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具有系统性、原理性的特点。“艺术生产”是马克思对人类文艺创造活动的一种命名,它具有人文命意、社会命意和工艺命意。艺术生产在生产目的、生产对象、加工方式、产品性状、生产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特殊性。“艺术生产”与“艺术创作”是两个不尽相同的范畴,二者不容混清。  相似文献   

2.
总结近年写作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经验,概括起来是以写作能力培养为轴心,带动写作教学的“五个转移重心”。具体过程和做法集中体现为:写作理论体系由知识体系转移到智能体系,写作批改模式由文后批改转移到文前批改,写作要素讲解由平面介绍转移到立体解读,写作命题方式由命题方式转移到命意方式,写作设计主体由台上俯视转移到台下平视。  相似文献   

3.
中学音乐教育是自觉地对中学生实施的审美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代新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艺术对象创造懂得艺术和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它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相似文献   

4.
<正> 将艺术活动系统看作一种生产的“特殊形态,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①把它与人类其他两种生产方式,人的生产和物质生产并列,并且以它们作为参照,探寻艺术的本质、特征、规律,这是马克思对于美学、艺术理论的一个独特贡献。由于马克思一生中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在历史观和经济学方面,他对物质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论述极为详尽。有一个完备、严密而科学的体系形态,而在论述艺术问题时尽管我们认  相似文献   

5.
曹植后期的诗歌中颇多"忧生之嗟",但在备受猜忌动辄得咎的严酷环境不便直写,只得用含蓄隐晦的曲笔来表达。《情诗》中"严霜结"与"白露晞"两个语典,化用了《诗》《骚》怨诗的命意,曲折表达了对曹丕猜忌迫害同胞兄弟的不满,同时告诫曹魏政权将会有"异姓为后"的隐忧。措辞委婉而意蕴幽隐,其中的寓意须结合曹魏国内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才能得到索解。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由低级到高级.艺术生产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进从简单到复杂.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的关系怎样?其趋势将如何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下简称《导言》)中指出:“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发前人所未道,指出二者发展“不平衡”且有“规律”可循.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物质生产发展与艺术生产之间关系的钥匙.艺术的种  相似文献   

7.
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思想即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价值实体的质、量、度。这不仅是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系列理论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而且,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生产带来的崭新面貌大不同于百年前的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代,从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新的情况的“挑战”。我们提出这一问题,还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几年来,学术界围绕着捍卫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性这一中心,对现代化生产中出现的“无人车间”、“机器人”的实质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许多有说服力的见解。但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的价值实体思想本身,则少有探究。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美学观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美的属性的事物,与人的美感的统一,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能够依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能够到处适用内在的尺度到对象上去,因而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造形。从这一美学观出发,马克思提出并论述了文艺审美本质的理论,认为文艺既是人类审美地“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又是人类通过使自身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创造性实践活动达到对本质力量艺术“肯定”的一种活动;而在文艺创作中.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然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家艺术家成了被资本家雇佣的生产劳动者,他们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变成了为资本家赚钱的商品。根据马克思这一理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文艺生产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商品化的;可是,如果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也鼓吹“文艺商品化”的话,那实质上就是要变社会主义文艺生产为资本主义文艺生产。  相似文献   

9.
革命导师们一向注重对外经济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时,把对外经济关系看作是同以大机器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1857年马克思拟定的写作《资本论》的宏伟计划曾把“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作为六册计划中的两册;在《经济学手稿(1857年~1858年)》《导言》中,马克思在说明了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之后,指出还应当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并且认为,应当由专门篇章来研究“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世界市场”等方面的内容。在马克思看来,对外  相似文献   

