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家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公众对科学家这个群体却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这个群体开始更多地出现在聚光灯下,让公众感受到科技的力量,也使科技变得更加流行。  相似文献   

2.
共享一片天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和科技智囊杂志社经过认真商量,决定从本月起,在《科技智囊》开辟管理咨询栏目,专门讨论咨询行业发展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件值得业内人士欢迎的大好事。大凡一个行业振兴与繁荣的背后,其中必少不了一个或几个为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摇旗呐喊的“舆论阵地”。当前,管理咨询行业也迫切需要这么一个阵地。首先,管理咨询师需要这个阵地。他们借这块阵地,至少可以实现三个诉求:一是让社会、公众认知他们。当前咨询师这个群体形象在大众眼里的定位还有些模糊。都知道律师是帮人打官司的;会计师是帮人做账的;管理咨询…  相似文献   

3.
声音     
<正>"科技计划管理应该有咨询制度,尤其在立项环节需要信息公开制度,另外成果报告制度、公众参与制度也必不可少。"——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方新代表如是说。去年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引起了科技系统代表委员的关注。方新代表认为这是对"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的探索,从宏观层面重构公共科研资源配置,加强统筹  相似文献   

4.
走近黑洞     
<正>自从"黑洞"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就一直是宇宙中更是公众心目中最神秘的天体。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观测手段的进步,天文学家对这一类天体的了解越来越多,但这丝毫不曾消解它们的神秘感,反而令公众对它更为好奇。在无数的科幻作品(如年前大热的《星际穿越》)中,黑洞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断地更新着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将自己的热度推向一波波的高峰;同时,介绍黑洞的各种科普作品也层出不穷。特别是近日著名理论物理家斯蒂芬·霍金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  相似文献   

5.
《创新科技》2011,(4):64
<正>在"创新"发展的岁月中,留下无数"创新"读者的关注和厚爱,作为对忠实读者的回馈,《创新科技》2011年继续开启会员部,更贴心地服务读者,更真切地满足读者。欢迎您加人至创新科技杂志社会员部,成为会员即有意外收获!订阅2012年全年《创新科技》杂志的个人读  相似文献   

6.
<正>科研院所和高校包括很多面向产业的研究所也是从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经费,他们并不太关心产业需求,而是更关注所谓的"圈内"的科技评价。近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消息,让中国科技界感到振奋,也让科技工作者更加关注9月24日中办国办公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其实30年前,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正式开启。30年后的今天,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技成果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科技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逐渐增多,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危机逐渐引起多个国家政府和科学共同体的广泛关注。政府、科学家、科学传播者、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应向广大公众传播什么样的科学,与公众建立怎样的沟通机制,才能切实应对这一危机?这一问题引发了科学利益相关各方的持续思考。  相似文献   

8.
编读互动     
《科技智囊》2007,(7):5-5
读者:本期《科技智囊》的主题是《构建和谐老龄社会》,这个主题选得好!现在养老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中的一大重点,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自己也即将跨入老龄行列,对此问题就更有切身的感受。旧有的养老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现实需求,新的养老模式还没有成形,还在探索过程中,但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递增,这个问题迫在眉睫。看看周围的老同事、老朋友,很多也在为这个问题苦恼。这时候,看到贵刊本期的主题,我认为这是对构建新的养老模式的有益  相似文献   

9.
天才史瓦西     
<正>因为《星际穿越》,"黑洞"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不过,要聊起黑洞的话题,"史瓦西"可是怎么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名字哟。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爱因斯坦场方程"(Einstein field equations,EFE,也叫"爱因斯坦方程"),描述了物质和能量所导致的时空弯曲。他认为,这个方程只有近似解。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居然就有人能给出精确解!这个人,就是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  相似文献   

10.
《广东科技》2013,(23):2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薛峰主任:献策《广东科技》: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广东科技》杂志这几年越办越好,我经常会看、会学习。这个平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科技政策解读、科技重点工作、创新背景介绍,这些正是科技人员需要关注的内容,也是科技管理人员需要学习的内容。对继续提升《广东科技》杂志的内容品质、优化市场经营模式,我有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进入"现代化起飞阶段的社会风险易发期",同时面临着"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这一社会转型中的临界点,各种社会矛盾大量显现。新的历史时期,湖南省科技法制建设面对新的严峻形势,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是摆在湖南省各级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推进湖南省科技法制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我国将进入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既是当前理论关注的热点,也是人们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看到《科技导报》2008年第10期的"汶川地震特刊",欣喜非常。在众多的地震报道中,贵刊从地震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出发,通过组稿、特约访谈来策划特刊,其独特视角不仅体现了贵刊作为学术期刊的定位,更加凸显了科技工作者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责任感。在这期特刊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运泰院士提出的"地震预报要知难而进"的观点。其实,通过媒体的报道,不少公众已经认识到地震预报尤其是临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到现在仍然无法解决。但是高难度不应该作为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3.
为响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征集"10000个科学难题"活动,本文收集、整理了18个科技问题,并按基础研究难题、工程技术难关和自然世界谜团3类分别予以介绍,以激励我国科技人员特别是包括广大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在内的科技工作者勇于献身科学、攻克科技难题,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激发公众热爱科技、学习科技的兴趣,培养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本文所列的中国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是指中国公众或科技工作者密切关注并颇感兴趣,至今尚未能彻底解决,或在学术上尚未取得广泛共识,或还存在较大争议,且与科学、技术或工程有关,并具备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基础研究难题、工程技术难关和自然世界谜团。  相似文献   

14.
石原  南迪 《世界博览》2023,(11):56-59
<正>2007年,一部小成本独立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向人们展示了科幻电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原来不需要宏大的场面,不需要眼花缭乱的特效,不需要星际战舰、超级英雄也可以让一部科幻电影如此波澜壮阔。2021年,一部同样是小成本的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在平遥电影节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很多人感叹我们也能拍出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一样精彩的电影了。  相似文献   

15.
《科技潮》1999,(1)
世上有无数窗口。每个人透过各自的窗口审视社会、观察自然,也透过特定的窗口关照知识、体味人生。《科技潮》是为你而开的科技文化的窗口。这个窗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0年来,它与你相伴。宇宙在这里凝缩,历史在这里流过,生活在这里跃动,文化在这里升华。10年来,我们获得了很多的理解,结交了很多的朋友。我们知道,没有侥幸而获得的胜利,也不会有一劳永逸的成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6日,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科技馆和兵团科协承办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兵团巡展在143团第一中学启动。这项活动让该团的青少年们"零距离"感受科技奥秘。此次"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走进143团一中,为该团的公众提供了更多参与科普的机会,让不曾走进科技馆、对科技馆满怀期待的公众和青少年得偿所愿。同时,也将有效弥补团场科普资源短缺、科普阵地薄弱的现状,为更多的公众参与科普、学习科技、体验科学  相似文献   

17.
正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18.
正公众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2013年5月,中国科协科普部启动了"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其中"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影视作品"活动共征集到190部科普影视作品,由专家评选出46部优秀科普影视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19.
1中国科协"五个10"系列评选揭晓[关注指数:★★★★★]11月16日,中国科协"五个10"系列评选即"10位传播科技的优秀人物"、"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10个公众关注的科技问题"、"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10项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评选揭晓。  相似文献   

20.
科技项目在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中占较大的份额,项目的立项、研究过程及最终成果直接影响和推动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的发展。因此,对科技项目的评估就显得十分重要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关注。2003年国家科技部相继公布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价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