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脑的大小"与智力的关系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在,经过一系列突破性研究,科学家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可以让人类大脑变大的方法,未来大头人将比现代人更聪明。人的大脑是人体中最微妙的智能器官。人脑和动物脑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从解剖学上看并无太大区别。首先,与其它几乎所有的动物相比,从大脑在体重中所占的比率来看,人类的大脑是比较大的;其次,人脑虽然只有1.5kg,但是却由140亿个神经元组成,极其复杂细致;第三,人类大脑的结构也远远比其它动物的复杂,大脑成比例地拥  相似文献   

2.
 也许美国总统Obama提出的“10年脑计划”真的大大鼓舞了科学界的“士气”,近期最“火爆”的科学新闻居然不约而同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脑领域:世界上首次成功完成了人类间脑对脑接口实验,首个“类人大脑”电子微芯片正式问世。不过比较起来,它们都不及以下这项“壮举”来得令人震惊:奥地利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使用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一个豌豆大小的“微型人脑”!  相似文献   

3.
神经网络较之传统的人工智能,它具有学习和综合能力的优势。因其结构近似于人脑中的神经细胞结,故称之为"神经网络"。当今虽然系列计算机每秒能执行数百万次运算,根据所储存的规则和程序完成加、减、乘、除等运算。但是迄今还不可能写出一个程序使计算机完成像人所能做到的自发行动和反应,如语言理解或面孔识别。科学家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一种能"自己思考"的计算机。神经网络的灵感是人脑。人脑中有数十亿个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的大小都不超过0.1mm,所有神经细胞都同时并行地起作用,因而人脑的工作很有效力。大脑是通过其数以亿计的、相互连通的巨大网络来处理信息的。信号从一些神经细胞传送到另外的神经细胞,细胞间的脉冲强度控制大脑如何储存和处理数据。目前,科学家们用硅来模拟单个神经细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发现,人脑中的一部分在感到喜悦或痛苦时都会活跃起来。几乎每个人都会从某种痛苦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快感,也就是通常说的有点“贱骨头”。比如,有些人喜欢吃能让他们大汗淋漓的辛辣食品;而有些人则满足于大量枯燥单调的运动过后带来的疲惫感。科学家们一直都很难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孝文 《前沿科学》2013,(1):89-90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把人脑细胞植入老鼠体内可使这些动物更快学习新事物。科学家表示,他们把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胶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发现这些人体细胞影响动物大脑的通讯能力。他们说,这一发现可能对了解人脑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瑞典的科学家首次发现成年人即使到六七十岁,大脑仍会长出新的神经元(脑细胞)。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脊髓灰质炎生物研究所和瑞典哥德堡萨尔格伦斯卡大学附属医院的科学家在《自然医学》杂志上撰文说,他们在患者脑部的一个小小区域──海马状突起处发现了这种新生的神经元。这里处于人脑深层,对于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非常重要。新生的神经元能使大脑恢复部分功能。这一发现否定了此前科学家关于成人脑细胞损伤后就不能再生的定论,它不但为脑疾病和脑损伤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而且还可以鼓励上了年纪的人:你们仍有上…  相似文献   

7.
《奇闻怪事》2013,(7):53
如同人有"左撇子"一样,鱼也有类似"左撇子"的鼻子。日本一项新研究发现,斑马鱼发挥嗅觉作用的主要是左鼻子。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发现,随着斑马鱼发育,大脑中负责嗅觉的基因只在左脑中强烈发挥作用,因此左鼻就成了主要发挥作用的鼻子。研究小组认为,如果继续深入研究,将来也许会弄清人脑中产生左右  相似文献   

8.
刘招弟 《今日科技》2001,(10):48-49
最近,美国、瑞典等国的医学科研人员利用核磁共振造影(MRI)技术,通过对年龄为19~76岁的人的脑部发育情况所进行的测量,发现接受实验者的脑部发育状态平均可以持续到大约50岁,即使到了60、70岁以后,成年人的大脑仍然还会长出新的脑神经元(也就是脑细胞)。他们在受测者脑部的一个小小区域──海马状突起处,发现了新生的神经元。这些新的神经元能够使大脑恢复其已经部分消退的功能。海马状突起处于大脑深层,对人的学习和记忆十分重要。这一发现否定了以前医学经典认为“人脑的发育到了20岁就己定型,此后大脑就开始…  相似文献   

9.
英培育出首例人造肝脏英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脐带血干细胞培育出微型人造肝脏。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培育出完整人造肝脏用于器官移植。《泰晤士报》等英国媒体的报道说,纽卡斯尔大学的科学家首先从婴儿脐带血中提取出干细胞,然后将干细胞放入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是美国宇航局开发的一种用来模拟失重效果  相似文献   

