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毒狼     
《科技潮》2002,(8)
瑞香科、狼毒属。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丛生,高20-50cm。花期5~6月。产地分布山西、河北、河南、甘肃、青海及东北、西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上的山坡草丛中。可用来布置花境和花丛。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十多年里,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日益关注,人们对产毒真菌及毒枝菌素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欧洲一些与农业相关的研究领域,如植物、食品和饲料等,积累了大量有关产毒真菌及毒枝菌素方面的信息。由于欧洲国家之间环境条件的差异(如温度、光照、降雨等)和自然条件下栽培的作物(谷物品种等)的不同,导致特定产毒真菌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有关真菌毒理学方面的问题。此外,由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农产品的全球贸易对农业有毒真菌的迁移及其可能引发的新疾病,以及地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都将带来深刻的影响。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过去10—15年间,欧洲有毒真菌及毒枝菌素研究的最新进展,2003年10月25日在意大利举行的“COST-835”会议,本书的编委将这次会议上各国代表的研究论文汇编成册,以飨食读者。  相似文献   

3.
毒霸天下     
地球上有毒的动物多得数不清,不过它们大都是人类的手下败将,当然除了下面说的这几位。  相似文献   

4.
毒霸天下     
武侠小说中,杀敌于无形的用毒高手,总是令人防不胜防、不知所措。就拿前段时间热播的《射雕英雄传》中的老毒物——欧阳锋来说吧,他用一小杯毒液竟然毒死了海里的鲨鱼,我们这里不谈他的残忍,只说那条蛇吧,你说它酷不酷?  相似文献   

5.
毒鼠新探     
鼠害成灾,人人厌恶。在鼠类天敌稀少的今天,寄希望于药物毒鼠,又总是收效不大,一般只能灭掉60—70%,有时还达不到这个指标,欲求达到90%以上的效果极为困难。为何每次灭鼠总有些老鼠要逃脱漏网呢?据行家研究,集群的老鼠,也跟人类社会一样,在其身份上也有高低贵贱之分,举凡对有可疑性的食物,一般都是由身份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盅毒     
蛊毒的奥秘中国民间自古就存在着各式奇风异俗,其中养蛊这种神秘巫术一直为人称奇,山野路人无不谈蛊色变。过去,有些人专以制蛊来谋财害命。制蛊法:多于端午日制之,乘其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致人于病、死。又多用蛇、蛊、蜈蚣之属来制,一触便可杀生。蛊大概可以分为蛇蛊、金蚕蛊、篾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等。  相似文献   

7.
壮医毒病论     
定义了壮医"毒"的概念,分析了壮医毒病类型,研究了不同毒病的病因、病理、临床症状,介绍了壮医毒病预防、治疗方法及其常用解毒药.指出了毒病是壮族地区第一大病类,壮医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但需要系统化的总结与理论上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毒石与奇石     
在非洲西部的马里共和国境内,有一座不很高的山脉,名叫“耶名山”。为了探测山中的铁矿,1986年8月28日,马里国家地质局派遣了以阿勃为队长的6人探测小分队。携带雷达仪和其它有关工具,于中午时分,登上了山的腰部,当他们继续向上登时,有一个队员报告说:“这地下有异常东西,雷达指针在不停摆动!”在队长的指挥下,几个队员一齐向下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夏天,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烦恼,随着气温渐渐上升,蚊子也逐渐多了起来,不经意间,一个个小红包就出现在身上且长时间发痒,晚上睡觉的时候,嗡嗡声吵得人们无法入睡,令人怒火中烧而又无可奈何,于是乎蚊香便成为人们对付"吸血鬼"的首选产品。蚊香的主要成分及危害中国人用蚊香驱蚊最早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欧阳修在其《憎蚊》诗中就曾这样写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科学探索》2013,(5):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1.
呋喃丹是一种广谱农用杀虫剂,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它微溶于水,在酸性介质中稳定,碱性介质中易水解,口服毒性大,接触毒性低,残效期长,因此可考虑在医学上使用,如用于毒蝇。我国已有江苏省铜山农药厂生产3%的呋喃丹颗粒剂。 1980年9月我们采用不同浓度的呋喃丹溶液,制成不同诱饵的毒蝇堆进行现场观察,初步观察到本品毒蝇效果良好,最快的数秒  相似文献   