10.
“艺术生产”是目前文艺理论界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概念。然而谁都知道,尽管这一概念是一百多年前由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但在我国建国四十多年前的文艺学体系建构中,并没有“艺术生产”的位置。因此事实上,“艺术生产”概念的重新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文艺理论中缺乏一个专门用以规范和概括艺术创作过程的专门术语,而是我国正在进行着的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需要。因此,“艺术生产”在今日中国不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概念进入文艺学的,相反,一开始就意味着它会登堂入室,成为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而且,它甚至会导致对于现有创作论、本质论、起源论、鉴赏论和批评论的全面修正,自然也会直接间接地影响到文艺创作。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当重新审视艺术生产范畴,并且将它放在人学体系中重新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1.
批判性是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诉求。人的实践活动是辩证的,而以辩证法为精神实质的马克思哲学必然具有批判性的品质,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之所在。马克思哲学在现时代仍然具有强烈的回应时代的能力。马克思哲学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目的决不在于挽救“现代性”,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地扬弃和超越“现代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物化的概念应该严格限制在物质生产领域,遗憾的是不少学术论著却把物化概念扩展到艺术生产领域,把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艺术构思也称之为物化,这就必然引起学理上的混乱。实际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有着严格区别,物质生产的原料是自然物质,艺术生产的原料则是精神材料;物质生产是人以自身的自然力以动的形式作用于自然物质的物化过程,艺术生产则借助于媒介对精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升华;物质生产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生产的产品则是赋予艺术构思以物质形态的物态化过程以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因此,将物化与物态化区别开来具有学术意义,有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存在论指出艺术生产是一个存在论上的事件,并不是一个主体的事件,存在论在艺术生产的本质、艺术生产的动力及艺术价值等方面,全面深化、补充和发展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的本质是存在显现的过程,艺术生产的动力来自于由混沌向已在变化的精神能量,而艺术价值的产生来自于这一精神能量所形成对存在背景的领悟。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媒介一直是艺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在信息社会向纵深发展的21世纪,构成当代艺术生产力形态之一的“媒介艺术生产力”已经应运而生。媒介艺术生产实践中的作为艺术生产基础性物质力量和原动力的生产力形态就是媒介艺术生产力。媒介艺术生产力以当代新科技、新媒介催生出来的新型施动性媒介为生产工具,以高科技载体媒介及其设施为其他生产资料,以当代媒介带来的“拟态环境”或“信息环境”为重要生产对象,以当代高新媒介技术为主要生产技术,以当代媒介建构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力为艺术生产者的主要生产能力。开展媒介艺术生产力研究对丰富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和艺术生产力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媒介艺术生产力;艺术生产;媒介生产工具;媒介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唯物主义文论从“摹仿说”直至“艺术生产论”的历史流变及内在原因作了阐析 ,并对我国近 2 0年来的艺术生产研究作了审视。文章对历来争议较大的“艺术生产概念内涵问题”、“艺术生产论与能动反映说、意识形态论关系问题” ,以及有很大缺憾的“艺术生产论的空间与限度问题”、“艺术生产理论必须指导艺术生产实践问题” ,作了评析 ,发表了自己的一得之见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课的语言美王如新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但“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马卡连柯语)。教学中,教师的讲课主要是依靠声音传递知识信息,把书面文字变成生动活泼具有动态的语言。这是一个艺术再创作的过程。教师精心设...  相似文献   

17.
(1)如何理解按劳分配的“劳”?有人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这个“劳”应该是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时间”。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时间决定的”。他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也说过,劳动证书是“证明”“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似是实非的。只要我们把马克思这两句话的前后的话连起来读,就会看出,他在这两处提到的“劳动时间”,都是物化为“联合体的总产品”、“社会产品”的“劳动时间”,或“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说的按照各个生产者提供的劳动时间进行分配,实质上就是按照各个生产者提供的产品数量和质量、即按照他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探讨了艺术生产规律问题。文章认为:1.物质生产的发展深刻影响并促进着艺术生产的发展,这是一条根本规律。2.艺术在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这是一条基本规律。3.艺术生产的发展与物质生产的发展不平衡,这是一条重要规律。  相似文献   

19.
“隐秀”是“任笔”的一个突出特点。“隐”在昉文中既表现为命意上的“深衷内朗”,又表现为属辞上的“潜气内转”;“秀”是指防文秀句中所体现出来的意秀、情秀和辞秀。昉文的“隐秀”特征在《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一文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以“哲学是什么”为核心的元哲学问题是马克思早期理论活动的轴心,马克思是通过对元哲学问题的探索而进入哲学殿堂并登上理论的峰顶的。马克思力求通过对哲学自身的追问与反思、通过揭示哲学的实然形态和应然形态的巨大反差。借助于揭示“哲学不是什么”来界定“哲学应该是什么”。马克思有关元哲学问题深刻而精辟的阐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哲学和哲学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