10.
<正>此前人们广泛认为,大脑在60岁之后才开始衰老,而英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了一项惊人的结论,即人的大脑在45岁时就开始衰老。科学家邀请7000名年龄在45至70岁的志愿者参与研究。结果发现,年龄达到48岁时,人脑的活跃度已下降3%甚至更多。这一过程不可逆转,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活跃度下降速度还会逐渐增快。年龄达到70岁的男性,其大脑活跃度下降近10%,而同龄的女性大脑活跃度则下降近7%。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首次拍出人脑工作照片美国华盛顿大学雷奇尔博士为首的研究人员,用特制的X光扫描器把人脑在进行回忆活动时的照片拍摄了下来。这是科学家拍摄的世界上第1张人脑在进行工作时的照片。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对人类的记忆功能有重大发现。科学家早就知道,人的记忆是在...  相似文献   

12.
国际前沿     
《杭州科技》2015,(3):4
<正>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区域选择性多能干细胞"(rs PSCs)的新型细胞,不仅更容易在试管中培育,发育速度也更快、更稳定。该细胞的发现或可帮助建立人类发育初期模型,并最终在猪、牛等动物身上培育出人类器官,用于研究或治疗。科学家发现区域选择性多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13.
媒体纵览     
正科技日报发现人脑"意识开关"美国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穆罕默德·可贝斯和他的同事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称他们用刺激"屏状核"来控制一个女子的意识。这个女子患有癫痫症,课题组用植入大脑深处的电极来记录不同大脑区域在癫痫发作时的信号。其中一个电极紧挨着屏状核,而这个区域从来没被刺激过。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区域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  相似文献   

14.
当宇宙飞船载着人类对宇宙的疑问飞向太阳系边缘、探索宏观世界时,人类并未减弱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正在向无穷小的微型王国发起新的进军。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能从电影上看到微型“潜水艇”进入人的血管去摧毁或溶解血栓。微型技术将在医疗实践中一次又一次得到成功的应用。这是一个极小极小的世界,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只能用毫微米才能测量自己的一件件得意之作。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科学家利用无法生育的基因缺陷男性的皮肤细胞培育出早期阶段精子细胞。对于这些不育男性患者而言,他们无法产生足够的精子孕育后代,科学家认为,未来这项技术将为他们带来福音。更重要的是,它将对研究人员提供一种新的工具研究精子发育和男性不育症治疗。美国斯坦福大学干细胞生物和再生医学研究所雷约-培拉(Reijo Pera)博士是研究负责人,他说:"我们的研究结论首次提供了研究精子发育的实验模型,因此未来它可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人脑前额叶皮层是人类大脑高级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情绪调节等功能。前额叶皮层的细胞组成是其形成神经网络和执行丰富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但是人脑前额叶皮层由哪些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之前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7.
正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人脑前额叶皮层是人类大脑高级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参与记忆形成、短期储存以及调取功能、语言功能、情绪调节等功能。前额叶皮层的细胞组成是其形成神经网络和执行丰富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但是人脑前额叶皮层由哪些细胞构成,这些细胞是如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关键科学问题之前研  相似文献   

18.
"请代我向我的父母和浙江的家乡父老问好,祝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北京时间今天凌晨4时05分,刚刚因成功培育出新型"万能细胞"的而引起世界轰动的诸暨籍女科学家俞君英,从美国发回电子邮  相似文献   

19.
正"电子大脑"所依赖的是学习功能而不是编程,它通过纳米级低能耗类突触器件等技术的研究开发,实现模拟人脑的微型电路功能近年来,美国IBM公司联合了来自康奈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上百位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意义非凡的认知计算机项目。这一项被称为"电子大脑"的计划将创建一种与传统智能计算机完全不同的电脑系统,该系统有望模拟并效仿人脑的感觉、观念、行为、互动以及认知等能力。那么,不久的将来电脑真的可以"替代"人脑吗?雄心勃勃的科学家表示,在《危险边缘》智力竞答节目中超级电脑"沃森"已经打败所有  相似文献   

20.
悠悠 《前沿科学》2014,(4):84-85
<正>美国科学家将人类大脑胶质细胞植入老鼠大脑,可替代老鼠大脑相同类型的细胞,使老鼠变得更聪明,尤其在记忆和认知方面。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注射人类大脑细胞的老鼠将逐渐长出"一半人类大脑",使它们比同类更加聪明,在记忆和认知方面表现突出。研究人员称,对小老鼠注射一种未成熟的人类大脑细胞——胶质细胞,将导致它们的大脑变得特殊,像人类大脑一样聪明。人类大脑胶质细胞可支持大脑细胞发育,形成大脑细胞结构,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