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西科学》2005,12(1):72-72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是通过变形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的,该发现有望帮助科学家提前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和疫苗。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猴子实验显示,接种这种疫苗能保护它们免受与人艾滋病病毒相似病毒的感染。这为防治艾滋病带来了新希望。相关研究论文Vaccine-Induced Protection from Homologous Tier 2SHIV Challenge in Nonhuman Primates Depends on SerumNeutralizingAntibodyTiters近日发表于免疫学杂志Immu-  相似文献   

3.
国际新闻科学家首次找到免疫系统"失效"原因意大利科学家率先发现人体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征服的过程,该结果有助于找到对抗艾滋病病毒的新药以  相似文献   

4.
据悉,一个多国科学家研究小组近日称,他们找到了一种阻止艾滋病病毒破坏免疫系统的方法,通过移除病毒外膜中的胆固醇,即可有效阻止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这一研究成果对开发艾滋病疫苗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该项成果属于现代生物技术方面免疫生物工程领域。艾滋病由一种嗜人类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该病传播快,死亡率极高。迄今尚无特效的药物及疫苗来治愈和预防该病。切断其传播途径是防治该病传播的可行有效的措施。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缩写“HIV”)检测盒是我们诊断HIV感染和杜绝经血液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12,(1):33
<正>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宣布,该校研制的艾滋病疫苗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将于2012年开展人体试验,检测其预防艾滋病的效果。这是目前加拿大研制的首个艾滋病疫苗。该校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技术改造艾滋病I型病毒,使其不具备致病性,再将其制备成疫苗。初步药理实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能刺激强烈的免疫反应,起到预防艾滋病的作用,并且没有出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虚 《创新科技》2009,(6):62-63
<正>近日,在波士顿举行的2009年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年会上,主席大卫·巴尔迪摩在开幕致词上发表了一次关于艾滋病疫苗研究的演讲。在演讲中他提到:"基于艾滋病病毒复杂的变异性,研究者们至少  相似文献   

8.
美国GeoVax公司2月6日宣布,根据初期结果分析,公司进行的两项艾滋病疫苗I期试验均获得了成功。试验所用的GeoVax艾滋病疫苗,是专门为已感染了HIV-1病毒的人所设计的,疫苗的作用在于阻止病毒在人体内发展成艾滋病。通过对志愿者注射GeoVax疫苗1/10剂量的试验结果显示,疫苗不仅安全,而且引起了人体出现正常免疫反应。随后进行的全剂量疫苗注射试验结果同时表明,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如果全剂量试验成功,公司将考虑进行II期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流感、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时刻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其幕后"黑手"是结构和功能多样且快速变异的病毒,而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北京大学药学院周德敏、张礼和研究组以流感病毒为模型,在保留病毒完整结构和感染  相似文献   

10.
刘向 《科技资讯》2005,(23):2-2
德国海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借助一个蛋白质片断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膜层的生长。专家认为,这一机理有望为开发抗艾滋病新药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研究HIV的病原学是认识HIV的致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靶位、设计HIV疫苗和诊断方法并最终控制艾滋病的基础。自从1983年HIV被分离出以来,HIV的病原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阐明了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了解了HIV的复制和生命周期,并对病毒复制的调控有了基本的认识;对HIV在体内的动态和变异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对HIV的致病机理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是,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和特异性免疫预防还远没有解决。开展深入的艾滋病病原学和致病机理研究,进一步揭示病毒复制、调控和致病的分子机制,阐明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发展新型抗药物、设计有效的HIV疫苗的前提和保证。本文概括了HIV病原学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播报     
<正>有一种疫苗能高效预防埃博拉病毒世界卫生组织近日称,经过在几内亚的临床验证,有一种疫苗可以"高效地"保护人们不受致命的埃博拉病毒感染。针对5837人的临床试验表明,这种疫苗的有效率达到100%。世界卫生组织援引《柳叶刀》杂志的消息说,这种rVSV-ZEBOV疫苗由美国的默沙东公司研制,是第一种能对已知的、致命的埃博拉病原体产生防护作用的疫苗。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近20多年来新发生的人类传染病,分离并鉴定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是艾滋病防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艾滋病致病机理、诊断试剂、药物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两位法国科学家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和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oise Barré-Sinoussi)"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与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共享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4.
马杰 《科学世界》2005,(10):83-83
全世界大约有4000万艾滋病患者。最近,以日本熊本大学为首的研究小组开发出能够使体内艾滋病病毒急剧减少的新药,目前正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种新药的药理与以往的治疗药物完全不同,出现有耐药性病毒的可能性也小。临床试验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期待不久的将来可以达到实用化。  相似文献   

15.
《广西科学》2005,12(1):49-49
细胞毒杀性T淋巴细胞(CTLs)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成分,它在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被艾滋病病毒(HIV)或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感染的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病毒通过变异让CTLs无法识别它们,从而得以逃脱免疫系统的探测。为了认识疫苗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这些发生变异的病毒是否具有持久性,以及它们如何具有持久性。在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名为“病毒逃脱变异”的变异病毒能够感染其它猴子,而且因为CTLs所施加的免疫压力,这些变异病毒在被感染宿主体内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初,在全球六大州19个国家共有35个艾滋病疫苗候选进入了人体早期临床实验。选用的抗原一般均着眼于诱导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双重效果。从疫苗的存在形式上看,可供选择的HIV候选疫苗包括下列几种: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合成肽和蛋白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活载体疫苗。目前新型疫苗研究策略包括抗原改造加强免疫原性、免疫佐剂协同以提高疫苗免疫反应强度;新型免疫策略包括初免/加强免疫策略和粘膜免疫策略。由于粘膜感染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探索经粘膜免疫是未来疫苗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现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需要相关领域专家的共同努力,以促进我国艾滋病疫苗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周一杨 《科技潮》2012,(10):42-45
作为专业名词,"体外诊断试剂"可能有很多人都不能准确说出它的定义,但是,如果说到献血时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检测等,或许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泰药业)就是这样一家从事体外诊断试剂和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企业. "体外免疫诊断试剂是用于疾病诊断检查的一类医学试剂,这类试剂主要通过血液等作为检查对象,检测其中的病毒或抗体,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12,(8)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周保罗小组研发了一种基于果蝇S2细胞的新型HIV-1病毒样颗粒(VLP)表达系统,这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果蝇S2细胞表达系统制备HIV-1VLP作为艾滋病疫苗组分。有关专家认为,这一新型VLP表达系统制备的HIV-1VLP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可以开发成为HIV-1疫苗的有效组分。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威胁很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至今尚不能彻底治愈,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势在必行.文章根据国内外艾滋病疫苗的相关文献对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0.
法国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他们研制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在雌性猕猴身上实验成功。实验结果表明,疫苗能够有效防止艾滋病通过性途径传播。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以及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美国最新一期《免疫》杂志上报告说,为了验证疫苗的有效性,研究人员对5只雌性猕猴进行了鼻部和肌肉注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