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5日至2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直接参与下,在美国马里兰州怀伊种植园就以色列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举行全封闭式的艰难谈判。会谈最终达成所谓“临时和平协议”,长期陷于僵局(长达19个月)的巴以和平进程得以重新启动。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怀伊种植园的谈判是巴以美三方挽救《奥斯陆协议》的一次努力。众所周知,巴以1993年9月签署的《奥斯陆协议》,是有关各方和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国际性条约。根据该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分三个阶段进  相似文献   

2.
正6月24日至28日,英国王室重要成员、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威廉王子出访约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成为首位正式访问巴以的英国王室成员。访问期间,威廉王子在耶路撒冷和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国总统阿巴斯举行了会晤。但鉴于巴以关系紧张,且恰逢美国将驻以使馆迁至耶路撒冷引发巴勒斯坦人强烈抗议并进一步导致血腥冲突的敏感时期,威廉王子不得不在访问期间审慎而行。  相似文献   

3.
王晋 《世界知识》2020,(12):52-53
5月19日晚,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领导人举行紧急会议。会议结束后,巴勒斯坦国总统、法塔赫主席阿巴斯发表讲话,宣布即日起巴勒斯坦停止履行与美国和以色列达成的所有协议,以及基于这些协议的所有义务,其中包括安全义务。以方推进对约旦河西岸主权计划是导火索阿巴斯的“愤怒表态”源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做出的关于“兼并”约旦河西岸犹太定居点的声明。5月17日,在新一届内阁就职仪式上,内塔尼亚胡表示将会在未来数月内推进对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实施主权的计划。  相似文献   

4.
在艰难的巴以和平进程中,如何处理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巴以双方面临的又一大难题。近30年来,国际社会始终一致反对以色列在所占领土上建立犹太人定居点。即使在以色列国内,定居点问题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国际环境和国内政局的变化,不断影响着以色列历届政府的定居点政策。尽管内塔尼亚胡政府在这一问题上采取强硬立场,甚  相似文献   

5.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是“中东年”。确实,今年中东也确有“和平年”的势头。自年初以来,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不懈努力,如:1月,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外长沙雷代表总统阿萨德)直接会谈;3月,克林顿赴日内瓦会见叙总统阿萨德;5月初,巴勒斯坦宣布推迟建国;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巴以美戴维营会谈,为签署最终协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终于在国际调解下,于1月17日正式签订了希伯伦撤军协议。这项协议规定以色列在10天之内从希伯伦80%的地方撤军,并规定从今年3月开始,按照1995年签订的第二个奥斯陆协议即扩大约旦河西岸自治协议,分三阶段撤出除犹太人定居点和军事地点以外的  相似文献   

7.
正内塔尼亚胡政府正站在以色列前所未有的全球高度释放以色列的国家能力,改善以色列的内外处境。这种新战略对巴以问题、中东局势是喜是忧,值得思考与评估。近一段时期以来,以色列外交可谓"东边日出西边雨"。一方面,今年7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穆斯林称"尊贵禁地")  相似文献   

8.
中东和平进程发生了自马德里和会以来最严重的挫折,问题出在以色列。以色列新政府拒绝工党政府的“土地换和平”主张,推行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安全的和平”和以“以色列的安全为基础”的和平。几个月的事实表明,所谓的“安全的和平”,实际上是“三不”政策的和平,即:不许巴勒斯坦人建国,只许巴勒斯坦人自治,巴勒斯坦人没有控制土地与民族自决的权利;不许巴勒斯坦收复东耶路撒冷;不向叙利亚归还戈兰高地。显然,“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被抛弃了。此外,新政府还大力推行在所占阿拉伯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主张控制约旦河西岸与戈兰高地的水资源,并且要以军在巴自治区有“自由行动”的权利。总之,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12月23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4票赞成、美国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第2334号决议,要求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这是安理会自1979年后首次通过有关定居点的决议。此决议毫无悬念遭到以色列的批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该决议是"对以色列可耻的打击",国防部长利伯曼宣布以色列将切断与巴勒斯坦的民间联系。更令国际社会震惊的是,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2月27日  相似文献   

10.
在中东和会召开的重重障碍中,巴勒斯坦代表问题是突出的一个,现在虽然有了妥协的方案,但围绕它的复杂矛盾和斗争仍将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色列目前仍然坚持不同巴解谈判的立场,坚持出席和会的巴勒斯坦人必须仅限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居民,并强调巴勒斯坦人不能独立组团与会。美国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迁就以色列的态度。但为了使和会“圆满”,美国又需要巴勒斯坦人与会作为一种“象征”。阿拉伯方面的叙利亚、埃及、约旦等国家对巴勒斯坦代表权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发生微妙  相似文献   

