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高层建筑物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常见的形式有五种:地下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土钉墙、逆作拱墙和放坡等。本文仅介绍排桩在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应用,排桩就是某种桩型按比例布置组成的基坑支护结构。并以工程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2.
徐金刚 《科技资讯》2006,(32):39-39
深基坑支护的结构类型主要有钢板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柱列式灌注桩排桩支护、内支撑和锚杆支护、土钉墙支护和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支护等。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主要有静力平衡法、等值梁法等,现有的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均是从保护基坑工程的稳定出发,属强度控制范畴。深基坑工程应进行动态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3.
罗尚君  张敏 《科技信息》2013,(20):423-424
深基坑土方开挖,当施工现场不具备放坡条件,放坡无法保证施工安全,通过放坡及加设临时支撑已经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一般采用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以保证基坑的土壁稳定。支护结构的选型有排桩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采用上述型式的组合等。  相似文献   

4.
蔡真来 《广东科技》2006,(9):103-104
复合型重力式挡墙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具有止水挡土双重作用,介于刚性重力式挡墙和柔性悬壁桩墙之间的一种属半刚、半柔性支护结构.本文通过对广州某办公楼基坑支护实例,介绍了喷射搅拌桩水泥土墙和无砂混凝土小桩联合支护设计的设计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的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中原万达广场基坑支护工程为算例,通过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得到单纯土钉墙支护体系、直径120mm钢管微型桩及直径400mm钢筋混凝土小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经对比分析发现,直径400mm的钢筋混凝土小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较前两种支护结构抗变形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建议本工程支护结构设计时,应对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进行相应的折减系数调整.  相似文献   

