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或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 ~2 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2.
银杏分泌腔发生和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光学显微镜下对银杏的叶,茎,根器官分泌腔的发生及发育进程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除根中没有分泌腔外,其它器官的分泌腔均以相同的方式发生。分泌腔是以裂溶生方式形成的。分泌腔原始细胞是一团排列紧密,原生质很浓,染色较深的细胞,其周围被液泡化的细胞所包围,随着分泌腔的发育,这些细胞逐渐液泡化,并向四周移动,形成一个空腔,当空腔增大一定程序后,内层分泌细胞部分溶解,且少于腔内。在分化后期,分泌腔由一层梁色很深的环带状结构的分泌细胞和薄壁性鞘状细胞所包围。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研究了臭椿初生结构中分泌道的发生发育、结构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分泌道为裂生腔隙,只分布于茎和叶中;分泌道原始细胞起源于基本分生组织;分泌道原始细胞团裂隙的扩大靠鞘细胞的插入和上皮细胞自身的切向伸长;成熟的分泌道呈圆形和椭圆形,由一层上皮细胞和其外的1~2层鞘细胞包被。在茎中,分泌道分布于髓和髓射线中,且呈一圈排列;在总叶柄和叶柄中,分泌道的分布除了与茎中的一样外,在髓维管束近旁也有分泌道的存在。在小叶片中,分泌道分布于叶片基部主脉的初生木质部近旁的薄壁组织中。  相似文献   

4.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丝桃属植物分泌结构与金丝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的叶和花中具有分泌细胞团和分泌囊二类内部分泌结构,它们来源相同,而分化发育不同。组织化学试验表明,分泌细胞团内含金丝桃素,而分泌囊内含油类。TLC和HPLC检测该属8组21种的叶片、4种的花及贯叶连翘的不同器官的提取物,证明具有分泌细胞团的器官含金丝桃素,否则缺乏,并发现分泌细胞团的大小和密度与金丝桃素的含量呈正比。9组45种国产金丝桃属植物叶的比较解剖结果表明,分泌细胞团存在于贯叶连翘组和遍地金组的10种内,而分泌囊则存在于43种内。以上结果为金丝桃属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该属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油松树脂道结构及与树脂产生和分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松树脂道由上皮细胞围绕着引长的胞间隙构成,在上皮细胞外又有2~3层鞘细胞。它们在各类器官中均有分布,除胚珠外树脂道都以裂生方式发生,但是在不同器官中树脂道的结构、分布和发育方式并不完全一致。从树脂道细胞超微结构特点分析。上皮细胞中各种细胞器都参与了树脂的合成,但由质体、线粒体、核膜和内质网合成的树脂及由高尔基体和细胞质合成的树脂分别以不同的方式通过质膜分泌至原生质体之外,然后,分泌至质膜外的树脂则以相同的方式通过细胞壁分泌至树脂道腔中.  相似文献   

6.
白芷的药用部分为根。本文对根的组织分化进行了研究。其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在初生结构中没有分泌道发生。周皮在产生以前,由中柱鞘细胞先进行平周分裂为4至5层细胞,其最外层形成木栓形成层原始细胞。在成熟根中次生韧皮部比次生木质部大的多。除了次生木质部和周皮以外,分泌道存在于中柱鞘和次生韧皮部中。  相似文献   

7.
肉苁蓉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具珠孔端胚乳吸器.种子成熟后由3~5层胚乳细胞包围着胚.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向各个方向分裂形成多细胞原胚.基细胞多次横分裂形成由一纵列细胞组成的胚柄.其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种子中,胚仍然处于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8.
肉苁蓉胚胎学研究:II.胚和胚乳的发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肉苁蓉为细胞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即形成细胞壁。具珠孔端胚乳吸器。种子成熟后由3 ̄5层胚乳细胞包围着胚。合子横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顶细胞纵分裂形成二分体和四分体,以后向各个方向分开明形成多细胞原胚。基细胞多次横分裂形成由一纵列细胞组成的胚柄。其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种子中,胚仍然处于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9.
通过Hoechst33258和TRITC-Phalloidin对烟草茎表皮薄层培养细胞的非固定染色观察,发现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核及其外围微丝鞘发生了很大变化.染色质在分裂时形成卷曲拉裂状,此时核外微丝鞘完全消失.直至染色质分开后,两组染色质由伸张状态回缩时,微丝鞘才重新聚合排列,并最后形成两个子核的微丝鞘.  相似文献   

