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个中小型科技企业要想在高于众多的"江湖"中生存发展,唯有练就"自主创新"的独门绝技才能永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金庸笔下的张三丰、段誉、杨过、.萧峰、郭靖,还是古龙书中的李寻欢、陆小风、楚留香、西门吹雪、叶孤城,都是个顶个的武林高手,而这些人之所以成为高手,并处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们每人至少精通某一方面的武功绝学.张三丰的太极拳天下无双、段誉六脉神剑登峰造极、李寻欢的小李飞刀出神入化,陆小凤的灵犀一指无人能破.  相似文献   

2.
《天龙八部》中的主人公段誉、虚竹以及慕容复、阿朱等都带有程度不同的悲剧性,但他们的故事体现出的还是通俗小说的趣味性、娱乐性,只有萧峰的悲剧是个例外,远远超出其他人物。通过论述萧峰的悲剧既是命运悲剧,又是英雄悲剧和历史悲剧,探讨萧峰悲剧的认识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段誉:……这种感觉从来不曾有,左右每天思绪每一次呼吸,心被占据,却苦无依,是我对你着了迷……(追求王语嫣)萧峰: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虚竹:……多希望明天睡醒,身边有你,  相似文献   

4.
萧峰混杂迷乱的身世和尴尬惨烈的命运,抹去了涂在萧峰式的孤独而自由的抗争者身上的光环,折射出了一种沉潜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无意识焦虑。在这个意义上,萧峰作为一个历史的无意识镜像,喻示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乌托邦冲动和这种冲动不断遭到拆解的现实境遇。而它富有意味的存在形态则表明,萧峰形象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历史上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5.
萧峰混杂速乱的身世和尴尬惨烈的命运,抹去了涂在萧峰式的孤独而自由的抗争身上的光环,折射出了一种沉潜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无意识焦虑。在这个意义上,萧峰作为一个历史的无意识镜像,喻示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鸟托邦冲动和这种冲动不断遭到拆解的现实境遇。而它富有意味的存在形态则表明,萧峰形象已经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学历史上的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李平 《天津科技》2004,31(6):44-45
看过电视剧《天龙八部》的人对于萧峰一定不会陌生。萧峰是契丹人,契丹的本意是“镔铁”,也就是坚固的意思。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这个剽悍勇猛、好战凶狠、搏击长空的民族曾经扶摇而起,挥斥长城内外,轰轰烈烈地拓创了200余年的辉煌,直到今日,俄罗斯语还称中国为契丹,可见它的影响是多么深远。但令人不解的是,这样一个不可一世的民族,自明代以来就集体失踪了,  相似文献   

7.
武松和萧峰是中国武侠小说中最著名的两个英雄,两人都是武艺高强、酒量过人,一般的英武豪迈;都是恩怨分明,到处行侠仗义却又不欺凌弱小的大侠;也一样稳重成熟,却又心高气傲,受不了委屈。二人也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都主张血债血偿,但对待复仇的态度不同;表面看来都不近女色,但本质上对女色的态度不同;一样的行侠仗义,但侠义的境界不同。  相似文献   

8.
李德 《安徽科技》2001,(5):55-56
金庸小说多数有一个主题或说“母题”是:我是谁?往通俗里说,就是要理清我从哪里来?石破天在《侠客行》的末尾提出这个问题;《天龙八部》里的乔峰或萧峰为知道自己的身世——是汉人还是契丹人,闹出了多少事;《雪山飞狐》里的胡斐、《神雕侠侣》里的杨过,都没见过父亲,但一心要确定杀父的人以便报仇却又临时犹疑。这些人的疑问:“我是谁?”实际上是查考自己的上一代——“血统”。这个问题如果一代代追问上去,也就是在追溯人类的起源。 2000年8月份,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通过对人类全部基因排序研究认为,种族是一个社会概念,而非科学概念,人类都是10万年前从非洲的少数原始部落迁  相似文献   

9.
真实的丐帮     
江行 《世界博览》2012,(19):85-85
正从根本上来说,丐帮的存在是政府救济不力造成的。武侠小说里敢称"天下第一大帮"的是丐帮。生活中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叫花子在《射雕英雄传》里卫护华夏正统,在《天龙八部》里出了一位义薄云天的大侠萧峰。这当然是乞丐的浪漫形象,真实的丐帮是什么样子呢?历史学家要想写一部中国乞丐史并非易事,根本的原因在于史料缺乏。乞丐们  相似文献   

