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素霞 《科学之友》2005,(15):44-45
在美国西部的森林中,生长着一种专食嫩芽嫩叶的云杉卷叶蛾.这种小害虫长到一定阶段便变成蛹,然后蜕变成飞蛾,飞蛾产卵,卵又变成毛虫.在这一生命循环过程中,只有毛虫阶段专门吞噬叶芽,对树木构成危害.然而在过去20年~50年的森林生态循环过程中,这种卷叶蛾的数量剧增,数百万m2珍贵的树木遭到饥饿的毛虫群体的蚕食,大片大片的冷杉、云杉衰败、死亡,变成一棵棵死木.  相似文献   

2.
一条18英尺的"蛇"波动着穿过澳大利亚北部的沙漠,它实际上是由100多只毛虫首尾相接组成的蛇阵。这些游行的毛虫是一种飞蛾的幼虫,它们在树上  相似文献   

3.
与人类及其他动物相比,毛虫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人们一般不太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胆小的人见到毛虫会浑身起鸡皮疙瘩;想象力丰富的人则会联想到毛虫变成蝴蝶后的美丽。其实毛虫的世界也是多姿多彩的,在大自然的生存竞争中,毛虫也自有一套生存法则,它们虽然渺小,却也努力地在这个地球上争得自己的一片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最近从收藏的化石中辨认出一种此前未知的远古海洋多毛虫(蚯蚓和水蛭的海洋亲戚)。这种多毛虫很独特,它的腭在迄今已知所有海洋多毛虫中都最大,腭长度超过1厘米,裸眼也很容易看见,而一般海洋多毛虫的腭长度仅为几毫米,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根据腭长度判断,这种多毛虫的体长超过1米,与今天的巨型矶沙蚕(俗称博比特虫)相当。博比特虫是可怕的伏击性掠食者,  相似文献   

5.
蜜蜂、飞蛾等昆虫的小而薄的翅膀,为何能使身体在空中自由飞行?这个谜一直困扰了科学家60多年。最近,英国科学家终于揭开了昆虫飞行之谜。原来,昆虫的飞行原理与"协和"式飞机相同,并且,昆虫还是"协和"的"老师"眼。英国剑桥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他们仿照飞蛾,制造了一个机器人,再利用计算机控制飞蛾机器人在风洞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当飞蛾向下扑翅膀时,需要先将翅膀举到最高的位置,在翅膀向下运动时,从翅膀的根部产生了微小的空气涡流,然后从翅膀上方的根部向翅梢运动,这就使翅膀上方的空气压力大大降低,从而产生向上的吸力,将飞蛾"吸"在空中。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科学家就发现,三角形的扁平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产生这种空气涡底,从而托住这种物体在空中飞行,利用这一原理,科学家研制成功了三角形的"协和"式飞机,这种飞机靠三角形的机翼,产生升力飞行。在30年代,科学家以为用传统的空气动力学无法解释蜜蜂、飞蛾等昆虫的飞行原理,认为它们的翅膀不可能产生出足够的力。而现代科学证明,如果按单位功率产生的升力计算的话,蜜蜂产生的升力是飞机的3倍。英国剑桥大学的实验表明,飞蛾靠自己的翅膀,完全能够产生自身重量1.5倍的升力。  相似文献   

6.
良言 《世界科学》2005,(1):42-43
蝴蝶是如何来到世上的?诗人迈科夫赞美蝴蝶是“飞舞的花” ,8世纪科学家阿尔贝特·马格努斯则称蝴蝶是“会飞的软体虫”。后一种称呼虽然听似不雅 ,但自有其科学依据 :蝴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处于毛虫阶段。一只雌蝶一个夏季产卵100~500个。幼虫刚孵出后就开始大肆进食 ,胃口大得惊人。直到有一天 ,肚子胀得再也吃不下东西时 ,幼虫就会寻找一僻静处 ,并耐心等待。过一两天 ,它背部的壳从头部裂开 ,从壳里挣脱出一只个头更大的新生毛虫。这个蜕皮过程要反复5至7次 ,在最后一次蜕皮完成后 ,毛虫就变成蛹。又过了一段时日 ,蛹的透明外壳开始初现…  相似文献   

7.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海燕、暴风鹱和信天翁在3千米外便可寻着那微乎其微的鱼腥味疾飞而去;而常见的雄飞蛾竟能闻到远至11千米处的雌飞蛾释放的一种含有特殊酶的气味;大海中的鲨鱼则能嗅出水中亿分之一浓度的血的味道;而一种群居的欧椋鸟为了杀灭巢中的寄生虫竟“会”借助自己灵敏的嗅觉,在广阔的森林中找到含有某种杀虫物质的树枝草叶来筑巢;一条训练有素的狗更能嗅出皮肤癌的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肿瘤基础研究及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的演变过程中,正常细胞不是直接转化成癌细胞的,癌症是经过几个过程或多个阶段逐步形成的.当前,癌变的二阶段学说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第一阶段称为引发阶段(initia-tion stage),正常细胞在致癌物质引发下变成引发性细胞(initation cell),但这种细胞在未演变成癌细胞前,如无适当的条件,一般不进一步向第二阶段发展.第二阶段称为促癌阶段(promotion stage),这时细胞分裂增加,一  相似文献   

