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双阴极室隔膜电解槽,以多孔圆筒铸铁为阳极电解法制备水处理剂高铁酸盐.实验表明,在14 mol/L的NaOH溶液中,30℃下以30 mA/cm2的电流密度电解5.5 h可以获得36.8%的电流效率,高铁浓度可达到0.07 mol/L.用电解新制的高铁酸盐降解联苯胺模拟废水的结果表明,CODCr的去除率达85%,联苯胺最终被矿化成小分子无机物.  相似文献   

2.
以铁为工作电极,通过电解NaOH溶液(12.0mol·L-1)制备高铁酸钠,在体系温度为20~50℃,电流密度为500~2000A·m-2条件下,探讨了超声作用对高铁酸钠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能够提高高铁酸钠的生成速率;超声作用的效应随着操作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强,在实验条件下,40℃时超声作用对高铁酸钠生成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硅铁阳极溶出非隔膜电解制备高铁酸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报道了用硅铁作为阳极,在非隔膜电解槽中电解制备了新型高效水处理剂高铁酸钠,并探索了最佳反应条件.当槽电压为3~7V,电流密度为40mA·cm-2,用含1%硅酸钠的40%的氢氧化钠为电解液,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35~40℃,电解180min,电流效率可达43.0%,可得到浓度为0.078mol·L-1的高铁酸钠.实验表明,用硅铁作阳极材料,比碳钢、镀锌铁皮、铸铁等阳极材料的电流效率以及电解产率都高得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多电极高铁酸盐电化学装置,运用单一变量法研究了多个电解条件对高铁酸盐生成的影响,并对电解条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电解液流动性有利于阳极OH?的补充和氢气的外溢,有助于高铁酸盐的生成;电极板采用3阳极2阴极布置方式可提高电子传递效率和降低还原氢的分布,促进高铁酸盐的生成;极板间距可影响电路效率和析氢程度,进而影响高铁酸盐生成;电流密度适当增加可促进高铁酸盐的生成,而过高会导致析氧副反应增强,抑制高铁酸盐的生成;电解液温度的增加能够提高高铁酸盐生成速率,但也会降低其稳定性;电解液浓度增加促进高铁酸盐生成的同时,阳极钝化也会逐渐严重。采用多电极电解时最优极板间距为2 cm、电流密度55 mA/cm2、温度55 ℃、电解液浓度16 mol/L,在最优条件下高铁酸盐浓度为19 mmol/L,电流效率为66%。本次研究为进一步实现高铁酸盐多电极电解制备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甲磺酸镀液中电沉积Pb-Zn镀层,采用体积分数为10%的H2SO4腐蚀镀层使锌溶出,得到Pb-Zn多孔电极.通过线性扫描伏安法和恒电位阶跃实验分析多孔Pb-Zn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表明电极对顺丁烯二酸电还原合成丁二酸具有较好的电催化活性.研究无膜电合成丁二酸,探讨硫酸浓度、电流密度、初始顺丁烯二酸浓度、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得到合适的阴极电解条件,即在硫酸浓度为1.0mol·L-1,初始顺丁烯二酸浓度为1.0~1.5mol·L-1,电流密度为100mA·cm-2,反应温度为50~60℃时,电流效率超过88%.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铁酸盐对炼油废水的处理效果,确定适宜的pH值、高铁酸盐投加量、氧化反应时间等参数,分析高铁酸盐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钠溶液,并用其试验处理含有高COD值的炼油废水.设计单因素试验,三因素分别为pH值、氧化反应时间、高铁酸盐投加量.而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处理条件.结果高铁酸盐对炼油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50%以上,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处理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9.0,氧化反应时间30 min,高铁酸盐投加量5.00 mmol·L-1.制备高铁酸钠的一个试验条件为:70.0 mL的次氯酸钠、50.0 g氢氧化钠、18.75 g的硝酸铁固体,所制备的高铁酸钠浓度可达到0.027 mol·L-1.结论高铁酸盐对炼油废水有很好的氧化混凝作用,可应用于水处理工艺的预处理单元.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镍/过氧化聚吡咯复合膜修饰电极(Nano-Ni(OH)2/PPyox),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10 mol·L-1 NaOH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较强的电催化活性,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安培法检测葡萄糖的线性范围为2.0×10-7 ~5.0×10-5 mol·L-1(r =0.999 7)和5.0×10-5~1.0×10-3 mol·L-1(r=0.999 4),灵敏度分别为1017 μA·mM-1 ·cm-2和733 μA·mM-1·cm-2.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脱合金化和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多孔Ni以及多孔Ni-S合金电极.通过XRD、SEM表征电极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在1 mol/L的NaOH溶液中,运用线性扫描伏安曲线(LSV)、交流阻抗曲线(EIS)等测试电极的电催化析氢性能.结果表明:与多孔Ni相比,Ni-S合金具有更低的析氢过电位以及更高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相似文献   

