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特色产业是民族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所在,特色产业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贵州省思南县土家族苗族乡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重点解析了影响苗族乡特殊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因地制宜发展民族特色产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特色产业集群要依托区域资源的比较优势,以特色产业链为纽带,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集群体,这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先从特色产业集群的含义出发,探讨了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针对江西省在发展特色产业集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为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民族乡是此类地区解决民族问题的有效形式。自建国以来,民族乡行政区划变更引发的问题与挑战,亟需深刻反思和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特色产业基地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集聚的重要途径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整合各类要素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依旧存在企业规模小、科技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基地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深入分析了宁夏火炬...  相似文献   

5.
赵敏  丁兰 《太原科技》2014,(1):15-20,23
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号召,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中关村提出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与通信等"641"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文章拟从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企业创新发展的角度,分析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对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作用,并以中关村的优势产业移动互联网与下一代移动通信产业为例,在总结目前该产业集群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剖析了产业集聚区发展中存在的企业良莠不齐、企业间创新合作较少、创新要素难以聚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未来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桂文娟 《安徽科技》2022,(12):11-12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共建设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0家,各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2021年度国家火炬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了安徽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深入分析阳江市五金刀剪产业的创新发展历程和实践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传统特色产业如何依靠创新不断发展壮大的问题,并结合阳江五金刀剪产业创新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出了地方政府推进传统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做强做大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总结和剖析宁波工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和特点基础上,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发展宁波工业特色产业战略发展基本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桂林罗汉果特色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初具,发展潜力明显,大力发展该地区特色产业经济对完善当地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桂林罗汉果特色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进行调研与探索,并结合实际从农户、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发展壮大罗汉果特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其更好地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0.
刘春莉 《科技资讯》2006,(15):201-203
改革开放以来,清河人在当地县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扶持下,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的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通过开办家庭手工作坊、兴办乡镇企业,逐步形成了以羊绒加工、汽摩配件、摩托拉线、硬质合金、耐火材料五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长足进步,使这个昔日“四不靠、两没有”的贫穷县在短短二十几年间一跃跨入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20强,进而实现了财政收入超亿元和小康县的达标。从这一系列的巨大变化中不难看出:清河由穷变富、由弱变强的过程,其实就是县域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转变速度之快、时间之短,正恰恰恰说明了特色产业在清河的经济发展中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因此,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我国加入WTO后所带来的种种机遇与挑战,清河人要想更富、清河县要想更强、清河的经济发展要想更快,就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特色产业这个中心,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特色产业不放松”,促其升级、增速、跨跃,以推动整个县域经济持续、高速发展。那么,新世纪的清河特色产业如何才能保持优势,实现长足发展呢?笔者认为:清河特色产业要想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继续保持特色与优势所在并实现总体升级,就必须着力把握好机遇、市场、人才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黑龙江省“五乡八村”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开展田野工作,了解各地区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在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鄂伦春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概括当下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对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予以探索和讨论,助力鄂伦春族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落实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促进太原市域村、镇规划建设的科学发展,通过对国家、山西省及太原市出台的村镇建设规划相关规范及法规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太原市村镇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太原市制定村镇建设规划标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旅游产业方面的可利用价值,为金沙滩旅游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旅游产品。通过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推动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当前影响凉山州农业推广教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对普格县五道箐乡、美姑井叶特西乡两个彝族乡采用新型农业推广教育方法和手段应用研究试点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符合民族地区实际和现代农业推广理论的新型农业推广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模式,它分为虚文化发展模式和实文化发展模式.论述了科学技术对塑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体所发挥的作用,与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元素,以及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是民族艺术文献资料、民族史学研究、宗教文化等的重要载体,对它们的收集与整理是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体系、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共享性的重要保障。阐述了新疆农业大学图书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文献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管理与发展新疆少数民族语言特色文献资源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稳定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式发展和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道路等一系列理论,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发展理论在主题、要求、目的、途径上的创新,总结了西藏发展的历史经验,指出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稳定是实现西藏发展的前提。西藏的发展要依靠党的领导、西藏人民的奋斗、全国的支援,要坚持和完善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