何时候都必须实施人才强国谋略;人才流动、人才竞争,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尊重人才,营造宽松良好的环境和采取优厚待遇的政策是吸引人才,使用人才极为重要的条件;秦国五个君王孜孜求士、用人不疑、知人善任、容忍善纳,重用外籍人才,这些精神、策略和措施是可借鉴的,而秦王赢政"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的人才观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2.
探寻甲午战争的失败应该有社会转型的思路和视野。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讲,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在甲午战争之前各自对本国社会近代转型的推进程度是不同的。明治维新通过全面的变革初步实现了包括军事转型在内的社会整体的近代转型,而洋务运动有限的改良根本改变不了清军整体的古代军事形态。从甲午战争的史实看,正是由于两国在各自近代军事变革中的不同作为所导致的军力代差注定了两国在甲午战争中的不同命运。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甲午战争前日本对华的间谍活动分成三个阶段论述 ,分析了谍报工作对甲午战争进程的  影响 ,探讨了日本谍报工作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甲午战争对科举制度的撞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战争表明,科举制度不能御敌保国,已失去其育才造士、任官御悔的作用.康有为严厉批判科举制度,提出改革主张.时代前进的潮流终将淘汰腐朽的科举制度,进而创建新的育人选官机制.  相似文献   

5.
政治动员是战争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动员活动,在局部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相对于日本政治动员的效果,清政府仍具有全方位的差距,即存在体制落后、目标不明、手段单一等明显缺陷。正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动员这个很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最基本的条件,成为清政府输掉这场战争的重要原因。从中还可窥见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变革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只迈出了引进舰船、枪炮的第一步改革,而没有跟进更深入的体制变革与观念更新。  相似文献   

6.
周璠 《科技咨询导报》2010,(14):256-256
《论语》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学习并领悟《论语》的精华,对弘扬民族文化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甲午战争以大清帝国完败告终,对战争失败的多方面原因进行反思,可以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深远影响,对当下面临复杂国内外局势的中国,能否找到一条民族复兴的道路,避免重蹈覆辙,具有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情景描述】本节是“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第二课时,学生们已经对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测量误差等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师:小刘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为:5.98厘米、5.97厘米、5.98厘米、4.21厘米、5.97厘米。请同学们计算出这一物体有多长,看谁算得既快又对?  相似文献   

9.
唐甄认为,儒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定乱除暴安百姓。他视财富为不可窃夺的"国之宝"、"民之命",其治国富民思想不仅提出了"富在编户、不在府库"的"立国之道",还有治国富民的方案、举措;他的治国富民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给人们以借鉴、启迪。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学术思想是上个世纪之交中西文化撞击交汇的独特历史产物 ,也是一个深怀爱国之心、忧世之志的时代巨子以民族命运为基点的独特文化创构 ,是时代特色与个体特质的创造性融会。其基本特质是 :启蒙“新民”、学用相谐的学术宗旨 ;除心奴反依傍、自由独立的学术原则 ;化合结婚、为我所用的学术方法。梁启超学术思想特质对于新世纪民族学术文化创构具有重要的启迪。从学理层面看 ,其最根本的就在于自觉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无论学界中人还是普通百姓,谈到甲午海战大都将矛头指向北洋海军腐朽.但“北洋海军腐朽说”由于佐证材料的不充分,并不能被认定为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源.甲午海战失败的真正根源应该是封建皇权专制与近代海军发展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的对外战争中,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后果最重、教训最多的一场战争.从北洋海军的后勤保障来看,当时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对战争结局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文中对海上保障起决定作用的财务保障、物资保障、卫勤保障、军事交通运输保障以及组织实施保障的后勤指挥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军事软实力的视野,总结了甲午海战溃败的原因。认为北洋海军的战略思想落后、情报信息收集不力以及官兵素质低下是导致拥有硬实力优势的北洋海军战败的主要因素。以史为鉴,提出了人民海军在保持战略思想的先进性、制信息权及提升官兵素质等软实力建设方面的建言。  相似文献   

14.
运用辩证法,对中外大量档案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重新考察了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发动的五次收复海城战役,否定了清军统帅准备不足,指挥无能,军队纪律松弛等片面结论。肯定了清军官兵的爱国行动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15.
1937年至1941年间的中国抗战严重地损耗了日本国力.由于在华战争的巨大消耗,日本的国家财政收支严重入不敷出、战略资源极度匮乏、工农业生产皆陷于破产的境地,事实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国力已经急剧衰退,濒临崩溃.这对日本法西斯的败亡起着根本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前,中国的外债就已经开始了由经济性外债向政治性外债的演变,随着清朝财政的日益窘迫,政府的借债态度也由慎重办理转为直接出面大举借款,清廷已逐渐靠借债度日。清廷借债既有消极的一面。又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民族资本在中国近代棉纺织工业发生、发展进程中所处的历史条件,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概况及所起的若干作用,并根据史料客观地总结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仅对总结中国近代纺织史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同时据此可客观地分析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所起过的积极作用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