10.
脆江蓠营养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营养细胞每一色素体内含有一条围周类囊体、4 ̄10条平行类囊体和一些质体小球。平行类囊体数目与细胞所处的部位有关。内质网呈环形片层结构。同心圆膜状体具有1或2个核心。色素体在末端进行分裂,分裂时平行类囊体数目增多,幼色素体被膜直接内陷形成平行类囊体。以后发育出围周类囊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克隆人可溶性TRAIL基因片段,构建其新型原核分泌表达载体,从HL-60细胞中提取总RNA,根据GeneBank提供的人TRAIL基因序列,设计扩增人可溶性TRAIL基因114~281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同时引入NcoI、BamHI、TEV酶的酶切位点及His标签,以便纯化及纯化后切去His标签,并将目的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hoA,经测序分析鉴定,于大肠杆菌MM294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克隆到人sTRAIL基因序列,经DNA测序结果与GeneBank基因库报道的一致,成功构建了可分泌表达的人源可溶性TRAIL原核表达载体PhoA-sTRAIL,并在大肠杆菌MM294中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2.
牛肠激酶轻链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纯化和活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RT_PCR扩增肠激酶轻链(EKLC,EnterokinaseLightChain)的cDNA,并克隆至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ZαA中.将重组质粒pPICZαA/EKLC转化至表达宿主pichiapastorisGS115,经甲醇诱导,目标蛋白EKLC表达并分泌至酵母培养基中.采用Zn_Sepharose亲和层析一步纯化,从每升培养液可获得1.6mgEKLC,其纯度达90%以上.酶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EKLC对小分子底物Gly_Asp_Asp_Asp_Asp_Lys_β_naphthylamide的Km为(753±42)mol/L,kcat为(31.5±3.8)s-1.对硫氧化还原蛋白-脑钠素融合蛋白(Trx_hBNP)的酶解作用显示,当酶与底物重量比大于1∶100时,经37℃保温5h后,超过75%的融合蛋白被裂解.上述结果表明,EKLC能够特异识别并水解Asp_Asp_Asp_Asp_Lys_肽键,是一种能将融合蛋白中目标蛋白与载体蛋白裂解释放的有效工具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新方法。方法:1998年5月至2001年7月间我科应用鼻内窥镜下咽鼓管置管鼓室注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5例。结果:完成治疗后3个月、半年两次随访的有47例,其中治愈28例(59.6%),好转13例(27.7%)。总有效率87.3%,无效6例(12.7%)。结论:该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准确,无创伤,痛苦小,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大肠杆菌中由aroG基因编码的3-脱氧-D-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AHP合成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深入研究,尝试了aroG基因在枯草杆菌中的表达。表达载体以pUB110为骨架,采用了枯草杆菌热激蛋白groESL基因的启动子,碱性蛋白酶subtilisin基因的信号肽和N-乙酰胞壁酸-L-丙氨酸酰胺酶cwlHB基因的转录终止子,将aroG基因在枯草杆菌WB600宿主菌中进行了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本曲霉酸性蛋白酶的分泌表达、性质及其在猪肉嫩化中的应用。将日本曲霉来源的酸性蛋白酶基因(AjproA1)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经5L发酵罐高密度发酵后测得该酸性蛋白酶酶活力为669.6U·mL-1,蛋白质量浓度为6.64mg·mL-1。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酸性蛋白酶属于天冬氨酸蛋白酶A1家族,与海枣曲霉来源的酸性蛋白酶同源性最高(73%),是一个新型的酸性蛋白酶。采用强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对该酸性蛋白酶进行纯化得到电泳级纯酶,纯化后分析测得该重组酸性蛋白酶(AjproA1)的最适催化条件为pH值3.0,反应温度为45℃,在pH值为3.0~6.0及温度为40℃以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该酸性蛋白酶对不同蛋白质水解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酶底物水解特异性广泛,对酪蛋白组分中的κ-酪蛋白表现出最高水解活力。利用该酸性蛋白酶对猪肉进行处理,发现该酶能够有效降低猪肉剪切力,起到嫩化效果。研究结果旨在为新型酸性蛋白酶的开发及其在肉类嫩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聋胶囊对治疗纯音听阈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作用。方法:将电测听表现为感音神经性聋的71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耳聋胶囊治疗组(51例)及临床对照组(20例),耳聋胶囊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聋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的变化情况。结果:耳聋胶囊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临床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聋胶囊治疗对呈感音神经性聋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提高听力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s)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是耳科的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四季可发病,但已冬季多见,由于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部分病例疗效仍不满意,我科自1997年起,对我校86例学生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Secretory gamma-A antibodies induced by local immunization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R J Genco  M A Taubman 《Nature》1969,221(5181):679-681
  相似文献   

19.
产分泌蛋白酶酵母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含有脱脂奶粉平板上点种培养的方法,从分属93个属,492个种的21290个酵母菌株中进行筛选,发现有分属27个属,87个种的165个酵母菌株可产一不同程度的分泌蛋白酶,并对其中3株产酶较高的菌株进行培养基对产酶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Secretory cells in the premature human lung lobul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 C Rosan  J M Lauweryns 《Nature》1971,232(5305):6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