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凝胶法培养了冠醚配合物[(NH_4)(18C6)]_2[Ag_2(NCS)_4]的单晶体,对其进行了熔点测定、元素分析、溶解性能的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分析的结果及其指派被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所证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18—冠—6、[Co(H_2O)_4(NCS)_2](18—C—6)等物质的~1H、~(13)C、~(14)N—NMR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确定了配合物在高氯酸钠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3.
用有机凝胶法合成了配合物[Ba(H_2O)(DB30-冠-10]_2[Co(NCS)_4]_2·H_2O的晶体,对其作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测试,并用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法确定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二苯并18-冠-6、KSCN与ZnC12在1,2-二氯乙烷中的反应,得到标题配合物:[K(18-C-6)(CH3CN)]2[zn(NCS)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由两个[K(DBl8-C-6)(CH3CN)] 配阳离子,一个[Zn(NCS)4].一配阴离子组成.处于冠醚中心的K 除了与[zn(NCS)4]2-中NCS基团的S原子成键外,还与另一个[K(18-C-6)(CH3CN)]2[Zn(NCS)4]离子对的硫原子存在弱相互作用.相邻配合物离子对通过K…S和S…S弱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二苯并18冠6冠醚配合物:[K(DB18C6)]2[Co(NCS)4]C3H6O,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结构进行了分析.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数据:a=2.051(8),b=1.517 4(7),c=1.912 5(8)nm,β=92.422(8)°,V=5.927(4)nm3,Z=4,Dcalc=1.352 g·cm-3,F(000)=2 516,R1=0.061,wR=0.126 5.配合物由两个[K(DB18C6)]+配阳离子、一个[Co(NCS)4]2-配阴离子和一个C3H6O分子组成.四个硫氰酸根的氨原子与钴原子配位,[Co(NCS)4]2-为四面体构型.K+除与冠醚环6个氧原子成键外还与丙酮氧原子配位成键.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雏链状冠醚配合物:{[K(DB18-crown-6)]2(CH3CN)}[Pt(SCN)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5904(8),b=1.3654(4),c=1.817O(6)nm,β=123.811(4),V=5.339(3)nm^3,Z=4,Dcalcd=1.577g/cm^3,F(000)=2552,R1=0.0511,wR2=0.1411。配合物由两个[K(DB18-crown-6)]^ 配阳离子、一个[Pt(aSCN)4]^2-配阴离子和一个CH3CN分子组成。相邻[K(DBl8-crown-6)]2[Pt(aSCN)4]离子对通过CH3CN分子中的N原子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DB18-C-6 与KBPh4的反应,得到了配合物[K(DB18-C-6)(CH3COCH3)][BPh4].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体学数据a=2.175 6 (17) nm,b=1.999 6(16) nm,c=2.056 8(15) nm,β=110.019(13)°,V=8.407(11)nm3,Z=8,Dcalcd=1.227g/cm3,F(000)=3 296,R1=0.050 4,Wr2=0.110 4.配合物由一个[K(DB18-C-6)(CH3COCH3)]+配阳离子和一个[BPh4]-配阴离子组成. 在配阳离子[K(DB18-C-6)(CH3COCH3)]+中,K除与DB18-C-6的6个O原子成键外还与一个CH3COCH3分子中的O原子成键.配阳离子{[Na3(15-C-5)]3(SCN)}2+与配阴离子[BPh4]-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二苯并18-冠-6、KSCN与ZnCl2在1,2-二氯乙烷中的反应,得到标题配合物:[K(18-C-6)(CH3CN)]2[Zn(NCS)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由两个[K(DB18-C-6)(CH3CN)]^+配阳离子,一个[Zn(Ncs)4]^2-配阴离子组成。处于冠醚中心的K^+除了与[Zn(NCS)4]^2-中NCS基团的S原子成键外,还与另一个[K(18-C-6)(CH3CN)]2[Zn(NCS)4]离子对的硫原子存在弱相互作用。相邻配合物离子对通过K…S和S…S弱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苯并15-冠-5(B15-C-5)的配合物[Na(B15C5)·H2O]2[Zn(NCS)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结构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结构数据a=1.6924(5)nm,b=1.2998(4)nm,c=2.1483(4)nm,β=112.352(6)°,V=4.371(2)nm3,Z=4,Dc=1.389mg/m3,F(000)=1896,R1=0.0657,wR2=0.1783.结构分析表明Na+与B15-C-5分子中氧原子配位成键,阴离子为[Zn(NCS)4]2-具有四面体构型.两个[Na(B15C5)·H2O]+配阳离子与一个[Zn(NCS)4]2-配阴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中性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
配合物[Na(B15C5)(H_2O)]_2[Co(NCS)_4]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_(2h)~2-P2_1/n,晶胞参数α=16.868(5)A,b=13.004(3)A,C=21.500(7)A,β=112.78°,Z=4.用重原子法解得配合物的结构,井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对全部原子的坐标参数及其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温度因子进行修正,得最终的偏离因子R=0.085.研究表明,与钠离子配位的氧原子形成五角錐构型,并且钠离子处于锥底的冠醚孔穴之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18冠6与K2[Pd(NO2)4]的反应,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K(18C6)]2[Pd(NO2)4](H2O)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体学数据a=L 710 4(3),b=L 485 9(3),c=L 576 3(3)nm,β=93.49(3)°,V=3.998 7(14)nm3,Z=4,Dc"=L 507 mg/m3,F(0∞)=1 880,R1=0.068 1.wR2=0.100 4.