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分散深蓝HGL(C.I.分散蓝79)染料用木质素磺酸钠Lignosol D-30为分散剂时高温染色过程中的化学稳定性。发现在高温染色过程中存在着部分染料结构中的Br被H原子所取代的副反应其产物能上染涤纶并影响产品色译。选择低还原性分散剂、降低分散剂用量和控制染浴pH值,可保持该染料高温染色的稳定性,获得较好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衍射、DSC热分析和光学行为的测量,对三个分散染料(C.I.分散红225、167,C.I.分散蓝73)在染色涤纶纤维上的固着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染料均不以晶体状态固着在纤维上,所以染色纤维的色光与这些染料晶型的颜色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生物素的~1H,~(13)C化学位移和~1H自旋——晶格弛豫时间进行了测定,并利用NMR技术和分光光度法联用的方法,对生物素与Hg~(++)离子形成配合物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物素与Hg~(++)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配合比,并对生物素在解除汞中毒方面提出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海水中微量活性硅酸盐的二次还原比色测定法.方法基于先后用1,2,4-氨基萘酚磺酸和二氯化锡还原硅钼络合物,获得深蓝色产物.二次还原法所得的比色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710mμ,采用光电比色较先前各法灵敏,克分子消光系数为9000.海水中所含Fe~(+++)、Fe(++)、Cu~(++)、P0_4~3等杂质因含量不高;对本方法没有干摄:测定海水水样时,需作盐误校正.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以PbS—Ag_2S压片烧结制作的铅离子选择性电极用于测定污染土壤中铅的方法。在0.1M氯化钠介质中,铅离子浓度在5×10~(-6)—10~(-2)M范围内E——log CPb~(++)呈綫性关系。污染土壤中的铅用HCl—HNO~δ溶解,在PH 2用双硫腙—四氯化碳溶液萃取除去Cu~(++)、Hg~(++)和Ag~+,用抗坏血酸治除Fe~(+++)的干扰,在PH 3.5—5.5以标准加入法测定铅含量,结果与双硫腙比色法,极谱法和容量法一致。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高铁酸钾(Fe~(6+))对于Cu~(2+)在土壤垂直方向上迁移时浓度的影响,采用土柱实验,通过加入薄层示踪剂(Cu~(2+)、Fe~(6+)),以研究Cu~(2+)溶液在下渗过程中浓度的变化,以及Fe~(6+)对其下渗过程中浓度变化的影响;同时探求高铁酸钾(Fe~(6+))对铜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的最佳使用量和最佳作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Fe~(6+)十分显著地提高了土壤对于Cu~(2+)的吸附作用,有效地控制了Cu~(2+)在土壤中的向下迁移,Fe~(6+)作用于铜污染土壤的最佳使用浓度为100 mg/L,最佳作用时间为5 h。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溶剂和不同对电极对I3-的还原电位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影响。在I3-/I-的离子浓度和染料敏化TiO2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能使I3-在较高的电位下就能还原的对电极溶剂有较高的开路电压。相对于Pt对电极,用石墨作对电极时有较高的开路电压,这是由于小电流时I3-/I-在石墨表面的还原反应过电位要比在Pt表面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溶剂和不同对电极对I3^-的还原电位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的影响。在I3^-/I^-的离子浓度和染料敏化TiO2膜性能相同的情况下,能使I3^-在较高的电位下就能还原的对电极溶剂有较高的开路电压。相对于Pt对电极,用石墨作对电极时有较高的开路电压,这是由于小电流时I3^-/I^-在石墨表面的还原反应过电位要比在Pt表面小。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Fe~(2+)、Cu~(2+)、Zn~(2+)喂养鲫鱼(Carassius auratus),以血清抗菌活力、溶菌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分析了Fe~(2+)、Cu~(2+)、Zn~(2+)对鲫鱼生长和非特异免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能促进鲫鱼的生长;不同浓度的微量元素对鲫鱼非特异免疫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Cu~(2+)1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抗菌活力最强;分别添加Fe~(2+)150 mg/kg、Cu~(2+)5 mg/kg、Zn~(2+)15 mg/kg时鲫鱼血清的溶菌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添加Fe~(2+)250 mg/kg或者Cu~(2+)5 mg/kg或者Zn~(2+)15 mg/kg鲫鱼血清中过氧化氢酶活力最强;适量添加Fe~(2+)、Cu~(2+)、Zn~(2+)能促进鱼类生长和提高免疫力,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糖精钠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盐含量大、可生化性差的特性,设计了分段废水处理工艺,选取酯化分离和置换工序所产生邻氨基苯甲酸废水,并依据Cu~(2+)与H_2O_2发生类Fenton反应原理,利用Cu~(2+)、Fe~(2+)离子的协同效应,结合铜离子沉淀法和芬顿氧化法,探讨了硫酸铜、硫酸亚铁、过氧化氢加入量等因素对废水中COD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最佳参数:50 mL糖精钠废水,加入1.15 g硫酸铜、0.1 g硫酸亚铁、21 mL 30%过氧化氢,COD去除率达到76%.该工艺与芬顿氧化法相比,硫酸铜的加入强化了Fe~(2+)离子的催化作用,提高了废水中COD去除率.  相似文献   

11.
