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分析了高炉长寿与炉顶布料的关系,中心加焦可促进中心气流发展,减轻煤气对炉墙的冲刷;环布碎焦可有效隔热且避免矿石粘结墙,使炉墙免侵蚀并消除吉厚,结瘤,采用此二项技术可使高炉长寿,热损失减少故亦有利节能。  相似文献   

2.
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高炉炉缸部传热研究厉英王文忠建立了高炉炉缸传热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可精确地分析热流强度与炉墙及渣皮厚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合理调节炉缸部位冷却强度,以有效控制渣皮形成和砌筑薄炉墙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耐火砖的导热性对炉...  相似文献   

3.
一、质量问题高炉大型化,发展到4000~5000M~3的高炉,有利于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等现代化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因此是国内外高炉发展的方向。炉容愈大,其直径也愈大,因此采用多风口、小风口以增加风速,使风能吹透中心,这就使得焦炭在回旋区的磨损增加。高炉解体研究表明,焦炭粒度一般在炉腰以下才逐渐变小,接近风口焦炭回旋区粒度减少最快。当产生的粉焦多时,会在回旋区前面和下面积集,使得回旋区的外层透气性变差,以致区内压力升高,煤气只能从区顶较疏松的焦炭层中流出,这就形成炉缸中心堆积和边缘气流发展;且粉焦多时,潭、铁流粘度增加,碎焦和粉焦塞住部分间隙,以致燃烧带中液态渣、  相似文献   