10.
杜甫诗歌被称为"诗史",韩偓诗歌被称为"唐末诗史",两者在艺术上均取得了突出成就。诗歌体裁方面:杜甫众体兼工,韩偓独擅七律;风格方面:杜诗沉郁而顿挫,韩诗沉郁而自然;语言方面:杜诗凝炼,韩诗平易。二人"诗史"艺术不同,源于二人对诗歌的态度不同,亦与二人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电影《2012》热映后,引发了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话题,而在现实中却真有人计划或正在打造这样的救世方舟。摩纳哥"末日城市":容纳5万人预计完工时间:2100年即使没有《2012》这部电影的出现,世界上还是有部分人已料定世界末日必将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制造的影响力,甚至充分体现在了美国灾难大片《2012》中:片中那些在劫难之际拯救人类的巨大"方舟"。而"只有中国人才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这句台词,在中国观众中引发的情感却是复杂而微妙的。而让中国制造再次成为关注焦点的,是2009年岁末一则  相似文献   

13.
正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日:"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这句话的原意是:阴阳二气交感,则万物化生出琼液,男女构精交合,则万物化生出生命。《周易》说:"三人同行,则一人受损;一人独行,则得到友人。"说的是合二而归致于一。这段话讲了三层意思,即阴阳、万物、损益。万物由阴阳二气交感而成,我们的生命也是由父母交  相似文献   

14.
<正>《易》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这句话的原意是:《周易》说:"公在高墙上射中了隼鸟,获得它,没有什么不利的。"孔子说:"隼,是禽鸟。弓矢,是射鸟的器具。射隼的是人。君子把器具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而行动,怎么会有什么不利呢?行动沉稳而不急,所以一出手即有所获,是说具备了现成的器具然后行动。"这段话源于雷水解卦上六爻的爻辞,是一副很美的狩猎图画,卜到这一卦,代表大吉大利、功成名就。  相似文献   

15.
向波 《科技信息》2007,(19):20-21
在理解信息这个概念时,需要区分本体意义上的信息和符号"信息";思想即尚停留在人大脑里的符号"信息",而知识则是客观存在的符号"信息",两者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只是所处的领域不同;知识产权的对象即是知识,是客观存在的符号"信息",符号性是其物理属性,区别于物质世界的物质性;"信息"性是知识的社会属性,它表明了知识不仅仅只是符号,而且有其存在的价值:知识对人具有"实在"的意义,且能在人之间传播;而客观存在性则是知识的哲学属性,使它区别于尚停留在人大脑里的符号"信息"--思想.  相似文献   

16.
石建国 《世界知识》2010,(12):58-59
<正>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走向。而将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的消息传递到中国的第一人就是刘镜人。联名电促清帝退位刘镜人,1866年出生,字士熙,江苏宝山(今上海市)人。刘镜人的父  相似文献   

17.
科技大事记     
《创新科技》2004,(1):18-19
<正> ①立井晋·岛见正彦和川上直树一个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功地研究出"隐身"雨衣。此项发明的原理是:在衣服前后装上摄像装置,录下周边环境实况景象后投射在衣料表面(不仅能用于人,也可以用于坦克,甚至是飞机),这样,人就好象消失了:从身后看到的是前面的景象,而从身前则看到的是身后的景象。  相似文献   

18.
罗洁 《世界知识》2010,(19):31-33
<正>从中学时读《谁是最可爱的人》起,就向往着去朝鲜看看,那是一片与中国有着太多纠结的土地:"唇齿相依"、"鲜血凝成"、"牢不可破",这些词是那么耳熟能详。而自从做了《世界知识》杂志朝鲜半岛的栏目主持后,又对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却阴差阳错一直没能走进这个被西方人称为"神秘国度"的地方。终于在2010年的夏天,我有机会向它靠近了。  相似文献   

19.
车耳 《世界知识》2014,(8):68-69
<正>当下人们喜欢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因为改革措施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红利",是指国家通过体制变革和机制创新给社会发展进步带来有益成果的总和。本文想讲的,是居住在北京的人享受着作为"首都人"的一种优势,也可以称之为"红利",而这种优势是不居住在北京的国人没能享受到的。这种优势包括:北京有中国最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方华:1951年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的签署首次确定了难民的定义。公约规定,所谓的"难民"是指"……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的人"。这个定义比较长,其实归结起来满足三点即可:一是居住于本国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