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深入剖析阜东斜坡带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钻井稀少的低勘探程度区块的岩性圈闭预测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5个要素:(1)层位标定技术(实现井震联合,确保层序地层学分析的可靠性和精度);(2)层序地层学分析法(确定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层位及发育类型);(3)沉积相分析法(确定岩性圈闭的有利发育相带及具体位置);(4)叠后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确保岩性圈闭识别的准确性);(5)波阻抗反演技术(岩性圈闭预测的核心技术).应用该方法对阜东斜坡带进行岩性圈闭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构造背景、层序特征和沉积体系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阜东斜坡带的岩性圈闭形成条件.认为研究区的岩性圈闭发育条件明显优于构造圈闭,并且岩性圈闭具有类型少,规模大,储层物性和盖层质量好,受单一沉积因素控制等特征.输导系统以砂体单一输导系统和砂体-断层复合输导系统为主,成藏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阜东斜坡带岩性圈闭位于优势运移路径上,具备良好的成藏条件.其中阜5井区岩性圈闭成藏条件最好,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油气输导系统及油气运移特征决定了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从阜东斜坡典型的陆相缓坡特点出发,以中上侏罗统非构造油气藏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输导系统发育特征及油气运聚模式.指出阜东斜坡带输导系统及油气运聚过程具有3个特征:①阜东斜坡带的油气输导系统由砂体单一输导系统、砂体—断层复合输导系统、砂体—不整合面复合输导系统3种类型组成;②成藏期古构造特征、地层压力特征及古流体势特征表明研究区属于油气有利聚集带,尤其是东南部阜5井区;③研究区内油气运聚模式主要包括阜东斜坡中、北部受砂体—不整合面控制的油气侧向运移聚集模式和阜东斜坡东南部受砂体—断层输导系统及砂体—不整合面输导系统共同控制的油气运聚模式.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东辛油田沙三段岩性油藏的地质特征、成藏条件及油气聚集特征,分析了影响岩性油藏滚动勘探的因素,提出了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测井反演技术进行岩性油藏高效勘探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的特点、原理、适用条件及影响反演成果的各种因素,并结合东辛油田沙三段岩性油藏的勘探实践,剖析了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在指导岩性油藏勘探中的效果,指出了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证实了该技术在寻找沙三段岩性油藏的可靠性.它不仅对生产具有现实意义,而且还奠定了寻找中、小型岩性油藏的基础,丰富了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理论.  相似文献   

5.
由于煤矿开采条件的复杂度增加,钻井、测井等原始资料匮乏,那些利用原始资料获取信息研究煤层顶板工程地质分区的方法出现了很大的局限性.为了准确、详细地研究原始资料不充足井田的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征及其分布,在综合钻探、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以波阻抗反演技术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巨野煤田龙固井田3煤层顶板,详细研究了煤层顶板岩性分布特点并对其分布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合,有效地证明了在钻井等原始资料缺乏的井田中运用地震反演技术对煤层顶扳工程地质分区是有效可行的,解决了由于原始资料缺乏而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 ,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 ,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校正后的声波资料进行反演 ,可得到高质量的资料 ,用该校正资料追踪描述的储层与录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结果表明 ,测井资料在反演中可以补充地震资料缺少的低频和高频分量 ,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是薄储层描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下组合地层总体埋藏深度为6 000~7 000 m,构造条件复杂,常规地层岩性识别依靠人为判定,缺乏定量判定标准。元素录井对岩屑样品的元素含量进行检测,为岩性和地层定量识别提供了数据基础。以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为例,在上侏罗统的喀拉扎组和下白垩统的清水河组超深地层中获取627个岩屑样品,利用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岩屑元素含量进行检测。通过元素箱型图和图谱分析建立元素的含量与岩性对应关系,对敏感性元素的含量进行交会分析,建立不同岩性元素定量标准,探讨标志层的元素定量特征。结果表明,样品的SiO2和Fe含量与岩性相关性强,其中Fe含量与泥质含量呈正相关性;SiO2含量与砂质含量呈正相关性。SiO2含量与Fe含量之比大于24.53为砂岩,两者含量之比小于等于24.53为泥岩。岩屑的Ca元素含量突增是清水河组和喀拉扎组分界标志。元素录井分析实现了准噶尔南缘中段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复杂构造带超深钻井地层岩性和地层定量判别,为山前复杂构造带的构造解释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8.
X油田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薄油层的开发动用成为其保持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提高挖潜措施的有效性,需对油藏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尤其是储层展布的刻画。由于储层薄、埋藏深、物性横向变化快,常规的地震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技术均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和预测。该文以L4油藏为例,采用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预测,钻后砂体展布与钻前预测相吻合,使得依据本文研究成果所设计的调整井达到了预期效果,说明叠前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在本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陆梁油田L9井区西山窑组J_2x_1油藏自21世纪初探明,但鉴于对油水层识别不清,导致后期投产井相继失利。为此,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岩电分析等资料,结合测井、试油试采动态等数据,对L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低对比度油层开展原因分析及识别方法研究。研究表明,岩性是影响该区物性、含油性、泥质含量、孔喉特征差异的根本因素。鉴于此,利用分岩性重新拟定了孔隙度、阿尔奇公式参数,并建立了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的模型。结果表明分岩性识别低对比度油层解释结论与试油试采符合率达到94%,因此该方法在低对比度油层识别中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