4.
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QHCZ型高炉炉墙厚度在线监测技术一、概况高炉炉墙厚度在线监测的研究课题是1992年国家科委下达的由包头钢院主持、包钢炼铁厂参加研究的攻关项目,1994年完成并通过了自治区级鉴定。专家认定该项目属国内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氧气高炉从炉身喷吹预热气体时,高炉冶炼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了高炉炉型的变化,炉内13个化学反应,炉墙的热损失,气-固相间的热效换及压力损失,讨论了氧气高炉冶炼的特点。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喷吹预热气体流量增加及温度的升高,炉身上部炉料的温度升高;喷吹预热气体成分的变化,对炉身上部炉料的加热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高炉炉墙的三维传热问题,探讨了简洁、实用的三维传热有限元求解方法,得到了近乎实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影响高炉炉墙热负荷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传热学原理建立了高炉炉墙温度场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冷却水管直径和间距、冷却水管至冷却壁热面的距离,镶砖导热系数、镶砖厚度和面积,炉衬厚度,渣铁凝固层厚度及对流换热系数对炉墙热负荷的影响. 结果认为, 降低炉墙热阻是增大炉墙热负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炉炉缸部的传热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炉炉缸传热的数学模型,这一模型可精确地分析热中度与炉墙及渣皮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为合理调节炉缸部位冷却 度,以有效控制渣皮形成和砌筑薄炉墙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耐火砖的导热性对炉缸的传热过程及其寿命起着生命重要的作用,导热系数大的砖衬能流过大热流,承受较大范围的热流波动,并地形成相对稳定的渣皮,从而保护了炉衬。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宁特钢1 080 m~3高炉炉况失常状况,对其原因及处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焦炭质量变差是炉况失常的主要原因,造渣制度不合理、炉况管理不到位、趋势判断不准确、炉况调剂不及时、休风频繁、复风过快加剧了炉况的进一步恶化。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提高渣铁物理热,调整布料矩阵,采取了堵风口复风、增加出铁次数、加萤石和锰矿洗炉等措施后,炉况逐步恢复。实践表明,焦炭质量变差后炉内高温热裂碎化和机械撞击摩擦破损严重,产生大量粉焦,骨架作用减弱,严重影响料柱的透气性和透液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计算传热学研究了目前常用的一些高炉冷却器的温度场.通过模拟在高炉内部不同高度处铜冷却壁、凸台冷却壁及板壁结合冷却系统的温度场,探讨了不同冷却器在高炉炉墙的布置方式.凸台冷却壁适宜安装在炉身上部和炉喉区;板壁结合冷却器适宜安装在炉身中部及炉腰部位;铜冷却壁适宜安装在炉腹及炉身下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炼铁生产成本、优化炉料结构以及充分利用低品质冶金焦资源,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兰炭用于高炉炼铁的矿焦混装初步试验研究。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兰炭的基础特性,并模拟高炉条件下的矿焦混装程序还原过程。结果表明,兰炭与CO2的反应性要好于焦炭,兰炭可明显降低烧结矿直接还原的起始温度并加快还原速率;在高炉还原条件下,兰炭可以降低大块焦的溶损率,提高烧结矿的还原度;增加兰炭加入量,烧结矿的还原度相应提高;在兰炭加入量相同的条件下,兰炭和烧结矿分层混装时烧结矿终点还原度较高;过多增加兰炭加入量和改变矿焦混装方式对抑制大块焦溶损率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以无料钟布料过程中物料运动机理为基础,改进了料流轨迹的修正方法,提出了料面形状计算的新方法.高炉布料模型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炉料特性、焦炭塌落等对料面形状的影响,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布料.结合生产实践需求,计算出了各种不同布料制度下炉料的料面形状、炉料径向分布、径向矿焦比等参数,提出了高炉区域焦炭负荷指数,更加直观、形象地对比各种布料制度.利用该模型可解答大型高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对高炉的实际生产提出了实用性建议,为高炉操作人员调整布料制度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高炉布料过程中焦炭坍塌现象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精确预测高炉炉料分布,开发了高炉布料数学模型。运用土力学边坡稳定理论,定量表示了焦炭向高炉中心的坍塌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比较符合,证明此模型是适用的。结果表明,由于坍塌焦炭的积累,阻碍了矿石滚向高炉中心,明显改变了高炉边缘到中心的矿焦比。焦炭层的坍塌程度受布料模式、焦炭层的料面形状、矿石种类及配比、矿石批重和煤气流速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随着炉况的变化,焦炭层的坍塌状况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相似原理,对高炉滴落带初渣流动进行了区域模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现代高炉操作条件下,初渣偏流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初渣在滴落带横截面上呈二次项分布。在正常操作条件下,铁液的滴落几乎不受横向气流的作用,因而,生铁一经生成便与初渣分离而垂直下滴,而初渣则主要集中在软熔带内边缘附近区域流动。初渣偏流影响到焦窗的透气性。提高焦炭强度,保证滴落带焦炭柱中大于20mm 的大顺粒组成高于80%,或对小颗粒焦炭进行分级整粒入炉,将减轻滴落带初渣偏流,改善高炉下部的透气性和透液性。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邢台钢铁厂高炉开炉的实践经验;介绍了改进的向炉底送风的烘炉点火两用装置;提出了加大下部净空焦数量和缩短负荷过渡期的开炉装料制度,以及使用正常生产70%风量的大风量高风速开炉送风制度;说明了提高炉缸温度、以便提高炉渣碱度保证Ls>20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高炉用焦炭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焦炭质量的优劣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在对现行高炉用焦炭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对针高炉内焦炭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新的焦炭质量检测装置在该装置中焦炭同时经受机械破坏,热破坏和化学破坏,与现行检测装置相比,该装置更加接近高炉生产实际,对高炉冶炼及焦炭生产更具指导意义,本文还对检测方法的制定提出了较系统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18.
高炉喷吹焦炉煤气风口回旋区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质量平衡和热量平衡理论,建立了高炉喷吹焦炉煤气风口回旋区数学模型,系统研究了焦炉煤气喷吹量对回旋区焦炭质量流量、理论燃烧温度、炉腹煤气量、炉腹煤气组成和回旋区形状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维持高炉现有的基准操作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焦炉煤气喷吹量的增加,理论燃烧温度呈降低的趋势,而炉腹煤气量呈增加的趋势;为了维持理论燃烧温度和炉腹煤气量与基准操作一致,可通过降低风量和提高富氧率进行热补偿.热补偿后,随着焦炉煤气喷吹量的增加,焦炭质量流量呈上升趋势,炉腹煤气中还原气体积呈增加趋势,回旋区体积呈缩小趋势.每增加1 m3/s的焦炉煤气喷吹量,焦炭质量流量上升1.74%,炉腹煤气中还原气体积增加2.04%,...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高炉生产焦炭的消耗,对高炉操作参数和燃料比指标进行关联性分析,提出了一种组合聚类分析与神经网络进行高炉焦比指标预测的方法。聚类分析将数据集聚划分为几类,数据的相似度比较高,分类训练相应的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高炉焦比指标的预测。结合聚类分析构建的神经网络模型,用某高炉生产数据进行仿真学习,并跟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入聚类分析的神经网络模型平均绝对误差降低3.13 kg/t,平均相对误差降低5.19%。  相似文献   

20.
模拟焦炭在高炉软融带碳溶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种测定焦炭与CO2反应性的方法,发现用这些方法测得的反应性指标CRI和反应后强度指标CSR对高炉软融带碳溶反应缺乏模拟性.为此,用特制的大型高温反应炉进行模拟高炉软融带碳溶反应条件实验,得出碱对焦炭的碳溶反应具有正催化作用;随着所加碱的质量分数的增加,焦炭的反应性增大,反应后强度略有降低,反应后焦炭的平均粒径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