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尾松脂松香合成马来海松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Lewis酸为催化剂,催化马尾松脂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型树脂酸与顺丁烯二酸酐连续进行异构/Diels-Alder反应,合成出马来海松酸,提出了分离纯化方法,鉴定了产物的结构,枞酸型树脂酸的转化率为81.5%,得率为60.3%。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下,以氯化辞为催化剂,一缩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时,松香中的枞酸型树脂酸与顺丁烯二酸酐催化Diels-Alder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马来海松酸的速度对枞酸型树脂酸的总浓度表现为一级反应,而与顺丁烯二酸酐的浓度无关.其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CA]/dt=kc[∑ECA]其中kc为催化反应的速度常数,只与反应条件和氯化锌的浓度有关,[∑CA]为枞酸型树脂酸的总浓度。  相似文献   

3.
以Lewis酸为催化剂,催化马尾松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型树脂酸与顺丁烯二酸酐连进行异构/Diels-aLDERRC YID ,WGK DN BM  相似文献   

4.
以松香和甘油为原料,在磷酯类、硫酚类和多酚类抗氧剂的协同作用下制备浅色松香甘油酯,并考察了各类抗氧剂复合对松香甘油酯酯化产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松香和甘油加入量为2.4:1(摩尔比),抗氧剂168、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923的加入量分别为松香的质量的0.3%、O.3%、0.3%,在氮气的保护下,270℃恒温反应8h后,制得松香甘油酯的酸值为7.66mgKOH/g,软化点为92.0℃,色泽为加纳色3号.  相似文献   

5.
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松香的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松香胺希夫碱-铜配合物为催化剂催化H2O2氧化松香的情况.探索了H2O2浓度、溶剂、催化剂的用量、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作溶剂,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剂用量为2%情况下.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最大.其次为H2O2的用量.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最小.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在松香与无水乙醇的质量比为1:5,松香胺希夫碱-铜催化剂用量为2%情况下.反应温度80℃.35% H2O2的用量7ml.反应时间1h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研制了一种水性涂料防沉剂,该防沉剂由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在甲苯溶剂中共聚而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5h。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质量比6.5:5,甲苯用量25g,引发剂用量0.1g。  相似文献   

7.
松香-蔗糖基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特级松香为原料,经松香缩水甘油酯、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和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甲酯等中间体,与蔗糖酯交换合成了松香缩水甘油二乙醇胺丙烯酸蔗糖酯,并对中间体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索,用红外光谱对中间体及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测定了目标产物的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等表面性质.  相似文献   

8.
以顺丁烯二酸酐和异辛醇为原料,用一种高活性的固体超强酸SO4^2-/SnO2催化剂催化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研究了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当n(异辛醇):n(顺丁烯二酸酐)为2.8:1;催化剂用量为酐质量的1.0%时,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145℃,顺丁烯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达到98.7%。同时对用H2SO4和对甲革磺酸催化该反应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氢化松香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继而与丁二酸开环酯化制备了双氢化松香丁二酸二缩水甘油酯.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响应面软件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合成条件: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n(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n(丁二酸)=2.5:1,二甲苯10ml,收率为75%左右.红外光谱分析并结合羟值数据表明得到目标产物.对酯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85.76kJ·mol^-1,指前因子A=3.83×10^11h^-1.  相似文献   

10.
松香基咪唑啉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松香和多乙烯多胺为原料合成了松香基咪唑啉(ORI)。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反应的各个因素进行模拟回归,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在230~240℃,二乙烯三胺和松香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时间为5h,体系的真空度为2.67~5.33kPa。通过电镜分析表明合成产物对金属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顺丁烯酸酐和甲醇在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作用下,经异构化和酯化反应合成反丁烯二酸二甲酯化合物。用统计序贯实验设计方法对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开发了一条产品收率高,与盐酸、三氯化钕等催化工艺相比具有无腐蚀、无污染、价廉等优点的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1-甲基-3-烷基咪唑/AlCl3催化剂具有异构化和酯化两种催化作用,省去了以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先制备富马酸中间产品的过程,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一步法即可得到产品,其纯度为99.4%。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0.17∶1、甲醇与顺丁烯二酸酐摩尔比为4.01∶1、反应温度为93.0℃、反应时间为5.0小时。在实验条件下,反丁烯二酸二甲酯的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2.
以马来酸酐改性C5石油树脂制备了改性C5石油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马来酸酐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对改性产物附着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马来酸酐用量为8%,引发剂用量为1.5%,反应时间为2h时,产物的附着力为0.87 Mpa,软化点为142℃,改性后的C5石油树脂附着力增强,软化点升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松香与马来酸酐通过双烯加成反应,生成马来松香酸酐,马来松香酸酐与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通过酯化反应生成马来松香辛酚基聚氧乙烯醚双酯羧酸,马来松香辛酚基聚氧乙烯醚双酯羧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生成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双酯酸钠盐表面活性剂.马来松香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双酯羧酸钠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中含有羧酸盐阴离子和聚醚链段非离子两类亲水基,该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为14~15,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480 g/L,1%水溶液表面张力为32.04 mN/m.该表面活性剂适合配置重油污型的洗涤剂,具有去油污力强,泡沫适中,稳定性能良好,无毒,成本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马来海松酸酐合成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与环己胺成盐的方法分离松香中的树脂酸,在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存在下与马来酸酐进行Diels-Alder反应合成马来海松酸酐. 当松香、马来酸酐摩尔比为1.9∶1.0,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h时,MPA的收率可达70.3%.  相似文献   

15.
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及其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工业级二聚环戊二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内亚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探讨了该产物的合成工艺,研究了二聚环戊二烯与马来酸酐的反应规律,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溶剂种类及用量等对产物得率及纯度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测定了产物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证实了其结构,为实现工业化生产及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广角X-射线衍射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马来酸酐接枝对全同立构聚丙烯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来酸酐接枝全同立构聚丙烯的结晶温度、结晶热、熔融热和结晶度随接枝率的提高而降低;极少量残留的马来酸酐在聚丙烯的结晶过程中起着成核剂的作用;接枝反应和接枝率对全山立构聚丙烯的结晶度和结晶形态有很大的影响;随接枝率增大,晶体尺寸减小,晶体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马来酸酐为原料合成了马来酸酐-丙烯酸钠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时间诸因素对产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微波辐射合成顺丁烯二酸单淀粉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顺丁烯二酸酐为酯化剂,在微波条件下合成了顺丁烯二酸单淀粉酯.着重研究了淀粉与酸酐的摩尔比、碳酸钠的用量、水的用量、反应时间、微波功率对产物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淀粉用量为10g、淀粉与酸酐的摩尔比为1:0.5、碳酸钠加入量为0.6g、水的加入量为8g、反应时间为4min、微波功率为400W时,可以...  相似文献   

19.
以马来酸酐和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合成马来酸酐丙烯酸的共聚物,然后在它们的共聚物中加入无机盐,复配制成肥料防结块剂。结果表明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丙烯酸和顺酐的摩尔比为1:2;引发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80℃—85℃;反应时间为3h;固含量设计为35%左右,其防结块效果与聚丙烯酸钠的同类产品对比更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醛酸的方法,讨论了影响乙醛酸产率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为10.0g,氧化剂为30%过氧化氢20.4mL,催化剂为钨酸3.2g,溶剂为叔丁醇60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液的pH值为5.5时,乙醛酸的产率可达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