9.
正一些掠食性蜘蛛把自己假扮成瓢虫甚至树桩,目的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不可怕。但哥斯达黎加的一种毛虫采取的却是反方向的极端策略——把自己装扮成一条蛇,以吓退掠食者。这种活灵活现的绿色"蛇毛虫"创造错觉的方法是:缩回自己的腿,膨胀身体末端,在末端上有蛇眼斑。除了样子像蛇,这种狡猾的毛虫甚至行为也像蛇——如果有掠食者接近它,它就可能主动袭击对方——就算它没有蛇那样的注毒能力。科学家说,"蛇毛虫"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哥斯达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14,(4):6-6
正烟草天蛾毛虫专吃烟草植物,在此过程中摄入大量尼古丁。一项新研究发现,烟草天蛾毛虫把尼古丁保留在自己的血液中,遇到掠食者时就把它们喷出来。昆虫惯于使用植物毒素。例如,当遭遇蚂蚁攻击时,东方天幕毛虫会呕出它们从包含氰化物的植物那里摄入的氰化氢和苯甲醛。这两种化合物都有毒,即便是很贪吃的蚂蚁对它们也不待见,所以东方天幕毛  相似文献   

11.
山西运城苹小卷叶蛾大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苹小卷叶蛾全市大发生,使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文章对该市2006年苹小卷叶蛾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苹小卷叶蛾全市大发生,使当地水果产业的发展受到巨大影响,文章对该市2006年苹小卷叶蛾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探讨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森林中害虫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儿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的,当鸟类和蚂蚁多时,害虫的繁衍就会受到抑制;而害虫大量地繁殖时,则表明鸟类和蚂蚁可能受到了某种因素的侵害数量减少了。鸟类是控制森林害虫的生力军,虽然并非所有的鸟都吃虫子,但大多数的鸟类是食虫鸟。比如,一对黄嘴雀“夫妇”在哺育幼鸟期间,可以吃掉2.5万—5万条毛虫。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它在整个自然环境的物质与能量交换以及维持自然界生态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水圈内水的交换、循环等动态平衡的参与者与调节者。一、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森林植被蒸腾水分,水分的散发使太阳能大量消耗,形成森林地区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水汽易于饱和,在森林区周围及其上下温差大的作用下,易于造成局部气对流,形成地形雨。森林在上空的空气湿度,要比  相似文献   

15.
四川大学与四川省草原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担了草原毛虫病源微生物的基础应用研究课题,他们从发掘当地生物资源入手,解决草原毛虫的防治问题。1982年以来,有关专家深入川西北草原考察,采集了若干号草原毛虫病源物标本,终于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命名为,Gynaephora ruoergensis Chou et Yin nuclear Po-  相似文献   

16.
黄昏,一只麻雀在黑沉沉的树林中觅食,一只飞蛾依附在大树桩上,麻雀准备发起攻击,美餐一顿。突然,它发现了一双猫头鹰的眼睛在滴溜溜地转。麻雀害怕得翘起了尾巴,一步步退却了。然而,这仅仅是一只飞蛾。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许多动物种类中,当繁殖交配期到米时。雄性动物会集合到某一特定场所,用种种方式向雌性动物炫耀,以求得它们的青睐。本期封底照片显示了动物的这种求偶行为。左上图中一只极乐鸟正在展示自己华丽的羽毛。右上图是一只飞蛾,它的求偶方式  相似文献   

18.
当毛虫咬植物的叶子时,植物便释放一种易发散的化学物质,这是植物的SOS信号,这是植物在呼叫:“救命!毛虫在咬我!”这个SOS信号吸引捕食毛虫的蚂蜂像救护车一样赶忙向事发地点飞奔而去。美国加州大学的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进步就是“常规科学”被激烈的科学“革命”所打破,从而进入新的阶段这样一个个的循环过程。这种理论自托马斯·库恩发表他的重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以来,一直受到广泛的争议。最近的贡献来自著名的牛顿研究学者,伯纳德·科恩(I.BernardCohen)教授。在《科学中的革命》一书中,科恩考察了  相似文献   

20.
正侵害植物的毛虫令园丁很头疼。现在,科学家找到一种保护植物不受毛虫侵害的新方法 :在植物叶子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茉莉酸甲酯。毛虫接触到它后,会变得好像更想尝尝同类的味道,而不再想要吃叶子。茉莉酸甲酯不仅会让毛虫们变得"头脑混乱",而且它还会"提醒"周围的植物这片区域有害虫来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