Hn^+离子的产生和鉴别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作者从高频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中,分析证实存在H4^+和H5^+的团族离子,对1.8MeV的H4^+和H5^+信号的能谱测量表明,它们极容易分解成H4^+,H3^+,H2^+(H2)和H^+(H)等产物,并从实验事实出发,对H4^+和H5^+的形成和分解反应作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高剂量(7.5×10~(15))氩离子注入硅片背面的吸杂效应;吸杂效果由npn晶体管的漏电流,Iceo的降低得到证实;分别用SIMS及DLTS法测量吸杂前后杂质分布的变化。结果表明,Fe、Cr及Au等重金属杂质经吸杂处理后有效地从硅片正面的有源区转移到背面的损伤区,揭示了吸杂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离子色谱分析试样中存在高浓度基体离子对其它微量组分测定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剥层椭偏光法对硅中大剂量P~ 注入形成的非晶层在CWOO_2激光退火时的固相外延模型进行静态实验证明.获得CWCO_2激光退火的固相外延生长平均速率达到4.2×10~3(?)/sec.本文并应用隐式差分方法计算了退火样品的体内温度的径向分布T(r,t)及离子注入非晶层外延再结晶厚度的径向分布ξ(r,t)的离散值,得到选择退火条件的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利用硫化锌中掺入 Ce3+合成绿色光致发光材料 ,并对其发射光谱、物相组成、结晶学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测试结果表明 ,在紫光激发下 ,Zn S:Ce3+的发射光谱为峰位在50 0 nm的宽谱带 ,它由 Ce3+的 4f- 5d跃迁形成  相似文献   

16.
分析、对比了经典计算机和量子机的异同,讨论了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与发展趋势,指出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结构结合将是计算机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浮选、沉淀、沉降等实验,查明了常与镍离子共存的Mn~(2+),Ca~(2+),Na~+,Cu~(2+),Fe~(2+),SO_4~(2+),Cl~-,CO_3~(2-)等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和影响机理。指出,电解质对镍离子浮选的影响因捕收剂不同而异;Na~+,Ca~(2+),Mn~(2+)等阳离子因促进沉淀物聚结对丁基黄原酸镍浮选有利,Cu~(2+)与镍离子竞争捕收剂,Fe~(2+)含量超过30ppm时因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产生抑制作用;Cl,SO_4~(2-)对浮选没有影响;CO_3~(2-)将减弱阳离子对丁基黄原酸镍聚沉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19.
金属离子对细菌浸出复杂金属硫化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催化离子 Ag+ ,Hg2 + ,Bi3+对细菌浸出复杂金属硫化矿的影响。发现 Ag+能极大的提高金属浸出率 ,将 Cu的浸出率从 30 .2 7%提高到 99.99% ,钴的浸出率从 19.10 %提高到 31.79%。三种金属对 Cu浸出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Ag+ >Hg2 + >Bi3+ ,对 Co浸出的影响大小顺序为 Ag+ >Bi3+ >Hg2 +。催化离子浸出效果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催化离子毒性对细菌生长影响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改进的偶极层模型和量子理论,研究了铯溅射负离子源中负离子形成机理,给出了吸附铯原子层的金属表面功函数变化及电子转移几率公式,并用量子隧道模型导出负离子形成几率,计算了负离子产额和引出束流强.其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相符.与测量值相比,比 Alton 的计算结果要好,且计算过程简单.它为溅射型负离子源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