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正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持下,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伐明显加快,许多大、中型企业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中电集团38所、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缔结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合肥工业大学在蚌埠市设立的自主创新联络服务站已成功运行3年,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落户蚌埠  相似文献   

2.
《安徽科技》2011,(12):23-24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以下简称蚌埠基地)是由蚌埠高新区管委会、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建立的创业孵化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化基地。基地位于蚌埠高新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致力于整合利用合作各方的产业、资源、政策、科研、人才和产学研合作等优势。建设面向创新型中小企业及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0,(11):14-15
今年以来,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蚌埠基地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紧紧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先进运营理念与发展模式,推动“创业孵化、企业提升、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配套、产学研结合”的园区招商模式,迅速成为蚌埠创新创业的“热土”,吸引了一批以先进制造、电子传感器、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4.
<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把蚌埠建设成为"皖北区域性特大文化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下,蚌埠市合理利用蚌埠特色文化内涵和丰富文化底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助推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国家级文化科技产业示范园,彰显蚌埠作为皖北中心城市的核心影响力。一、着力夯实蚌埠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基础1.政策环境逐步优化为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推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蚌埠出  相似文献   

5.
《合肥科技》2007,(5):2-2
从今年起5年内,蜀山区政府将投入1000万元建立高新技术风险基金,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引导、支持一批高科技合作项目。这是蜀山区政府与合肥工业大学签定科技合作一揽子协议中的一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蚌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努力建设幸福蚌埠.在此背景下,高质量建设皖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对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具有重要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蚌埠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行了方案设计,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00,(5):5-7
蚌埠市国有工业资产总数、就业人员、工业增加值及产品销售收入在规模以上工业总量中都超过80%,其主导地位显而易见,加快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是蚌埠工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蚌埠国有工业科技得到长足发展,企业科技进步加快,技术创新取得一定成果,涌现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但是,与发达地区和我省先进地市相比,工业科技的发展仍显缓慢。主要表现为科技创新不够,  相似文献   

8.
1999年9月,首批安徽省科技信息网地市分中心建设项目通过竞争立项方式,分别被马鞍山、蚌埠、淮南、铜陵和芜湖5个地市获得。安徽省科技信息网络地市分中心的建设是构建全省科技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地市在构建地市分中心这项工作中各具特色。蚌埠市科技情报所以此为契机,通过地市分中心的建设推动我所的科技情报工作进一步的开展,在新的形势下使科技情报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蚌埠市科技情报所是全省科技情报系统范围内率先建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的  相似文献   

9.
5月30日,合芜蚌(蚌埠)人才金港开港仪式在蚌埠市举行。合芜蚌人才金港通过引进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资源,提供人才引进、孵化、教育、培训、认证等综合性服务。目前,人才金港已完成了蚌埠市人才现状及对策分析,发展共建单位68家、共建高校12家。  相似文献   

10.
潘勇 《安徽科技》2014,(2):12-14
为加快推进安徽省创新型省份(试点)建设,加快蚌埠市战略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由蚌埠市政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13年10月16日组建成立了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几个月来的各方共同努力,研究院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蚌埠市是花鼓灯艺术起源和传播的核心区,它着力打造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花鼓灯嘉年华",通过讲究主题展现手法、注重游客情境体现、突出策划节事活动等形式,展示了花鼓灯文化艺术,传扬了地域特色文化,为蚌埠城市形象提升、经济发展注入了历史底蕴和新生活力,丰富了蚌埠市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推动了蚌埠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十三五"以来蚌埠市科技创新成效 "十三五"以来,蚌埠市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突出创新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建设,强化新兴产业引领、创新型企业主导、科技人才支撑、创新机制保障,勇于先行先试,取得了一批产业成果、科技成果、人才成果和改革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升级为国家级示范区,主要科技指标稳步提升,创新能力持续跃升.  相似文献   

13.
《安徽科技》2022,(1):54-55
十月 12日 科技进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论坛在蚌埠市举行.由安徽省科技厅和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蚌埠市科技局、蚌埠国家高新区共同承办的"科技进步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主题论坛在安徽省蚌埠市古民居博览园隆重举行.论坛作为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六届年会的主题论坛之一,分为文化交流与科技进步·文化与科技融合、全球性问题研究与开放科学及全球共享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风险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3个子议题,邀请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深入探讨科技进步如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太湖世界文化论坛是中国创立的高层次、非官方的国际文化论坛,是唯一一个在民政部注册的以论坛为组织名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  相似文献   

14.
蚌埠市建筑设计院是蚌埠地区的一家老建筑设计单位,保存有蚌埠地区多年形成的、大量的建筑施工图、地质报告和设计计算书等设计档案资料.为适应各方面利用档案的需要,充分发挥建筑设计档案的作用,该院努力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在《安徽省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来皖创新创业实施细则(试行)》政策的吸引下,高小平团队携AMOLED蒸镀用高分辨率金属掩膜板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落户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立了安徽省大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申报了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获省参股1000万元、蚌埠市相应配套资金1000万元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00,(1):42-43
蚌埠市CAD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开始于1997年,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科委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把推广应用CAD技术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突破口来抓。经过两年的努力,蚌埠市CAD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一、初见成效 1.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蚌埠灯芯绒集团公司是国内知名的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2008,(6):29-29
本刊讯 为提高安徽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日前,安徽省科技厅向各市科技局和合肥、芜湖、蚌埠高新区管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规定条件推荐一批企业和贷款项目,争取安徽省工商银行给予重点融资支持。这标志着安徽省科技厅与安徽省工商银行科技金融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8.
李帆 《安徽科技》2014,(8):22-22
按照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蚌埠市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的工作关键点,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展一系列技术引进、新产品开发等研究和示范项目,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截至目前,蚌埠市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全部实施了“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项目,共争取资金486万元,总投入3860万元,项目创新了管理模式,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6,(11):2-3
为了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由合肥市科技情报所牵头组织,全省地市科学技术情报交流研讨会于2006年11月17日在合肥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合肥市政府副市长江明、省科技情报所、市科学技术局,以及蚌埠、铜陵、马鞍山、安庆等十二个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代表。各地市情报所的代表就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20.
加强校(院)地合作 探索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1月中旬,笔者与合肥工业大学几位同志一道,专程赴广东东莞、深圳,学习考察两市与著名高校合作设立科技创新载体、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的经验和做法。在粤期间,考察组一行重点参观考察了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简称工研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