9.
α-呋喃甲醛直接电氧化合成α-呋喃甲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在NaOH溶液中,以α-呋喃甲醛为原料,在Ni电极上直接电氧化制备α-呋喃甲酸.研究了Ni电极对α-呋喃甲醛电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及电流密度、α-呋喃甲醛浓度、NaOH浓度、温度对选择性和电流效率的影响.发现在α-呋喃甲醛浓度为30mmoL/L,电流密度为0.8mA/cm^2,NaOH浓度为0.25mol/L,反应温度为20℃的条件下,α-呋喃甲酸生成的电流效率为46.4%,选择性为79.9%.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电解法制备高铁酸钠,自制单隔膜电解槽以铁片为阳极、铜丝为阴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的电解条件下可制得浓度为0.06 mol/L的高铁酸钠,探讨了高铁酸钠氧化水中苯酚的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铁酸钠氧化苯酚的最佳pH值为9,温度为20~30℃,高铁酸钠与苯酚的投加摩尔比为15:1,氧化时间为30 min,苯酚的去除率达到6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金属铁为"牺牲"阳极,以不锈钢片为阴极,在无隔膜电解槽中,对电化学一步法合成纳米FeOOH过程中电流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结果表明:要获得较佳的电流效率,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为12mA·cm-2;电解质浓度为0.08mol·L-1;电解温度为50℃;两极板间距为5.0mm。其中电流强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以Mn(NO_3)_2和NaOH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合成了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Na_(0.7)MnO_(2.05).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呈层状板块形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a_(0.7)MnO_(2.05)是一种性能比较优良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1mol·L~(-1) Na_2SO_4电解质溶液中,0~1V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电流密度为200mA·g~(-1)时,比容量高达201F·g~(-1),库伦效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氢氧化铜/过氧化聚吡咯膜修饰电极(Cu(OH)2/PPyox/CCE),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Glu的电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Glu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优化条件下,安培法检测Glu的线性范围为2.0×10-7~1.2×10-3mol.L-1,灵敏度最高为2500.0μA.mmol-1.cm-2,检出限(3Sb)为1.0×10-7mol.L-1,加标回收率为96.5%~100.6%。该方法已用于血清中葡萄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锈铜丝网阳极氧化并制备PbO2(二氧化铅)电极,电流密度在10mA·cm^-2时获得的较好的PbO2沉积情况。采用三电极体系研究了该不锈钢基PbO2电极应用于纯棉织物前处理工艺,发现该前处理工艺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缩短棉织物前处理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正交试验得出棉织物前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无水硫酸钠0.1mol·L^-1,阳极电流密度80mA·cm^-2.氢氧化钠6g·L^-1,20℃处理45min。与传统的前处理工艺相比,电化学法处理后织物的白度稍低,但是断裂强力更高。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组装得方法制备了巯基乙酸修饰的金电极.在0.10 mol·L-1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pH=7.0),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相对低的电位条件下,对苯二酚显示一对氧化还原峰.在1.0×10-6mol·L-1到3.0×10-3mol·L-1浓度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是0.998,检测限为4.0×10-7mol·L-1.该修饰电极在间苯二酚存在的条件下,能被用于选择性检测对苯二酚,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化学沉积结合电化学衍生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钴/镍修饰电极( Co-Ni( OH)n/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方程分别为2.0×10-7~6.9×10-5 mol·L-1(灵敏度为249μA ·(mmol·L-1)-1)和6.9×10-5~1.0×10-3 mol·L-1(灵敏度为49.6μA·(mmol·L-1)-1),检出限为1.0×10-7 mol·L-1,响应时间小于5 s.  相似文献   

17.
改性粉煤灰处理氨氮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经氢氧化钠改性后的粉煤灰对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浓度为3 mol.L-1时,粉煤灰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当改性粉煤灰的投加量为2 g、搅拌时间为20 min、pH为7、氨氮废水起始浓度为50 mg·L-1时,氨氮去除率达到70.86%;粉煤灰改性前后的SEM和XRD表征表明,以氢氧化钠做改性剂促使粉煤灰生成了沸石.  相似文献   

18.
用β-环糊精(β-CD)制成修饰碳糊电极,循环伏安法研究槲皮素在 β-CD 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当以 pH =5 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为底液,扫描速率为 80 mV/s 时,槲皮素在 β-CD 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信号最大,当槲皮素浓度在 5. 0 ×10 7~ 1. 0 ×10 4mol. L 1范围内,槲皮素峰电流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 Ip(μA)=7. 809 + 2. 848 ×105c(mol. L 1),相关系数为0.999 6,检出限为 6. 3 ×10 8mol. L 1。  相似文献   

19.
以KMnO4、MnCl2和KOH为原料利用液相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MnO2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分析、热重分析、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等测试手段对所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质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为无定型结构α-MnO2,比表面积高达90 m2·g-1,在0.5 mol·L-1 Li2SO4电解液中的电势窗口为0~0.8 V(vs.SCE),在扫描速率为1 mV·s-1时的比电容高达110.2 F·g-1,漏电流为0.117 mA,经500次充放电后仍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