11.
<正>2023年1月31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结束为期三天的中东之行。他先后访问了埃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巴以紧张局势降温是他此行主要意图。自2022年12月2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被认为是以色列史上“最右翼政府”宣誓就职以来,美国发起高官访以“接力赛”,在短时间内连续派出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中情局局长伯恩斯、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以色列,降温巴以冲突,维持地区稳定局势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要闻存档     
(8月18日~9月3日)8月18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特拉维夫就以逐步撤军和实现停火达成协议,双方同意将先行撤军和停火的地区从加沙地带扩大到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19日,以军全部撤出了伯利恒,但仍保持对该城市的包围。大约1000名战俘在阿富汗北方联盟的运输中死于集装箱卡车内。死因可能是窒息。波罗的海三国表示,在国际刑事法院问题上不给美  相似文献   

13.
雷希颖 《世界知识》2014,(18):50-51
<正>8月26日,在以埃及为主导的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方面再度达成停火协议,宣布自当地时间26日晚7时开启"不限时停火",同时双方将于一个月后再度赴开罗举行"非直接"会谈。这是巴以在短短50天内达成的第12个停火协定,它虽然无法最终化解巴以困局,但也总算让这场持续了50天的战火暂告一段落。尽管哈马斯和以色列都表示自己在这场冲突中取得了"胜利",自己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杰里科实行自治的原则宣言,巴以和平进程将分三个阶段加以实施。第一阶段,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双方实现相互承认,以色列在协议签署后4个月内从加沙地带和杰里科镇撤出军队和行政管理机构,由巴勒斯坦人实现自治;第二阶段,协议签署后9个月内整个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将在国际机构监督下选举产生一个委员会以取代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行使行政和司法管理权;  相似文献   

15.
时事概览     
正美国迁馆激化巴以矛盾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正式在耶路撒冷开馆。此举激化了巴以矛盾,给巴以冲突的解决制造了新障碍,也给地区紧张局势增添了更多不稳定因素。开馆仪式上,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视频发表致辞称,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是一件早就该做的事。他宣称,美国仍"致力于促成(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持久  相似文献   

16.
王晋 《世界知识》2020,(5):48-49
1月28日,时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美之际,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公布其上任以来首个有关巴以和平的方案——《从和平到繁荣:改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生活的愿景》(以下简称"《愿景》")。  相似文献   

17.
12月1日——15日1日第一届世界防治艾滋病最高级会议在巴黎举行。会议提出了联合国防治艾滋病共同计划并于1996年1月开始实施。从12月1日零时起,美国向韩国移交平时作战指挥权。北约理事会冬季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俄罗斯决定推迟批准同北约缔结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从以色列手中接管约旦河西岸税收和卫生管理权力。巴以原则声明规定  相似文献   

18.
龚正 《世界知识》2014,(15):42-43
<正>对久经战火的巴以双方来说,这注定又是一个太不平静的夏天。6月12日,三名以色列少年在约旦河西岸突遭绑架并被"撕票";7月2日,一名巴勒斯坦少年遭报复性虐杀,巴以局势随之骤然紧张。占据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重操旧业",开始向以境内发射火箭弹。7月8日,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发起"护刃行  相似文献   

19.
在巴以有关扩大巴勒斯坦自治的谈判中,巴勒斯坦小城希伯伦的名字频频出现。以色列在这座城市的驻军成为双方在第二阶段谈判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希伯伦位于约旦河西岸朱迪亚山区南部的谷地,耶路撒冷以南约40公里,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城中的易卜拉欣清真寺内有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信奉的先知亚伯拉罕及其子孙的墓地。这个墓地的基石据说是希律王在1世纪时奠定的,后来基督教占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     
以色列是位于地中海东岸的犹太国家,与阿联、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为邻。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决议,它的领土面积应为一万四千平方公里,但由于以色列侵占了阿拉伯人的很大一部分巴勒斯坦地区,因而实际控制面积为二万零七百平方公里。目前犹太人在以色列的二百一十多万人口中占88%左右,其余为阿拉伯人、德鲁茲人等。以色列的成立纪元前,犹太人即和阿拉伯人聚居在巴勒斯坦。十六世纪时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占领。十九世纪末期,在奥、俄、德等国的犹太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勾结,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想利用犹太人民迫切希望重建祖国的要求,打算在巴勒斯坦建立由它们控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被英国占领。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引起了激烈的反对。于是在美国同意下,英国于1917年11月发表了“贝尔福宣言”,声称要在巴勒斯坦帮助犹太人建立“犹太民族之家”。实际上这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它要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