12.
“毒军”距离市区只有60千米!专家们的警告让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达尔义市的居民十分紧张。一位政府官员甚至称,达尔文市而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日军轰炸、1974年飓风风暴之后的第二次“火难”。  相似文献   

13.
刚刚结束大扫除,孩子们又累又饿,赶紧跑回房间……  相似文献   

14.
细菌与汞毒     
在自然界中,虽然有的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但有的细菌对人类却是有益的.汞对人类的毒害可由细菌促增,也可由细菌解除. 水俣中毒的肇事者 1953年,在日本九州水俣县内,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中毒事件.截止1977年10月,共死去203人.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沉没于海中的化学武器,正在悄悄扩散浩瀚的大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湛蓝的海水不复存在,各种垃圾废料在海面上四处漂浮,海洋生物不是尸沉大海就是在痛苦地等待末日的来临”——这就是科学家们描绘的2007年的波罗的海。半个世纪前沉没于海中的化学武器,今天正在逐渐扼杀波罗的海,有可能把它变为没有任何生物的新的“死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生产了30多万吨毒剂用于制造炸弹和弹头。战争结束后,这些毒剂原封不动地作为战利品落入了战胜国手中。面对这一棘手的战利品,盟军将领绞尽脑汁,终于做出决定将它们沉入大  相似文献   

16.
蓖麻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蓖麻毒蛋白是在蓖麻中发现的,有很强的毒性,可抑制蛋白合成的蛋白质.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及生物杀虫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蓖麻毒蛋白的结构、毒性作用机理、纯化方法及其在肿瘤导向治疗和生物杀虫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有毒植物的毒性部位,将黑龙江省有毒植物分为9类,共53科106属118种,并提出了有毒植物急性中毒治疗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变毒为宝     
在巴西的圣保罗市北郊公园里,有一个闻名世界的毒蛇研究院,名叫布坦登研究院。在毒蛇研究领域里,它走在世界的前列。院内有一个用水泥浇铸的圆形养蛇池,池深三米,池中有一个个小土堆,小土堆上有许多毒蛇出入的洞口,这就是蛇的住处。据说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半个月取一次毒蛇的毒液,取出后要经化验、过滤,制成针剂打进马身上,再提制出抗毒素,用来治疗毒蛇咬伤和作为注射用的预防血清。巴西政府十分重视这所研究院,每年从科研和卫生经费中专门拨款资助。研究院同世界学者交流经验,既选派专家出国学习,参加国际会议,也邀请其他国家学者来讲学。布坦登毒蛇研究院设备齐全,拥有各种新式的实验仪器。化验室内存放着各类毒蛇液,以供逐一进行化验、分析成分,加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鼠仙台毒感染曾打算用灭活病毒疫苗,用温度敏感的变种病毒及用有佐剂的灭活苗来予防。但很少研究仙台毒疫苗对大鼠的效力及安全性。上文中曾报导仙台毒用吐温80,乙醚,福马林及紫外线结合处理灭活后可使鼠产生血清抗体并由接种疫苗的母鼠把抗体转给其仔代。本文报导这种疫苗的效力。研究用的大鼠为该所繁殖的五周令Wistar大鼠,公母均有。种鼠群(用检查淘汰种鼠血清学监测的方法来证明)无仙台  相似文献   

20.
链格孢菌产毒菌株及产毒培养基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紫茎泽兰(Eupatoriun adenophorum Spreng.)的自然致病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的5个菌株501,402,503,LS,YN,AW的产毒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选出501菌株产毒能力最强,同时对501菌株的产毒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培养基(水的质量分数40%)和PSK培养基分别可以作为产毒的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