6.
魏培根 《甘肃科技》2014,(1):107-111
为了使西北地区大深基坑设计更加合理,用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去解决基坑支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托西宁市水井巷商务片区一期基坑工程,进行了多种基坑支护形式并用的优化设计研究,将原方案一桩到底优化为上部土钉墙+下部排桩锚杆联合支护体系。上部通过采用坡度尽可能缓的土钉墙,卸除土体荷载,有效地减小了主动土压力;下部采用在桩身最大弯矩处局部加密配筋优化的桩锚支护结构,同时将东西侧与北侧锚杆排数进行合理优化,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的变形,降低了工程造价。另外,土钉支护结构在该基坑的成功应用再次证明,多级土钉墙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以长春某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对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基坑变形监测进行论述和分析。根据基坑周边环境的复杂程度,基坑采用分段设计。在临近既有建筑和道路侧,分别采用桩锚、微管桩+土钉墙+预应力锚索的复合土钉墙支护及土钉墙支护3种形式。从基坑开挖监测角度,对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进行监测,对周围建筑进行了水平、沉降位移的观测,并对土体深部位移进行了监测。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证明复合土钉墙可有效控制变形,但在快速开挖的情况下,土钉墙对该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较差,通过监测,及时处理了支护结构存在的危险,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证明了基坑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淤泥质土环境基坑支护工程实例,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探讨水泥土桩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力学变形特性,包括MC桩截面参数对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坑底隆起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C桩组合支护结构在淤泥质基坑中,有利于控制基坑变形,增加基坑稳定性;M桩挡墙宽度对减小支护结构变形效果明显,增大墙宽可以减小墙身弯矩以及支护结构墙体倾斜变形并且可降低坑底隆起量和坑外地表沉降量.而且,在同挡墙宽度情况下,有无C桩对控制支护结构变形和基坑变形也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目前建筑基坑工程广泛采用的桩锚支护加降水结构存在的浪费资源、破坏或污染环境及影响后续地下工程等问题,提出了采用水泥土防渗桩墙插型钢与可回收锚索的绿色施工技术,并进行了水泥土浆材的实验研究,以及水泥土桩的施工工艺与防渗桩墙布置形式、型钢及其插拔工艺和可回收新型锚索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吕娇娇 《科技资讯》2015,13(4):51-52
天津地铁1号线东延伸线洪泥河桥站为地下两层框架结构,主体结构基坑宽20.7m,基坑深约16m。该场地站址及周边为农田和鱼塘,上部地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淤泥质土等软弱地层。车站基坑施工可采取两种支护结构形式,第一种为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形式,第二种为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支护结构形式。该文对这两种基坑支护形式从技术、经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场地条件下地下连续墙的支护形式从技术、经济两方面均优于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的支护结构形式,因此该车站基坑最终采用地下连续墙的支护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将支撑转换梁体系应用于采用排桩加支撑且需要分期开挖的基坑支护设计中,可将无侧墙的分期主体结构边界连为整体,大大增加其侧向刚度,既可保证后施工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又可有效控制后施工支护结构对先期已施工主体结构的影响.工程实例中,由于支撑转换梁技术的应用,保障了整个基坑支护及地下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支护往往造成地下环境污染,为后期地下空间开发埋下隐患。支护结构的可回收技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一难题。依托某既有基坑工程的改建加固,采用可回收钢管桩、可回收锚索和冠梁等可回收技术将新老支护体系有机融合。充分利用现有支护结构,基坑东侧、北侧对原有砌石挡墙采用四道腰梁+可回收锚索的支护方法;南侧和西侧拆除原有挡墙,垂直开挖,采用可回收钢管桩+可回收锚索+可回收钢冠梁的支护方案。根据基础施工进度,逐层回收锚索、冠梁和钢管桩,回收施工简单易行,回收率为97%~100%。通过对钢管桩深部位移、锚索内力和基坑的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是安全、合理的,而且成本降低20%~30%,节省了资源,很好的解决了支护结构对地下的污染问题。这一工程是可回收技术在既有基坑改造中的有益尝试,为基坑支护可回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概述基坑桩(墙)锚支扩结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桩(墙)锚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几种实例坑壁(桩)变形曲线,拱效应和土压力重分布及其条件,为建立桩(墙)锚支护结构的概念设计提供了思路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将灌注桩间隔错位布置,使其与单排直列水泥搅拌桩形成类似拱形的基坑支护结构,以发挥水泥搅拌桩止水和挡土的双重作用,可达到既不增加施工难度,又节约支护费用的目的.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其支护方案及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法,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聚银  毛志童 《甘肃科技》2009,25(5):104-106
随着基坑工程向着深、大、复杂的方向发展,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对比和经济性分析,使土钉墙、悬臂式排桩和单支点桩板支护结构在不同的基坑支护深度下显示出其最大的经济价值,从而为深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马鞍山市巴黎广场地下车库基坑工程为实例,采用桩锚支护解决了该基坑临近道路和存在地下管线的问题,对桩锚支护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桩锚支护体系的施工过程提出了一些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解决某停车场基坑不同支护方式的选择问题,对该基坑开挖状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基坑工程设计与计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岩土工程软件FLAC3D模拟某基坑在桩锚支护下以及疏排桩锚-土钉墙联合支护下的开挖状态,分析数值模拟所得的应力与位移等值线图.结果在桩锚支护下基坑土体最大水平位移约为15.5 mm,而在桩锚-土钉墙联合支护下,其最大水平位移增大到约21.4 mm.基坑的位移引起周围土体不同程度的沉降.结论该基坑土体位移的最大值出现在基坑边坡顶缘.桩锚支护与桩锚-土钉墙联合支护都能够有效地抵抗基坑土体位移,但桩锚支护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以芜湖外经广场地下车库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结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场地情况和周边环境,重点分析说明了保护穿越场地的箱涵、临近基坑的保留建筑及高压入地检查井所采用的特殊设计方案:对锚支护结构、双排桩支护结构等桩锚支护体系中的特殊结构。监测数据显示基坑开挖对所保护建构筑物的影响微小,表明该工程设计方案合理,技术措施有效,可为芜湖地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某基坑工程毗邻建筑较多,为了防止毗邻建筑地基沉陷和墙体开裂等,基坑开挖时合理选取了排桩和土钉墙结构为基坑支护形式,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采用增量法验算了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和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经工程实践证明,该支护结构形式满足基坑安全性要求,基坑开挖至回填期间,毗邻建筑未出现地基沉降等危害,基坑水平变形和竖向沉降量未达到报警值。  相似文献   

20.
《河南科学》2016,(10):1672-1677
基坑开挖以及基坑支护是目前基坑工程中需迫切解决的工程难题,当前多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常用支护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Gts建立模型,对西安某基坑工程的排桩+锚杆和连续墙支护等结构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锚杆+排桩支护作用下,桩基的整体位移较大,单根桩身弯曲变形较小;内支撑连续墙支护的情况下,桩基的整体位移较小,没有明显的弯曲变形但出现倾斜现象.根据实际工程情况,最终采用整体刚度较大的连续墙(排桩)加内支撑的支护方案,或直接采用地下施工结构的"逆作法"施工方案.该支护体系能够提供主动的支护力,有效阻挡土体的侧向位移,将基坑开挖导致对周围的影响效应减至最小.通过对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模拟分析,对实际工程以及类似项目的设计和施工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