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脾脏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西门子小狮王、飞利浦HD11超声诊断仪,对56例脾脏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结果:真性破裂42例,中央型破裂6例,包膜下破裂8例,真性脾破裂中合并肝破裂25例,肾挫伤6例,胰尾部挫伤3例。结论:超声诊断脾脏闭合性损伤简便、经济、快速有效,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颅脑损伤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损伤程度越趋严重。其特点是伤情急、病情重、变化快,是引起病残甚至残废的重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89—1993年收治的67例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男58例,女9例,年龄3月H3岁,其中20edo岁49人。平均年龄29二6岁。2、分类与伤因:受伤至入院1小时34例,led小时21例,6小时以上12例。3、损伤情况:脑挫裂伤43例,同时有脑干损伤8例,下丘脑损伤1例。颅内血肿24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7例,脑内血肿6例。GCS昏迷分级3ed分(特重型)43例,6e…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静脉窦损伤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方法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时修补静脉窦损伤,术中行明胶海棉压迫,硬脑膜悬吊8例,上矢状窦前1/3损伤断裂结扎1例,间断缝合、骨膜、硬脑膜翻转修补缝合5例,术中修补硬脑膜6例。结果本组治愈11例,上肢感觉障碍2例,死亡2例,1例死亡于手术中。结论对于静脉窦损伤患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与心动周期有关的胸部冲击时刻对钝性心脏损伤的影响,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精细人体心脏生物力学模型,并针对40例处于不同心动周期的心脏进行胸部冲击仿真.心脏模型几何来源于医学影像,包含四个心腔、瓣膜以及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通过Abaqus中基于面的流体腔方法考虑冲击过程中血液与心脏的流固耦合作用.心脏的不同状态采用各心腔内压力与瓣膜的激活与否来表征.仿真结果显示:(1)建立的心脏模型在胸部正面冲击下心内血压曲线在试验范围内,能够正确反应心脏的冲击响应.(2)乘员胸部正面冲击下,左心房的血压峰值为(164.91±17.33)kPa,明显高于右心腔,使二尖瓣损伤风险高于三尖瓣;右心心肌的应力值为(1887.07±168.74)kPa,远大于左心,导致右心更容易发生心肌破裂.(3)心脏处于心室充盈期受到冲击时,心肌应力为(1901.3±150.7)kPa明显高于其他时刻,更容易发生心脏损伤.(4)心腔内的初始血压对碰撞中的峰值血压影响不明显,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2;而瓣膜的开闭状态对心肌的损伤风险影响较大.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钝性心脏损伤机理,为车辆安全设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并静脉窦损伤诊断、治疗、手术方法.方法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时修补静脉窦损伤,术中行明胶海棉压迫,硬脑膜悬吊8例,上矢状窦前1/3损伤断裂结扎1例,间断缝合、骨膜、硬脑膜翻转修补缝合5例,术中修补硬脑膜6例.结果 本组治愈11例,上肢感觉障碍2例,死亡2例,1例死亡于手术中.结论 对于静脉窦损伤患者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腹部闭性内脏损伤的价值。方法对永登县人民医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的61例经超声检查的腹部闭合性内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脾损伤34例,诊断肝损伤8例,诊断肾损伤6例,复合型内脏损伤4例,腹膜后血肿6例,空肠脏器损伤3例。结论结合临床及掌握超声共同特征,诊断性腹腔穿刺等结果进行共同分析,对腹腔闭合性脏器损伤快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统计6年来治疗的老年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总数、发病率及病因,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86例,占同期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91例)的17.5%。手术治疗55例,保守治疗31例,死亡率分别为38.2%和38.7%,与同期35-60岁同类型病人86例比较,老年组合并伤及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0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危及生命的合并伤,急取在脑疝前期开颅,充分脑减压,早期防治并发症可降低老年人急性重型脑损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2例重型颅脑损伤所致神经性贪食患者。主要为脑外伤恢复期出现贪食、暴食、情绪改变,自发诱吐等。颅脑外伤急性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记分5分、6分各1例。CT检查:额颞部脑挫裂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颅内血肿。脑电地形图检查:轻-中度异常。2例患者经高压氧、药物及综合心理治疗,1例治愈,1例好转。并结合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本病的诊断、临床表现、病因、治疗、预后及与抑郁症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SW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90例DAI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FLAIR和DWI及SWI扫描.结果:SWI在90例DAI患者中,能够发现常规MRI不能显示的微灶性出血,明显提高病灶的检出率.结论 :SWI序列能够清晰显示DAI患者出血灶的部位和数目,能够准确反映创伤的严重程度,为DAI的诊断、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用于评价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和Stent在放疗后所致动脉疾病的治疗,及靶血管内Stent的长期支撑开放作用。资料和方法:14例患者,因为放疗所致18处动脉性病变,而给予血管成形术治疗。13个Stent放置于8个患者,分别治疗血管闭塞3例,内膜撕裂1例,动脉瘤1例,残存狭窄2例,多发狭窄1例,球囊成形术后再发狭窄1例。所有病例均用CT扫描和/或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Stent及其靶血管内和Stent内的血流情况。结果:血管成形术成功治疗14例病人,8例患者在动脉病变处放置Stent。11例动脉病基本消失,追踪2年(8月~5年),临床症状完全解除,3例临床症改善。11例患者接受了1或2次血管成形术。1例患者重复承受了4次血管成形术,并放置3个Stent,2个Stent放在两髂总动脉和腹主动脉,1个Stent放在腹腔动脉。另1位重复4次血管成形术的患者,在肠系膜上动脉放了2个Stent。最后1例,因为血管成形术后内膜撕裂和血管闭塞,而放置了1个Stent,经5年随防,其动脉病变为临床治愈。结论:单一的血管成形术或者多技术综合运用,可有效治疗放疗所致的动脉性病变,应考虑其为动脉损伤性病变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1.