在固态,配合物具有[K(18C6)]2[Pd(NO2)4](D和[K(18C6)]2[Pd(NO2)4](H2O)(2)两个基团,两者比例为1L 2中相邻的两个分子通过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相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以18-冠-6与K2[Cu(i-mnt)2]反应,得到结构新颖的二维网状配合物:[K(18-C-6)]2-[Cu(i-mnt)2]·C2H2C12(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由两个配阳离子、一个配阴离子和一个C2H2C12溶剂分子构成,配合物分子间以N-K键相连接.配合物1的新奇结构在于:配合物中四个配阳离子与两个配阴离子通过K-N键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由36个原子组成的大环.不同的大环相互连接,从而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微电极技术研究了Eu(NO_3)_3·DB—18—C—6配合物在乙腈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质,并由方波伏安(SWV)实验数据,经单纯形曲线拟合方法计算出了其电还原过程的部分动力学参数n、α、k~0、D、E_0~′等值。实验结果表明,Eu(NO_3)_3·DB—18—C—6配合物为主客体配合物,它在乙腈中的电还原经过了二个单电子电化学步骤。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配体稳定的合成相主族金属配合物Al[Al[N(SiMe_3)_2]]_6~-(1)进行模型简化和成键分析,由此提出全主族金属芳香性三明治概念。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PBE0/def2-TZVP水平上对简化的模型金属配合物团簇[Al[Al(NH_2)]_6]~-(2)作结构优化及频率计算,并利用正则分子轨道(CMO)、适应性自然密度划分(AdNDP)、轨道成分分析等系列手段探究体系的成键特征。基于分子轨道分析团簇2的零级成键图像为[Al(NH_2)]_3~(2-)Al~(3+)[Al(NH_2)]_3~(2-),轨道成分分析则给出完备成键图像[Al(NH_2)]_3~(0.35-)Al~(0.30-)[Al(NH_2)]_3~(0.35-),后者与自然键轨道(NBO)结果类似。体系含近似7中心2电子离域π和σ键各一个,同时其核独立化学位移(NICS)为负值,表明团簇2具有π和σ双重芳香性。体系中两个[Al(NH_2)]_3金属层与Al夹心之间发生复杂的电荷反馈与负反馈,将多至4.5个电子从上下金属层和夹心转移到金属层-夹心之间的6个Al-Al棱上,由此形成和稳定全金属三明治结构。电荷转移过程可利用轨道成分分析进行定量的跟踪。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新颖苯并18冠6配合物{[Na(B18-C-6)]_6[Pt(SCN)_6]}[Pt(SCN)_6](SCN)_2,通过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晶体学数据a=b=1.993 3(3),c=2.976 0(6)nm,α=β=90,γ=120°,V=10.240(3)nm~3,Z=3,D_(calcd)=1.564 g/cm~3,F(000)=4 908,配合物由一个配阴离子[Pt(SCN)_6]~(2-)与一个配阳离子{[Na(B18-C-6)]_6[Pt(SCN)_6]}~(4+)和两个SCN~-阴离子组成,相邻{[Na(B18-C-6)]_6[Pt(SCN)_6]}~(4+)通过Na-O键相互作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Pt(SCN)_6]~(2-)配阴离子和两个SCN~-阴离子起平衡电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18冠6与Na2[Zn(mnt)2]的反应,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生成的配合物[Na(18-C-6)]2[Zn(mnt)2]进行了表征.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数据a=2.2418(6),b=1.1359(3),c=1.9887(6)nm,β=120.391(4)°,V=4.368(2)nm3,Z=4,Dcalcd=1.399g/cm3,F(000)=1 920,R1=0.0362,wR2=0.0560.在固态,配合物中,两个分子通过18冠6氧原子连接形成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光谱电化学的基本原理。用循环伏安法和薄层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最近合成的冠醚配会物[Fe(NCS)_3(H_2O)_3](18—C—6)在二甲基亚砜中的阴极还原。测定了n=0.9,E~0′=0.23VvsSCE。推测了溶液中配合物的氧化态和还原态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8.
羧基桥联的双核Cu(Ⅱ)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个新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二个羧基桥联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Phen)(HCOO)]_2·(NO_3)_2·3H_2O(1),[Cu(Phen)(CH_3COO)]_2·(NO_3)_2·3H_2O(2)和一个一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桥和一个羟基桥的双核 Cu(Ⅱ)配合物[Cu_2(OH)(C_2H_5COO)(Phen)_2]·(NO_3)_2·H_2O(3)以及单核 Cu(Ⅱ)配合物[Cu(Phen)(CF_3COO)]·(NO_3)·H_2O(4)(其中 Phen 为2,9-=甲基-1,10-啡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等离子光谱、红外光谱,TG 及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对四个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测定了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及电导.通过分析讨论,确定了配合物中羧基的配位方式.  相似文献   

19.
阐述双核配合物[(NH_3)_5CoO_2Co(NH_3))_5]~(4+)的形成、性质及应用,同时介绍一种在混合气体中测定氧的新方法.在常温和常压下,用[Co(NH_3)_5(H_2O)]~(2+)的水溶液处理一定体积的空气,空气的体积减小21.03%,此值与空气中氧含量相一致.这说明[Co(NH_3)_5(H_2O)]~(2+)与 O_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是一定全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_2(BBI)_2]_n(1),[Ni(NCS)_2(BBI)_2]_n(2),[Mn(NCS)_2(BBI)_2]_n(3)(BBI=1, 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