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较系统地叙述了各种减小航炮后座力的方法和原理以及考虑炮架为弹性体时,最大后座力的近似估算方法。最后讨论了减小航炮后座力研究的发展趋势,兹介绍了液压后座控制系统在减小航炮后座力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对簿板的极限分析法,弹性碰撞理论,有限元法和静、动光弹实验技术,对××航炮击发机构的强度系统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减小航炮后座力的一种新型装置-高吸能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导出了武器在此种缓冲器上各阶段的运动方程以及描述其运动状态的相平面图。最后提出了高吸能缓冲器结构参数选择的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火箭系统的定型试验为基础,参考有关论著,提出了射击密集度的分析方法,发射装置振动和阵风的测试数据处理方法,以及起始扰动计算公式等等。  相似文献   

5.
××火箭的研制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漫长历程,射击密集度曾长期不过关。我们通过电子数字计算机模拟发射,重现了1981年6~7月发射试验,且确定了各种情况下的特征系数,为分析计算××火箭的方向密集度提供了方便。 本文认定影响××火箭密集度的决定性因素是起始扰动,而影响起始扰动的主要因素是燃气流特别是旋转发动机的燃气流作用力。为了提高××火箭的密集度,重申了在定向器上铺钢板以减小燃气流作用力的意见;提出了降低现有炮口转速(例如折半)和推迟旋转发动机点火的建议,对此作了定量论证。 本文还在一般意义上探讨了弹体自转对推力偏心临界段的影响问题,指出当自转速度较高时,推力偏心临界段长度趋近于半个弹道波长,即趋于与起始扰动临界段长度相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笔者设计和研制的显示存储系统,该系统以IBM-PC机作为处理机,配以扩充的3×256×4bit显示存储器和伪彩色合成查找表电路,实现了图象处理显示系统高速、灵活、方便,并且价格低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问引用编号为"GB××××—××"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要改为"GB/T××××—××××"吗?答1991年以前发布的所有国家标准,其编号  相似文献   

8.
研究有限图上圈的计数问题,对运筹学上的“图上作业法”、集成电路的线路设计、有机分子的结构等,都有一定的实用意义。[1]中讨论了平面上2×n矩形格图中圈的计数问题,[2]中讨论了平面上2×n矩形和环形格图以及3/2×n矩形和环形格图中圈的计数问题,[3]中讨论了平面上3×n矩形和环形格图中圈的计数问题,都分别得到了相应的公式。本文将讨论平面上4×n矩形格图中圈的计数问题,并得到相应的公式。  相似文献   

9.
设计完成了二维8×8DCT/IDCT处理器系统.该系统由两个一维DCT/IDCT功能块和一个矩阵转换存储器功能块构成,采用并行结构,流水线操作.根据分布算法,用存储器查表的方法取代了乘法操作.给出算法、系统框图和时序图,对各个功能块进行了设计.采用Verilog-XL语言编写了程序,完成了对主要功能块的模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证明对乘积图G×Pn和G×Cm,若G∈C1T,则G×Pn∈C1T,G×C2m∈C1T和G×Cm∈C1TC2T;从而证明了乘积图Pr1×Pr2...×Pm∈C1r,Cr1×Cr2...×Cm∈C1T∪C2T.由此证明了对于这些图全着色猜想成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某高射机枪用弹簧液压式浮动机.为了解采用该浮动机后机枪的后坐阻力、位移等性能参数,建立了测试系统并进行了相关的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该弹簧液压式浮动机,可以实现机枪的浮动射击,并且具有较高的浮动稳定性;机枪射击时的后坐阻力和前冲力都得到了大幅度降低,可有效降低架体的受力和变形,对提高射击精度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2.
用有限段法计算高炮身管的弹性变形,用基于Kane方程的Huston方法建立了某高炮7刚体18自由度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高炮发生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得出的炮口角位移明显大于不计身管变形的5刚体10自由度模型的计算结果。2种模型计算出的炮箱后坐曲线是完全一样的,与实测的炮箱后坐曲线一致,证明了上述分析的正确性,为高炮精度分析提供了更严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火炮发射动力学中有功内力的广义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火炮发射过程中构件的弹性和构件间的阻尼效应导致的有功内力问题,从力学的基本概念出发,推导了有功内力对应的广义力计算公式,为火炮发射动力学计算中公式符号的简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分析了火炮发射系统中存在的非刚性元件,如反后坐装置和上架、下架之间的摩擦力矩的有功内力问题,为解释火炮发射动力学的理论计算误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降低自动武器后坐力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膛内燃气通过拉瓦尔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力的新型自动武器结构,建立了双一维两相流数学模型,并以5.8 mm口径实验枪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在不明显减小弹丸初速的同时,起到明显的减后坐力的作用,减后坐效率达到37.8%.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介绍了内能源式转管武器耦合双联装的耦合结构型式,根据基于拉瓦尔喷管驱动方式的单管转管武器动力学分析,推导出同类驱动方式的耦合双联装转管武器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给出的算例在缓冲结构参数相同的条件下,耦合双联装的内能源式转管武器其后坐力比未耦合双联装的小30 %左右,其角速度波动范围也较非耦合双联装的小.因此,采用耦合双联装的方式,可以达到减小后坐力,提高系统射击精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反共振理论在减振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新型动力减振器-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在不增加弹簧相对变形的条件下,可以大幅度减少动力减振器的总质量,阐述了无阻尼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的原理及其质量,刚度分布对该减振器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汽车系统分析的键合图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介绍了键合图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指出它是对工程系统进行动态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研究多种能量范畴耦合的复合系统 文中将其应用于汽车系统分析 ,着重以汽车二自由度振动系统为例 ,叙述了利用键合图来建立各种不同模型 (比如系统方块图、状态方程以及传递函数等等 )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该文应用多体动力学对某高炮进行了减振研究,建立了考虑连发效应、动力响应和结构特性的高炮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带有操作指令的软件可仿真计算火炮系统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增加起落部分的转动惯量和改变炮身的凸肩位置可以显著地减小高炮连发射击时的炮身振动,这为提高高炮射击精度和指导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将高效的膛口制退器、时延式喷管气流反推减后坐装置和新型阻尼可调高吸能缓冲器3者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减后坐力技术,实现大幅度降低小口径自动炮连发射击时的后坐力.建立了该自动炮复合型减后坐刚柔耦合数学模型.经过仿真分析,计算结果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相符.试验数据表明,复合型减后坐力技术能够有效使自动炮后坐力显著降低.为今后低后坐身管武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弹链供弹阻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的方法,首次建立了每个链节具有4个自由度的弹链系统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及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对弹链运动系统和自动机运动系统作耦合数值模拟,起初地描述了弹链在运动规律和弹链和和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弹链阻力的诸多进行了分析,并在保证自动机身速稳定的条件下对主要参数进行调整和匹配,使弹链阻力对自动机运动循环的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