冯锡强  宁平 《甘肃科技》1998,14(2):24-24,7
图为正在做学术报告的冯锡强大夫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伴有颅脑损伤的多发伤病人。按颅脑损伤分类:脑震荡8例,脑挫伤9例,颅骨折6例,颅内血肿5例,上矢状窦损伤2例。按其它损伤分类:胸腰椎骨折、肋骨折、血气胸者11例,四肢骨折及碾轧伤者8例,脾破裂1例,...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是由位于脑蛛网膜下腔的动脉破裂引起的 ,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 ,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SA)对SAH的病因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选择适当时机进行造影是关键。早期即发病后 3天内行脑 DSA可以早期作出病因诊断[1] 。早期病因手术根治治疗对防止再出血、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有帮助。我科1 994年至 1 999年对 SAH患者早期行脑 DSA检查1 5例 ,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血管造影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本组患者 1 5例 ,男 8例、女 7例 ,年龄 2 4~ 68岁。临床诊断和脑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其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伴有脾功能亢进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18例患者行DSA下经皮肝穿刺、插管进入门脉,用弹簧栓、无水乙醇和明胶海绵栓塞食管胃底静脉,再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脾动脉行部分脾动脉栓塞.结果 18例病人(致出血的)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及脾动脉插管、栓塞均获成功.16例患者术后得到随访,随访1~16个月.其中2例于1~2周时再呕血,经保守治疗好转,1例术后3周死亡,余13例病情稳定,未再出血.结论双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在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开颅术后血肿形成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开颅术后血肿形成的发生因素及防治对策 结论为:高血压、凝血机制障碍、低颅内压等是出血的原因,术后48h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诊断,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多层螺旋CT用于外伤致肠系膜破裂的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从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急诊治疗的55例外伤致肠系膜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CT检测结果中主要CT征象,评估多层螺旋CT技术对外伤所致肠系膜破裂的诊断价值。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测结果显示:52例患者肠系膜密度增高,24例患者肠系膜血肿,38例患者盆腹腔积液,18例患者肠壁增厚,10例患者肠管破裂,16例患者腹腔积气,3例患者合并肝脏损伤。通过对外伤导致的肠系膜破裂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测,其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具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是术前早期确诊及手术方案安排的重要影像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耳部损伤急诊期的诊断和整复--附43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期耳部损伤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431例耳部损伤患者的病情等资料分析,均采用手术治疗。结果:428例痊愈,3例不佳。结论:为明确诊断:①除局部征象外应注意全身的症状与体征;②耳部CT应列为常规检查;③注意鼻部、眶底和颅脑等以及并发的其它严重损伤。治疗建议按耳部受伤情况分型及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总结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26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0例(76.92%),以锐器刺伤为主;闭合性损伤6例(23.07%),以交通肇事伤多见.分析不同原因的损伤类别及不同临床症状与手术方式.结果:26例中,术前明确有膈肌破裂12例(46.15%);1例在第一次手术中发现膈肌破裂,并予以修补25例(96.15%),未探查膈肌而漏诊1例(3.85%);死亡1例(3.85%).结论: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严重,死亡率高.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8.
<正> 因车祸或工伤事故的腹部挫伤引起的内脏破裂是临床常见病,十二指肠破裂也时有所见。笔者曾经治疗此类患者四例,全为男性青壮年,痊愈出院,报导如下,并就有关死亡率、损伤机制、诊断及治疗加以讨论。临床资料:见附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创血肿清创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方法,探讨其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要点及优点。方法微创血肿清除术,即CT定位,经皮颅内血肿穿刺,血肿腔内注入液化剂技术清除血肿。结果治疗32例,死亡2例,存活出院30例。结论该技术具有损伤轻微,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疗效明显,费用低,操作简便,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高血压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壳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我院于2001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壳核或以壳核为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6例,均采用小骨窗经外侧裂入路在显微镜下清除血肿.结果:全部病例血肿清除满意.血肿完全清除231例(93.9%),近全清除15例(6.1%).术后无一例血肿复发.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本手术方法不受出血时间的限制;不受血肿量大小的限制;能充分利用脑组织正常间隙及非重要功能区进行操作,脑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手术的创伤;能够清晰看清出血点,更准确有效地止血,降低了手术后再出血的风险;血肿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