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经堂文化是穆斯林传播政治、经济、文化与文明的理想途径,在大理州,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无一不是在这种文化的浸透和影响下学习、工作和生活,伊斯兰女性更是在这种文化的滋养和教育下茁壮成长,成为勤劳善良、努力工作、积极奉献、服务社会的美丽风景.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教律与穆斯林民族教育之契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近代回族报刊的创办作为近代回族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出了诸如救国、救教、兴族等主张,反映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回族大众的觉醒与自强。民国年间,大批回族知识分子在认识到科学文化的重要性后,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与发展回族新式教育的新途径。其中。兴办进步团体、创办各类刊物成为主要的宣传途径。在回族开明人士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了许多文化教育团体.创办了许多以面向回族等族穆斯林和其他非穆斯林群众的伊斯兰刊物。经过宣传与倡导,新式回民学校逐渐遍及全国各地,成为回族教育由经堂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变的一种过渡形式。新式回民教育对回族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为回族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有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情况,是最近10多年来国际社会广为重视的话题。一般来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指穆斯林世界重返“麦地那”的思潮,它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彻底背离了伊斯兰的理想,并把近代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被欺凌归结为没有按照早期伊斯兰教纯洁的教义行事。因此它宣称要用伊斯兰原旨教义规范穆斯林社会,重建伊斯兰国家,并把古兰经及圣训  相似文献   

5.
王剑  王更芳 《科技资讯》2014,(31):207-207
加强祖国各民族共同团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中之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尤其要重视加强回汉融合,尊重回族文化。笔者足于民族团结,致力于"清真寺建筑文化功能"研究,目的在于让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学习的区外汉族学生更多地了解伊斯兰文化,了解回族习俗。该文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教最核心的一个建筑体和标志物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宗教功课、宗教教育、宗教活动、重大节日庆典等中心场所。一般而言,凡是有穆斯林生活的聚居社区都建有清真寺,只是规模大小与建筑艺术风格。因时因地而异罢了。因此,清真寺成为伊斯兰教存在于某个社会的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6.
回族文化由汉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交织、融合而成。回族在文化认同上表现了极强的两种文化结合的特点。与回族相比,东干人在中亚发展的文化带有更显著的“多元”色彩,但它保留的最基本内涵仍然是回族文化的核心——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结合形成的传统,只不过由于周围环境不同,在选择认同符号方面更趋向于汉文化的特色以区别于周围穆斯林民族。从东干人反观回族的“文化认同”,可以对回族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回族研究更趋思考上的多角度和方法上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7.
伊斯兰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体系,"和谐"是伊斯兰文化的内核.在当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和谐理念,可以熔铸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之中,成为穆斯林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上海读者杨英来信问:书刊中经常出现“苏丹”一词,不知它有几种含义,请予解答。苏丹(Sultan)是阿拉伯语的音译,也译为“素丹”,意即“君主”或“统治者”。作为称号,始于八世纪,到十一世纪被伊斯兰国家统治者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穆斯林即伊斯兰教徒之意。什么是伊斯兰国家?一般认为多数居民为穆斯林的国家是伊斯兰国家。但情况不尽相同,有的国家,穆斯林虽不占其人口总数的多数,由于受伊斯兰教影响,也宣布为伊斯兰国家,参加了伊斯兰会议。如亚洲的马来西亚、穆斯林占其人口总数的44—50%;非洲某些国家,穆斯林在其人口中所占比例不及50%者,有几内亚比绍(36%)、上沃尔特(25%)、喀麦隆(15%)、乌干达(6%)、加蓬(1%)。所以,除了多数居民是穆斯林这一点外,还可以从它是否是伊斯兰会议的与会国来确定。有些国家,奉伊斯兰教为国教,或取名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斯兰国  相似文献   

10.
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化的有形载体,在回族穆斯林聚居区正日益显示出它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它不仅具有文化教育上的价值,而且具有经济上的价值,同时还具有建筑上、史学上和民俗学上的社会价值,对回族穆斯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面纱是穆斯林妇女代表性的装束,它的产生与《古兰经》的要求以及阿拉伯地区的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伊斯兰妇女曾一度努力抛弃面纱,但在70年代掀起的伊斯兰复兴运动后伊斯兰妇女又重新戴起了面纱,戴面纱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标志,是伊斯兰妇女反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手段,是出于一种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保护妇女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明冲突论”不能很好地分析伊斯兰恐怖主义的起源;伊斯兰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根源,是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与历史和外部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西方国家中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认为代表伊斯兰的“绿色”正在全球蔓延,并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西方世界的稳定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穆斯林认为,伊斯兰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衰落之后,正在走上复兴之路……现实的情况是,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正日益成为一种对当代世界格局,对国际政治具有重要影响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交错着各种复杂的内外关系, 并且是动态的, 只有把它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进行分析, 才能全面地准确地认识它的功能, 才能搞清: 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的关系;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才”, 还是“财”; 教育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 还是一种产业; “教育产业化”为什么是错误的; 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等等关系和问题。只有唯物辩证地解决了这些既是理论又是实际的问题, 才能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教妇女观,在主体方面体现了“男女相生“、“性别和谐“的观念,凸现了妇女作为“人“的社会属性。但是,建立在封建父系私有制基础之上的伊斯兰教的妇女观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在实际生活中,男尊女卑、男权至上的意识仍占伊斯兰教妇女观的主导地位。用社会性别理论对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进行分析,对研究伊斯兰教以及改善穆斯林妇女的境遇,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兰经》作为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对穆斯林的历史、文化、思想、社会生活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样对维吾尔皈文化生活也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意义,它已融入维吾尔世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对印尼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社会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苏哈托下台后,印尼开始民主转型进程,印尼的伊斯兰教也随之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印尼伊斯兰政党发展。其次,印尼自由伊斯兰思想发展艰难。再次,印尼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中的极端主义活动猖獗。最后,以伊斯兰银行业为代表的伊斯兰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 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关于伊斯兰教婚娴制度及其内容的论述是十分丰富的,集中地夏映在麦地那时期启示的二十四章里。它对于穆斯林的婿娴从伦理道德、社会习俗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论述,阐明了伊斯兰教的婚姻制度及其观点。这也是伊斯兰教婚姻观正式确立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激化导致了原教旨主义的复兴,使它具有了更多的政治内涵。近年来,原教旨主义(又称“伊斯兰复兴运动”)在伊斯兰世界迅速崛起。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些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也给地区乃至国际形势带来了冲击。原教旨主义以宗教为思想传播方式、以武力为最后手段,最终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